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君
(遼寧城開地產集團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36)
房屋建筑工程外墻滲漏是個比較普遍的現象,是建筑工程中主要質量通病之一,房屋的滲漏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給人們造成財產損失和精神負擔,也給物業管理和專業維修帶來麻煩。目前,北方地區外墻普遍的構造做法(從內之外)是:框架(剪力墻)填充墻體、抹灰層、保溫層、罩面層,下面,我們排除沉降等結構因素單從構造做法上對外墻滲漏原因進行分析。
1.1 框架填充墻滲漏主要發生在填充墻與框架梁、柱的接壤部位,特別是頂樓屋面梁底與磚墻砌體頂面接觸處,是裂縫和滲漏的多發部位。這是因為混凝土和磚砌體這兩種材料的溫度線膨脹系數不同,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比磚砌體大一倍左右,在相同的溫度下由于混凝土和磚砌體的變形值不同,因而在接壤部位就會產生裂縫,同時,目前的工程施工速度普遍比較快,在磚砌體收縮尚未完成的情況下,抹灰工程便已開始進行施工,更是造成以上部位裂縫進一步的發生和發展。而頂樓鋼筋混凝土的屋蓋與鄰接的墻體存在著較大的溫度變形差,且屋面梁底與磚砌體接觸處即無鋼筋連接,又不易填嵌密實,在外界溫度變化、濕度變化、砌體收縮等因素的不斷作用下很容易出現裂縫,形成滲水通道。
1.2 工人在砌體施工中未嚴格按施工規范操作,砌筑砂漿不飽滿,特別是豎縫砂漿不飽滿,甚至產生密縫、透縫。此外,干磚上墻,砂漿中的水分被磚吸收,造成砂漿強度偏低,磚與砂漿分離,使砌體整體剛度下降,灰縫砂漿產生裂縫,水就易從磚縫間滲入,這也是造成外墻滲漏的原因之一。
1.3 抹灰層太厚,又未采取適當加強措施而產生基層裂縫;抹灰層與結構層粘接處未采取措施,使基層空鼓、龜裂、結合不良;外墻大面積打底而基層又未設置分格線,使基層產生不規則收縮裂縫。上述原因均可能造成抹灰層質量不過關,從而造成裂縫,使外墻滲漏,更嚴重的造成面層、基層空鼓、龜裂、離析、脫落等質量問題。
1.4 保溫層是外墻構造若干層中對水滲透最薄弱的一層,同時也是最容易產生裂縫的一層。目前的外墻保溫普遍采用的是聚苯板薄抹灰保溫系統,首先,此保溫系統構造自身存在缺陷,聚苯板薄抹灰外墻保溫體系通常采用點框粘結的施工方法,該體系存在整體貫通的空腔,在正負風壓對墻面的作用下易造成板面的開裂;其次,聚苯板與聚合物抹面膠泥的導熱系數相差極大,溫差變化對網格布及膠泥的質量要求相對較高,如使用了不合格的網格布和膠泥,便會造成墻面的大面積開裂;再次,苯板的密度、陳化時間,網格布的搭接情況,基面的處理情況等等都易造成裂縫的發生。
1.5 大量事實表明,外墻裝飾面層采用面磚的建筑物較采用其它裝飾面層的建筑物外墻面出現滲漏的現象更普遍。經過詳細觀察及研究分析,主要是由于面磚鋪貼空鼓或鋪貼砂漿不飽滿,造成面磚與砂漿局部脫離,面磚與砂漿間空隙部分易形成貯水容器;面磚勾縫不密實或勾縫龜裂,密縫勾縫遺漏都是使雨水從表面滲入,造成積水,從而引起滲漏的原因。
1.6 外墻涂料的彈性抗裂能力不足,不能抵御微觀裂縫的發生,在凍融作用的連續作用下,涂料面層失去抵抗水分滲漏的作用。同時,防水封閉底漆與防水面漆保護層的不嚴密施工,也會造成此層防水滲透作用的缺失。
1.7 窗臺、遮陽板和雨篷等水平構件的表層施工中未找坡度,甚至倒坡,造成倒返水或積水,也容易造成外墻面滲水。屋面女兒墻墻根留置施工縫(特別是磚砌體女兒墻時),由于屋面溫差大,女兒墻與屋面板熱脹冷縮率不同,墻根難免存在微裂縫,且屋面雨水又沿著墻根坡度方向流向水落管,這樣就會使女兒墻墻根滲漏,影響建筑物的美觀與質量。
1.8 窗框四周的滲漏;外墻窗框滲漏主要集中在窗框頂部、窗臺和窗框兩側邊與外墻接壤部位,尤其以窗臺的滲漏最為嚴重,噴淋式試驗檢查滲水部位顯示,外墻雨水是因窗框與外墻抹灰層之間的裂縫而滲入室內。
1.9 給排水管道安裝引起的滲漏;UPVC在進行安裝時施工人員通常只重視管道連接處的密封性,安裝后的牢固性和外觀的整體效果等,而對穿越外墻進入室內的管道,穿墻部位處的洞口修補不夠重視。
外墻滲漏控制要從加強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和施工過程控制以及加強管理入手,切實提高施工質量。
2.1 砌體工程的質量好壞,主要反映在砌體的強度和整體性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外觀是否平順、整齊、美觀。而這些又取決于砌體所使用的材料質量和砌筑技術的優劣。施工技術人員要對工人進行技術交底,同時加強抽查、復核。嚴禁干磚上墻,嚴格控制砂漿配合比,保證砂漿飽滿度,水平縫要滿鋪砂漿,同時以擠砌等方法來保證。豎縫不飽滿處可用勾抹子仔細補喂灰漿勾填的方法來保證,同時應注意的是外墻斜頂砌之上下灰縫,應于抹灰前3天于外墻操作架上再檢查一次,遇有未勾又沉裂的應補勾填實,沉裂縫應踢出寬度不小于10mm的大縫,以保證重勾填實。
