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光哲 王國龍
(1.北京電力檢修分公司,北京,100069;2.華北電力大學,北京,102206)
從近幾年國家電網公司高壓架空線路故障統計中,外力破壞故障占線路跳閘故障的第二位。而在北京地區,由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多,再加上高壓架空線路大多處于城鄉結合部等人口密集區,外力破壞故障更是排在線路跳閘故障的首位,嚴重威脅著北京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
2008~2012年,北京地區共發生35kV及以上高壓架空線路故障328起,具體情況詳見表1:
(1)故障原因分析
2008年共發生外力故障16起,其中吊車碰線故障11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68.7%;水泥泵車碰線故障4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25%;挖掘機碰線故障1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6.3%。

表1 :2008~2012 年故障統計表
2009年共發生外力故障24起,其中吊車碰線故障17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70.8%;水泥泵車碰線故障4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16.6%;翻斗車碰線故障1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4.1%;人體碰線故障1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4.1%,非大型機械施工碰線故障1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4.1%。
2010年共發生外力故障35起,其中因吊車碰線故障23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65.8%;水泥泵車碰線故障3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8.7%;煙花短路故障1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2.8%;打樁機碰線故障1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2.8%;挖掘機碰線故障1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2.8%;電力機車碰線故障1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2.8%;翻斗車碰線故障1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2.8%;升降車碰線故障1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2.8%;非大型機械施工碰線故障3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8.7%。
2011年共發生外力故障25起,其中因吊車碰線故障21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84%;水泥泵車碰線故障1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4%;挖掘機碰線故障1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4%;翻斗車碰線故障1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4%;貨車碰線故障1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4%。
2012年共發生外力故障28起,其中因吊車碰線故障20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71.4%;水泥泵車碰線故障4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14.3%;挖掘機碰線故障3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10.7%;非大型機械施工碰線故障1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3.6%。
(2)電壓等級分析
2008年220千伏5次,占外力故障的31.3%;110千伏10次,占外力故障的62.5%;35千伏線路發生外力故障1次,占外力故障的6.2%。
2009年220千伏9次,占外力故障的37.5%;110千伏14次,占外力故障的58.3%;35千伏線路發生外力故障1次,占外力故障的4.1%。
2010年500千伏1次,占外力故障的2.8%;220千伏 16次,占外力故障的45.7%;110千伏14次,占外力故障的40%;35千伏線路發生外力故障4次,占外力故障的11.4%。
2011年220千伏11次,占外力故障的44%;110千伏13次,占外力故障的52%;35千伏線路發生外力故障1次,占外力故障的4%。
2012年220千伏9次,占外力故障的32.1%;110千伏16次,占外力故障的57.1%;35千伏線路發生外力故障3次,占外力故障的10.8%。
(1)按肇事司機人員屬地分
2008年外力故障中肇事司機均為北京以外地區司機;2009年外力故障中肇事司機均為北京以外地區司機;2010年外力故障中肇事司機僅有2人是北京司機;2011年外力事故中所掌握的16名肇事司機均為北京以外地區司機;2012年外力故障中肇事司機也均為北京以外地區司機。
