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峰
(寧夏吳忠市環境監測站,寧夏 吳忠 751100)
環境保護工作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是建設和諧水韻吳忠,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條件。近年來,我市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一批小造紙、小冶煉、小水泥等污染嚴重的小企業被關停,城市污水處理廠、火電廠脫硫工程,造紙廠堿回收工程等一批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成投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額完成年度削減計劃。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有所改善,黃河干流穩定保持在三類良好水質,較“十一五”期間提高了一個水質類別,清水溝、南干溝等排污溝污染有所減輕;城市空氣質量好于二級優良天數穩定在325 天以上,城市區域噪聲功能區全部達標,土壤環境總體穩定。但我市環境保護工作仍存在著不容忽視的一些突出問題有待解決。
黃河吳忠段共69 公里,直接向黃河干流排污的排污口(溝)共9 個,其中東岸6 個,分別是:峽光紙業、金昱元公司、南干溝、第一污水處理廠(城西排水溝)、清水溝、苦水河;西岸3 個,分別是:青銅峽鋁業公司、大壩電廠、羅家河。其中排污量較大的除峽光紙業為單個企業排污口外,還有清水溝、南干溝、羅家河三條納污溝。這三條溝分別承擔著各自流域排放工業生活污水和農田退水的功能。雖然我市地表水環境質量較10 年前有所改善,但監測數據顯示黃河干流吳忠段污染明顯:入境金沙灣斷面一年中有一半時間為二類優水質,而出境斷面葉盛公路橋斷面始終為三類良水質,且主要有機污染物監測因子高錳酸鹽指數在黃河寧夏段五個監測斷面中是最高的,這說明我市對黃河干流的污染貢獻非常明顯。而且葉盛公路橋斷面氨氮已逼近三類標準限制,一旦超出,水質將下降為四類水,將突破自治區給我市下達的環境考核要求。并且按照自治區環境規劃,目前黃河干流各市出境斷面已由下游城市環境監測部門負責監測,未來幾年內,各市出境斷面水質如不能達到目標要求,將由上游城市向下游城市進行環境經濟補償,這將直接影響我市形象和社會經濟發展,同時,我市清水溝、南干溝除個別月份外,總體達不到五類水質目標要求,水體喪失使用功能,污染仍然嚴重,是我市創建環境模范城市最大難題。
吳忠市利通城區現有地下飲用水源地2 處,即早元水源地和金積水源地,早元水源地始建于1984 年并開采至今,共有18 口水源井,設計供水量4 萬噸/天,開采年限為20 年,是目前吳忠市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主要供水水源,現實際開采4萬噸/天,最大日取水量可達6 萬噸/天,水質除個別時段因地質原因有鐵、錳離子超標外,其它指標符合飲用水標準。金積水源地位于金積鎮大廟橋村、塔灣村、丁家灣村境內,布井區面積6.86 平方千米,共有9 組18 口采水井,于2003年建成,設計供水量4 萬噸/天,開采年限20 年。因地質原因,除個別時段,個別井位鐵、錳離子超標外,其他指標均能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該水源地建成后一直未向市區正常供水。2000 年,吳忠市自來水公司請寧夏伊斯蘭地質勘察設計院對金積飲用水源地所在區域及周邊區域進行了地質勘探,經專家論證認為“金積飲用水源地是吳忠市唯一一塊可供今后長期連續開采的水源地,黃河側向補給為水源地提供了充足的水量來源,含水層單一,為潛水層,滲透性高,出水量豐富,但極易受污”。
根據國家《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等有關規定,2005 年,吳忠市人民政府批準了市環保局編制的《吳忠市金積水源地保護區劃分方案》,規定了保護區范圍和一級、二級保護區邊界,并開展了一級保護區立標等工作。2007 年,吳忠市環保局組織編制了《吳忠市早元水源地劃分方案》,但由于早元水源地已是規劃的城市新西區且已經建成了大量基礎設施和建筑,故市政府未予審批。目前早元水源地已成為城市建成區,離取水井最近的建筑物僅10 余米,已無法具備做為水源地進行保護的條件。
我市近年來發生了峽光紙業廢水管道破裂污染秦渠事件、老馬清真食品廠氨氣泄漏等突發環境事件,雖然處理及時,未造成大的事故,但也給我市環境事故風險問題多次敲響警鐘。目前,我市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的風險依然存在,例如寧夏慶化公司水污染處理設施一直未建成投用,自治區環保廳對其焦化、甲醇等項目進行了階段性驗收,同意其正常生產。該企業廢水除回用一部分外,一部分廢水暫存于暖泉湖上游溝道內,雖然目前企業未滿負荷生產,污水量不大,若遇經濟形勢好轉,企業必然會增加產量,同時廢水量也會增加,一旦發生泄漏,必然會對暖泉湖水質造成污染事件。應督促慶華公司盡快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消除風險隱患。
首先要嚴格環保執法,督促峽光紙業、昊盛紙業、金?;?、米來公司、城市污水處理廠等企業污染治理設施正常穩定運行,杜絕偷排行為,確保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對污染治理設施長期不能正常運行的污水排放企業責令停止生產。其次要加強工程治理,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富榮化工公司、青銅峽天峰化工公司污水治理工程及鹽池、同心、紅寺堡三縣區生活污水廠技術改造工程應盡快開工建設,并投入運行,削減氨氮排放量。另外,實施流域水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減少入黃排污總量。
按照國家《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飲用水地下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禁止建設與取水設施無關的建筑物,禁止從事農牧業活動。必須加以整改才能符合評估要求。因此必須立即調整金積水源地劃分方案并按現有規定報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驹O想是將金積地下飲用水水源地“西移北擴”,具體方案是將一級保護區東界從利德大道向西移500 米,同時將一級保護區西界西擴至利通區與青銅峽行政區劃分界,將一級保護區北界跨過秦渠擴至距濱河大道100 米,使之滿足未來城市發展用水需求。二要對調整后保護區內村莊和居民生活用水全部用管網收集送第三城市污水廠處理,同時由農業部門指導保護區內農民科學使用農藥化肥,減少面源污染對地下水的污染。三要投入資金積極尋找備用水源,建設備用水源。在保證供水水量和水質的前提下,盡可能滿足國家評估要求。由于我市利通城區面積狹小,地下水源地的保護必然會對我市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設帶來限制,遠期可考慮使用地表水源,從青銅峽大壩取水,經處理后可自流到城區,做為城市飲用水源。
對可能發生突發事件的企業進行排查,嚴格督促企業完善突發環境事故應急預案,建設應急設施,確保發生事故時不對外環境造成污染。
[1]王毓華.環境保護規劃在城市規劃體系的作用和地位初探[J].安徽建筑,2009.
[2]曹學兵.水土環境問題以及環境保護與整治建議[J].科技創新導報,2012(13):147.
[3]曾祥友.水土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21):42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