2.2 對于各種裂縫而引起的墻體滲水,解決的措施是徹底找出產生裂縫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決,同時對于易產生裂縫的部位要采取防患補強措施。例如:頂層受溫度變化影響大,墻體與梁底、柱邊等不同建筑材料接觸界面由于溫度應變不同造成的裂縫,在抹灰時應加上鋼絲網片,再用高標號水泥砂漿分層抹實,并且注意養護,就可有效防止此處抹灰層裂縫的產生,達到減少墻體滲漏的目的。
2.3 抹灰層的裂縫控制主要是要加強基層施工質量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要保證外墻打底不得太厚,對局部太厚處要采用噴漿或加鋼絲網(特別在建筑設計要求有特殊造型的部位)來加強,其次外墻打底應分次、分層,打底在終凝前要防止暴曬或雨淋,并加強養護。做好分倉處理,防止大面積作業的溫度應力及收縮裂縫的產生;第三對于混凝土柱、梁等較光滑的結構層,宜用界面劑或聚合物砂漿“毛化”處理以增強粘結力,而后再全面打底,可避免空鼓、結合不良等缺陷。
2.4 保溫層的施工,首先要嚴格控制原材料的質量,確保苯板的密度、陳化時間、氧指數等指標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網格布的強度和膠泥必須經過嚴格的測試,滿足要求方可使用;其次,在施工過程中,要確保膠泥粘結面積和錨栓的拉拔力以及網格布的搭接長度不低于規范要求,膠泥的厚度不得過后。同時,嚴格監督膠泥的現場配置過程和使用時間,配置攪拌不合格及超時的膠泥堅決不允許使用。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增大苯板與抹灰層的膠泥粘結面積,滿粘更好,從而降低風壓對保溫層的影響。
2.5 對于外墻鋪貼面磚的建筑物,外墻施工前必須事先進行技術交底,同時要強化工人的質量意識,增強責任心。在鋪貼過程中一定要有擠漿工藝,且在勾縫前要全面檢查空鼓情況,勾縫要保證密實度,勾縫完畢后要注意濕潤養護,密縫擦縫不得遺漏,勾縫深度建議要嚴格控制,凹入度不宜太大,最好勾成圓弧形平縫。質量管理要建立多級復查控制制度,保證每道工序的質量。并建議優先考慮使用益膠泥新型高分子粘接材料代替傳統水泥作為板材、塊材的粘貼材料,益膠泥具有用量少、本身厚度薄、施工工藝簡單等優點,避免了使用水泥等傳統粘貼材料因浸磚、灑水不夠而引起的空鼓、脫落等隱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益膠泥所具有的另一些特性--作為界面劑時具有粘接強度高,不需打毛就可在光滑基層面上使用的特性以及防水特性,使用時薄薄一層(僅1.5-2mm)滿涂于外墻基層面上,即使個別處面層空鼓或勾縫質量不理想也多一道屏障防止雨水滲入外墻基層。
2.6 外墻的涂料層,是外墻防滲漏的第一道屏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裂縫的產生首先是要重視涂料品種的選擇,目前,市場上的材料品種琳瑯滿目,千差萬別,私以為以彈性體涂料為優,其質量的各種技術參數必須滿足規范標準規定外,尚以選擇斷裂伸長率及拉伸強度高的產品為好。同時,在施工過程中,要保證防水封閉底漆及面漆的涂刷到位。從而在源頭上降低外墻滲漏情況的發生。
2.7 窗臺、遮陽板、雨篷等水平構件應按要求進行找坡且找坡方向要正確,與墻面接觸部分應處理成泛水圓弧角。窗框周邊應提位勾縫打膠,窗后塞口要塞緊密,窗頂做鷹嘴。屋面施工時應特別注意女兒墻墻根位置處砼應比屋面砼多澆注10-15mm,保證屋面女兒墻墻根施工縫高于屋面板,而后再砌筑女兒墻墻體,這樣即使施工縫處產生微小裂縫,也不會造成女兒墻墻根滲水,保證了建筑外觀美觀。
2.8 外墻窗框四周的防滲處理,窗框四周要采用松散材料(如礦棉條、玻璃絲棉條等)或化學泡沫劑,進行分層密實封填,外墻抹灰時窗洞外側靠框邊處必須預留深5mm,寬5-8mm的槽口,以保證密封膠的粘結性和密封性。填嵌密封材料的槽口基層必須干燥并清理干凈,密封膠應均勻地填滿槽口,表面不得有縫隙、氣孔等。
2.9 外墻細部防滲處理,外墻細部防滲處理包括給排水管道穿墻部位的洞口修補、外墻立管固定處的防水密封處理等。
2.10 加強對樓宇外墻的保護,為防止新建樓宇在室內裝修時導致外墻滲漏,在交付工程時,應書面建議樓宇管理部門制定必要的預防措施以規范各業主的裝修行為。
綜上所述,滲漏是質量通病,是頑癥,但不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們能對此通病引起足夠重視,切實按規范規定要求精心施工,認真對待每個環節,并且積極采用先進、科學的施工工藝及新型材料,滲漏問題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讓人們住上安全、美觀、質量可靠的住房也就指日可待了。
[1]趙菊梅.建筑外墻滲漏的施工控制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7):244.
[2]姚福根.外墻滲漏的防治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3):240.
[3]熊賢卿.防止建筑物外墻滲漏的幾項措施[J].科技資訊,201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