這說明北京以外地區大型機械作業人員大量存在,且不易受到北京市政府部門的有效監管。針對在京外來務工的吊車駕駛人員大多集中在本市郊區路口的特點,應繼續加強對他們的宣傳教育并發放宣傳材料。
(2)按肇事司機人員資格分
2008年外力故障中有4名肇事司機持有特種作業證,持證率為25%;2009年外力故障中有7名肇事司機持有特種作業證,持證率為30.4%;2010年外力故障中有11名肇事司機持有特種作業證,持證率為34.4%;2011年所掌握的16名肇事司機中有7名持有特種作業證,持證率為43.7%;2012年所掌握的20名肇事司機中有9名持有特種作業證,持證率為45%。
這說明大部分操作大型機械作業人員不具備特種作業資格,普遍存在違章操作的問題。
(3)按肇事車輛屬地分
2008年肇事車輛北京牌照的3輛,北京以外地區牌照的5輛,逃逸車牌不明的3輛;2009年肇事車輛北京牌照的7輛,北京以外地區牌照的8輛,逃逸車牌不明的7輛;2010年肇事車輛北京牌照的5輛,北京以外地區牌照的9輛,逃逸車牌不明15輛,無號牌的3輛;2011年肇事車輛北京牌照的6輛,北京以外地區牌照的10輛,逃逸車牌不明的9輛;2012年肇事車輛北京牌照的4輛,北京以外地區牌照的6輛,逃逸車牌不明的10輛。
這說明隨著對肇事人員處罰力度的加大,逃逸車輛明顯增多,事后查處工作越來越難。
(1)按行政區域劃分
外力故障發生地區多為城鄉結合部。
2008年朝陽區6起、豐臺區4起、海淀區2起、通州區2起、房山區1起、大興區1起;2009年朝陽區10起、豐臺區5起、海淀區4起、房山區2起、門頭溝區2起、大興區1起;2010年大興區7起、朝陽區7起、豐臺區6起、海淀區5起、通州區3起、房山區2起、昌平區2起、順義區1起、密云縣1起、河北省1起;2011年海淀區5起、豐臺區4起、大興區3起、朝陽區3起、昌平區3起、通州區3起、順義區3起、門頭溝區1起;2012年豐臺區7起、大興區5起、海淀區4起、朝陽區4起、昌平區2起、順義區2起、通州區2起、門頭溝區1起、房山區1起。
通過分析發現大興區、豐臺區、朝陽區、海淀區為近幾年外力故障高發地區。應加強線路巡視、宣傳工作。
(2)按環路劃分
2008年三環至四環之間2起、四環至五環之間6起、五環至六環之間7起、六環外1起;2009年三環至四環之間2起、四環至五環之間11起、五環至六環之間9起、六環外2起;2010年三環至四環之間發生外力故障2起、四環至五環之間13起、五環至六環之間12起、六環外8起;2011年三環以內發生外力故障1起、三環至四環之間發生外力故障1起、四環至六環之間發生外力故障17起、六環外發生外力故障6起;2012年三環至四環之間發生外力故障2起、四環至六環之間發生外力故障19起、六環外發生外力故障7起。
通過分析對比發現:外力故障多發區主要集中在四環至六環之間。由于近幾年城市發展逐步加快,城市建設正在不斷擴張,以前這些地區多為農田或菜地,建線路時,按照非居民區設計,因此對地距離不是很高。然而,現在這些地區已經成為外來人口的主要居住地,經過開發,修建了大量的商鋪、門臉房和出租用民房以及部分市場,線下環境復雜。因此,線下環境復雜加上對地距離不高,增加了大型機械碰線的概率。
另外,因城市正在向外不斷擴展,近郊區的開發和建設正在趨于飽和,部分建設項目已經逐步向六環路以外轉移,因此六環外的外力故障正在逐步增多。
(3)按施工時間段分
2008年因白天施工造成故障的有11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68.8%;2009年因白天施工造成故障的有16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66.6%;2010年因白天施工造成線路故障的有25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71.4%;2011年在白天工作時間內施工造成故障的有11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44%;2012年因白天施工造成故障的有12起,占外力故障總量的42.9%
通過對近幾年的外力故障對比,發現白天的外力故障正在逐步減少。因此,要加強線路專業巡視人員夜間特巡工作,同時也應加強保安護線人員培訓,提高巡視能力,確保巡視到位。
(1)加強對運行巡視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高運行巡視人員的綜合業務水平和線路巡視質量。
(2)繼續完善隱患臺帳內容并加強管理,對隱患的增量、減量以及反彈情況做到及時更新,內容詳實準確。同時,還應做到及時通報有關政府部門整治,發揮電力公司內部聯動機制。
(3)根據線下隱患情況,制訂科學的巡視計劃,積極開展線路差異化巡視、集體巡查和針對故障多發地區的區域管控工作。
(4)對外力多發地點的設備情況、隱患情況進行分析,提出線路改造方案或預防措施,如:對對地距離不滿足首都標準的線路進行升高改造、對外力故障易發段落加裝發光警示信標燈、進一步加強對反外力視頻監控的管理和應用等。
(5)建立隱患整治工作體系,積極協調各級政府與其建立長期聯絡機制,發現隱患及時通報,形成小循環,及時有效的整治隱患,特別是線下在施場所和危及線路安全的樹木隱患整治。
(6)開展對北京地區范圍內吊車及大型施工機械市場的電力設施保護宣傳工作,內容包括對司機、車主的《電力法》和安全施工操作宣傳;發放《大型機械車輛安全施工宣傳冊》;登記司機、車主詳細信息并每周開展短信提示;對線路保護區內已知的苗圃已開展電力設施保護宣傳等。
(7)加強群眾護線工作,建立電力設施保護全社會參與群防群治的體制,在全市范圍內利用獎勵的方式調動全民參與保護電力設施,舉報有獎,制止重獎,用少量的資金達到保證電網安全的目的。
[1]郭文杰,裴曉東,司永輝,李樹琦.如何應對輸電線路的雷擊[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9(9).
[2]郭兆華.關于輸電線路防雷措施的綜合探討[J].廣東科技,2010(10).
[3]葉海宏.分析輸電線路的防雷設施及其重要性[J].價值工程,2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