王高峰
(許昌市騰飛市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許昌 461000)
1.1 焊接的熱傳導引起火災事故。由于電焊通過電弧將金屬熔化后進行焊接的,而在焊接過程中溫度高達6000°以上,容易使焊件另一端接觸的可燃物著火。
1.2 高空掉落和焊渣飛濺。當熾熱的火星飛濺到或接觸到木材、棉、麻、紗頭等可燃物上,就會發生火災;當接觸到易燃氣體時可能就會引起爆炸。
1.3 一般焊割作業點與起火部位不在一個立體層面,火災發生初期不易被發現。
1.4 在噴漆、油漆車間或易燃易爆場所進行電焊作業時,揮發的易燃氣體遇電焊火花容易引起爆燃起火。
1.5 電焊機的連接電源在操作過程中經常拖拽、磨損,容易造成線路絕緣老化損壞、超負荷工作、焊把線電纜壓頭不牢,發生短路引起可燃物起火。
1.6 在積存可燃氣體、可燃蒸汽的管溝、深坑和下水道內及其四周、容器內作業或切割各種容器時,未對容器內的易燃氣體或易燃殘留物進行有效的置換清洗處理引起的爆炸。
2.1 焊割工人無證上崗
經分析大部分現場火災發生原因,主要由于焊割作業違章作業、違反操作規程引起的。根據《安全生產法》和《關于印發<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規定>的通知》(建質『2008]75號)的要求,從事焊接、切割作業人員必須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個別小公司使用的都是無證焊割工,僅會開、關焊機,能夠起弧而已,沒有更多的技能,更談不上什么安全意識。另外個別特種人員培訓機構不具備培訓資質,卻采用依附正規培訓機構申報考核,以正規機構名義招生的手段開展運作,造成部分學員未經培訓或學時不足,這類培訓機構做不到培訓的規范化、制度化,盡管培訓人員取得了證書,但操作能力和消防安全意識達不到規定要求,以致釀成火災事故。
2.2 操作工缺乏消防防火知識
現場雇傭的焊割工人流動性大,沒有經過嚴格的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消防安全意識淡薄;不熟悉基本的消防知識,不會利用滅火器撲救初期火災,不會報警,不會組織人員疏散。操作人員在焊割作業前,未對密閉容器內氣體成分取樣分析,對各種可能存在的易燃易爆氣體、液體或可燃固體的粉塵進行檢測,未對作業面的內部結構進行熟悉。
2.3 電焊機焊接回路故障引發的火災
現場電焊作業時,二次接地線經過的電流大,現場管理人員為了節約成本,未使用YHS橡皮護套多股銅線電纜線,而是采用的普通電源線,或者使用截面積較小的普通絕緣導線臨時替代,造成導線過高負荷而發熱燃燒.造成周圍的可燃物燃燒引發火災;或者電焊時產生的高熱能通過金屬構件傳導到另一端.可引起金屬構件另一端的可燃物發生燃燒。
2.4 現場消防管理、配套設施不到位
施工現場往往聚集了大量的可燃物。如果對這些物品管理未設置專門倉庫,防火安全距離不當,極易引發火災。雖然大部分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但也只是掛在墻上,沒有真正落到實處,而個別的工地連消防安全制度也沒有,更談不上消防安全管理了。新建工程在施工期間,投入使用之前,有相當長的時間消防器材沒有到位,僅在地面上設有少量的消火栓和手提式滅火器,而沒有配置與現場情況相適應的消防措施,一旦發生火災,由于滅火能力不足。勢必貽誤戰機,不能將火撲滅在初起階段,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5 現場防火宣傳和應急救援不到位
部分施工現場未設置專門的防火標志,宣傳標語,現場工人甚至對報警電話不知如何使用。一旦有火情,不知道如何借助外部消防部門的援助。部分項目現場未編制火災應急救援預案或雖然進行了編制,但未組織過應急演練,工人對施工現場逃生路線不清楚,也不能掌握正確的逃生方法及火災事故的應急防范技能比較差,不能通過演練驗證預案的有效性。
3.1 加強焊機的安裝與驗收
(1)電焊機運到現場或在使用之前,應由主管部門驗收合格,露天放置應穩固并有防雨措施,每臺電焊機有專用的開關箱和一機一閘控制,并由專業電工負責安裝。(2)電焊機接線應規范,接頭壓接緊密,防護罩完好。一次側的電源線長度不應超過5m,二次側電纜的長度應不大于30m,二次側焊接電纜使用YHS橡皮護套鋼芯多股軟電纜,電纜無接頭,與電焊機接線柱采用接線鼻子連接壓實,防止隨意纏繞造成的松動接觸不良、過熱、火花現象。焊把線應完好無損,焊鉗夾焊把線應完好無損。焊鉗應完好,當焊鉗夾有電焊條時,不得帶電沿導電物物體移動,以免電擊傷人,引發火災。(3)電焊機的一次側和二次側都應裝設觸電保護裝置,并安裝二次空載降壓保護裝置。(4)按照現場安全用電的要求電焊機的外殼應做保護接地或接零。
3.2 加強儲存氧氣、乙炔等易燃易爆物品管理
儲存要設立專用倉庫,要求與其它建筑物保持至少15m間距,不得超量儲存;作業前要仔細檢查管道和焊具是否漏氣,以防氧氣或乙炔在室內或容器內大量聚集引起火災,作業時,電、氣焊的乙炔發生器、氧氣瓶、電焊機等相關設備都不能放置在室內,室內作業要保持空氣流通。
3.3 現場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現場實行項目經理安全負責制。負責成立義務消防隊,負責日常的防火巡查工作,加強動火證的申請、審批、管理工作,并對動火地點周圍有無易燃易爆物進行檢查,特別是罐區、容器內作業或切割各種容器時,作業前必須認真仔細地對作業環境的情況調查清楚,必須經過取樣分析.通過對所處環境氣體檢測達定規定要求時,才能進行焊接作業;同時采用非燃材料板遮擋并清理干凈其周圍可燃物,防止焊珠四處飛濺引發火災。現場配備消防器材,并確保其在有效期:并指定專人負責停工前后的安全巡視檢查工作。施工現場應加強焊割作業工人持證的檢查,一經發現無證人員作業,要果斷取消其從事焊割作業資格。
3.4 工人的宣傳教育,要遵守“十不燒”原則
進行消防安全教育,使工人熟知基本的消防常識、會報火警、會使用滅火器材,會撲救初期火災,特別是要加強對電焊、氣焊作業人員的消防安全培訓,要通過火災事故案例的宣傳報道,增強員工的防火意識,變被動為主動,并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作業時遵守“十不燒”原則,在經常進行焊割作業的場所應張貼焊割防火須知及有關防火規章制度。
3.5 應急演練
施工現場定期組織職工進行滅火演習.提高職工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提高現場遇到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能力,降低人員的傷亡風險。
綜上所述,加強現場焊接工程的施工質量,減少焊接失誤次數,加強工人的宣傳與教育,為焊接火災的預防工作做好準備。
[1]王殿泉,焊割火災發生原因及預防措施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1).
[2]李紅新,淺談施工現場焊割作業引起的火災原因分析與安全預防 [J]建筑安全,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