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陜西省漢中公路管理局洋縣公路管理段,陜西 漢中 723000;2.延安交通工程試驗檢測中心,陜西 延安 716000)
1.1 把控好其進料以及運用工作
(1)做好進料活動。結合設計規定的類型等選取材料,在出廠的時候應該帶有品質證明材料。(2)試驗。每100t瀝青中取有代表性的試樣進行瀝青技術性檢驗;(3)合理的放置。各種用途和型號的材料要單獨的放置,而且要控制好溫度,如果長時間的放置的話,在使用之前的時候要抽檢;(4)搭配瀝青。如果其標號不合乎規定的話,可以使用多項不一樣的材料來配合,其配比指數由測試來明確。
1.2 礦料
(1)通過試驗選定礦料場;(2)要確保集料品質優秀,干凈沒有雜物,而且不能有結塊存在,不能在沒有遮擋的情況下放置。最后,要時常的抽查其配比情況,認真地調節以確保其能夠合乎規定。
2.1 在路基建設的時候,尤其要關注壓實活動,它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步驟,同時還是提升強度等的關鍵方法。因為壓實性不合理以及太多的水分等,都容易使得表層發生縫隙。除此之外,部分區域的壓實性不合理,就容易導致坑洼等現象發生。所以,在建設的時候,應該確保其壓實性符合規定。
2.2 在建設基層的時候,要落實有關的法規制度,以此來保證壓實性等合乎規定。在鋪筑之前的時候要用3m直尺對基層進行平整度檢測,平整度大于8mm的路段應進行整平。在攤鋪以前的時候應該仔細的清理表面,保證其干凈,而且不應該有雜物存在。假如有土壤的話,要對其認真地沖洗。如基層表面局部透層瀝青或下封層瀝青脫落,則應將脫落處基層表面清洗干凈后補灑透層瀝青或補做下封層瀝青。細致的進行找平工作,以此來保證高度合理。如果高度大于規定的尺寸的話,對于較高的地方應該鏟平,對于較低的地方就要補充。
2.3 在基層施工中,均采用20m樁距,左、中、右布點,使用設備來攤鋪,掌控好高度。本文要求采用10m樁距,左、中、右布點測設。在攤鋪的時候,面對的不利現象有如下的一些。在裝運的時候易于出現離析現象;攤鋪機攤鋪接縫時容易離析;而且會出現小波浪。所以,在驗收的時候,一般是在高程上達標,不過在平整性上并不是非常的優秀。此舉會使得壓實指標存在差異,進而對平整性產生負面效益。除此之外,壓實工作大多是通過振動壓路設備來獲取效果的,因為它并非是持續進行的,振動性不合理,使得成型之后,容易發生一些肉眼無法察覺的細微的波浪現象,如果是夜間的話,借助燈光會更加的顯著。通過分析上述的內容,在建設的時候使用攤鋪設備來開展,而且輔助碾壓裝置來運行,以此來提升平整性,為后續的活動做好前提條件。
2.4 在過去的活動中,如果發生問題的話,大多數是按照這樣的理念來進行分析,也就是說如果基層有問題的話,就分析面層,如果下層有問題的話就借助上層來獲取。很顯然用到對平整性有嚴格規定的道路中是無效的。在建設的時候,如果不能保證基層平順的話,不管是如何攤鋪處理,當壓實以后也容易由于使用的物料等的尺寸不一樣而導致表層不平。所以,基層頂面的平整度對瀝青面層的平整度來說舉足輕重。目前,基層施工中要求采用混合料集中廠拌、進口攤鋪機鋪筑,以保證混合料攤鋪均勻,表面平整度、高程、縱坡和厚度等各項指標均能滿足設計要求。對設計厚度超過30cm的基層,應分2層鋪筑,攤鋪寬度控制在6~8m時,平整度效果較好。
3.1 瀝青
對于道路建設來講,選擇好瀝青材料,意義非常的重要,應該使用那些各項要素合乎規定的材料,尤其是其針入度等都要落實好。因為最近時間中氣候不斷的變高,應該選取規定領域中的標號不是很高的材料。道路結構層的厚度設計、材料的采用應本著經濟、適用的原則,如高等級瀝青路面,上面層可使用進口瀝青,中面層和底面層則采用國產瀝青。
3.2 集料
3.2.1 骨料最大粒徑的確定:級配中的粗集料粒徑大小與瀝青混合料的抗疲勞強度和抗車轍能力有密切關系。國內外相關資料表明,當瀝青混合料厚度與最大粒徑的比值接近2時,表面層的抗滑性、路面抗車轍能力、耐久性有明顯的提高,同時可以減少路面平整度的衰減。
3.2.2 瀝青含有瀝青酸,顯酸性,要想確保它和集料之間能夠有效地貼合到一起的話,就要嚴禁使用酸性的。
3.2.3 瀝青砼表層的集料應該選用潔凈、干燥、無風化、堅硬、耐磨和韌性好的碎石,同時應符合磨耗值、沖擊值和壓碎值等要求。
3.3 管控好材料的品質
通常來講,混合料的品質會對面層的建設品質等產生非常多的作用,如果存在品質不達標的材料的話,要即刻清除。要隨時進行抽查活動,通過抽檢試驗和馬歇爾試驗,對礦料級配、瀝青用量、混合料表觀密度和空隙率等指標進行調控,而且分析穩定性等數值。經由溫度分析,結合規定指標管控好材料的溫度,如果有不達標的材料,禁止進入場地之中。
4.1 豎直縫隙
攤鋪時采用梯形隊作用的縱縫采用熱接縫,施工時應將先鋪的已鋪混合料留下10~20cm的寬度暫不碾壓,為后攤鋪部分的高程作基準面,縱縫后鋪部分攤鋪后應立即碾壓。碾壓開始時壓路機大部份行駛在已壓好的路面上,然后逐漸移動跨縫碾壓以消除縫跡。半幅施工或舊瀝青路面連接的縱縫,不能采用熱接縫,宜加設擋板或采用切刀切平,鋪另半幅前必須將縫邊緣清掃干凈,并刷粘層瀝青,攤鋪時應重疊在已鋪層上5~10cm,攤鋪后用人工將攤鋪在前半幅上面的瀝青混合料鏟走。碾壓時先在已壓實的路面上行駛,碾壓新鋪層10~15cm,然后才逐漸移動跨過縱縫,將縱縫碾壓緊密,上下層的縱縫應錯開15cm以上,表層的縱縫應順直,且位于車道的畫線位置。
4.2 水平縫隙
橫縫應與路中線垂直,相鄰兩幅及上下的橫縫應錯們1m以上,對高速公路或一級公路中面層、下面層的橫縫可斜接,但在上面層須平接,在接縫的時候要將已經壓實的區域實現預熱,還要清除接縫區域的雜物,邊緣涂粘層瀝青,并在壓實后用熱烙鐵燙平,再在縫口涂粘層瀝青,撒石粉封口,防止有水分。
通過上面的敘述,我們發現要想提升瀝青道路的品質,就要保證建設的品質優秀,然后再從別的一些層次中進行分析,關鍵是掌控好攤鋪以及碾壓等步驟的建設品質。應該使用優秀的建設措施,降低對設備的擾動,以此來確保速度合理,活動持續,進而確保建設品質合乎規定。
[1]郭小宏,郭嘉銀,杜真德.高等級瀝青砼路面機械化施工的理論與實踐[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1994,14(1)56~65.
[2]鄧學鈞.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