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國洪
(五華縣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廣東 五華 514400)
在設計中,設計人員的思想對設計的品質以及風格等有很大的影響。身為設計人員,要形成低碳設計思想,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低碳環保思想能夠落到實處,進而才可以切實的帶動建筑業的高速前進。尤其是在目前的規劃活動中,要將非擴張思想當成是開發的關鍵思想,要將低碳思想融匯到設計的總體步驟之中。要將保護生態當成是關鍵的意義,合理的發揮自然的效益,要通過多種措施來切實的提升土地的使用性。進而將開發導致的環境干擾變的最少,為項目的發展創造一種非常優秀的環境,進而保證設計思想能夠落到實處。
當開展規劃設計工作的時候,要積極地分析其附近環境的詳細狀態,要秉承著建筑和生態有機共處的思想,通過低碳設計來確保附近的生態等有效的發展,通過附近的生態來切實的帶動低碳設計的發展。進而帶動低碳理念的落實。當開展該項設計工作的時候,要通過多種措施來增加綠化的規劃,要切實的提升植被的密度。尤其是在開展城市規劃設計活動的時候,要認真分析交通線路,積極的布局城市的環境,通過多種措施來強化人為氛圍以及自然氛圍的有效融匯,進而帶動建筑環境朝著更加合理的方向發展。
2.2.1 最好使用綠色建材
站在建筑以及裝飾物質的生產和應用等等的一些層次之中分析,我們得知其會導致很多的資源損耗,會干擾到生態。一些混凝土會擴散一些干擾生態的物質,而人造板里面有很多的甲醛。通過分析城市建筑我們可知,其一般是混凝土結構,對于水泥的使用量非常大,會干擾到生態,其釋放的二氧化碳的總數非常多。站在其使用的層次上來分析,假如使用不合理的話,就會對其使用以及后續的維護等產生很多的負面效益,導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出現。因此,在選取的時候,最好是使用那些能耗不是很高的物質。站在循環使用的層次之中來分析,并且合理的選取物質。比如,在黃土高原區域,其生土材料主要是用黃土進行直接加工后形成的生土材料,而且把蘆葦等摻雜到里面,能避免縫隙。站在生土建筑的層次上來分析,其有著非常多的優勢,比如建設活動很是便捷,而且不會耗費很多的能源,材料的獲取也很方便。以土胚磚的層次上來分析,它的生產費用非常少,只有混凝土的大約五分之一,假如使用土胚磚來做外層的維護體系的話,也可以實現如同混凝土的意義,有時候會較之于混凝土的意義更加。通過分析其制作步驟我們得知,由于它不需要做一些煅燒等,所以不存在污染,而且能夠使用很多次,有時候還能夠將其用做肥料,在農業中生成很顯著的意義。當使用內在的裝飾物質的時候,要確保其具有如下的一些特征,機耗能低,而且功效簡便,方便建設,對于大氣的污染小等等。
2.2.2 切實的提升使用性
當開展此類設計活動的時候,要注重節約,要確保其合乎節約材料的規定,這就需要從盡可能地減少建筑垃圾的減排入手,此舉可以降低建筑物質的費用,節省資源,確保利潤最高。首先,要確保建筑和室內的設計是有效的融合的,確保設計實現一體化意義,而使建筑結構的要素盡量地減少,盡可能地減少材料的損失,降低建筑的能耗。其次,積極的分析物質的特征,進而合理的發揮出它們的優點,把這些優點合理的發揮出來。最后要選取一些有著非常好的持久性,而且很環保的物質,像是那些本身重量不是很重,而且能夠有效再生的物質。這種材料不僅在現場搭建拼裝方面非常方便,而且可以使施工環節盡可能地減少,可以使施工周期大大縮短,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能夠有效地減少施工材料浪費現象的發生概率,減少廢棄材料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一是在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必須想方設法提高建筑空間的利用率,這樣可以使面積總體需求降下來。在建筑空間需要量較大建筑工程或建筑集群來說,提高空間利用率尤為重要,對住房面積的標準進行合理控制,這樣就可以使建造能耗降到最低。由此可見,提高空間利用率,使建造總體空間面積盡可能地縮小,也是建筑低碳節能的重要手段。二是從再利用的角度提高建筑空間的利用率,是建筑進入良性循環的有效手段,是城市發展的契機。戶型設計中考慮空間的靈活可變性,以及建筑隨著時間的功能變更的可能性,既延長了建筑的使用壽命,又減少了建造量及建筑垃圾的產生,是降低建設費用、節省能源的途徑。
2.4.1 墻體的構造形式與太陽能的利用
建筑物的墻體保溫性能的好壞是影響建筑物節能指標的關鍵,是很多國家目前建筑節能開發的重點。墻體的顏色、材料、構造方式都會對建筑的能耗產生影響。
2.4.2 屋面的節能設計與構建
立體綠化網絡體系蓄水、架空、覆土種植屋面是目前比較常見的屋面的保溫隔熱設計的方式。屋面綠化與墻體垂直綠化相結合,在美化建筑、充分利用雨水、遮擋東西向日曬的同時,水分的蒸發還可以凈化空氣,調節屋面及室內溫度,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建筑的能源消耗性存在地區差異性,應該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采取不同的能源利用方式。比如北方城市采暖能耗在總能耗中所占比重較高,對炭的消耗也最大,就需要考慮在加強保溫設計的同時尋求開發新的替代能源,大量縮減碳排放。
在建筑全壽命周期內,充分考慮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等,滿足建筑與環境之間的辨證關系。
總而言之,建筑低碳設計是現代建筑設計中一種非常重要的理念,它貫穿到建筑設計的各個環節,涉及到建筑設計的方方面面,我們應該從節能降耗和資源的再利用等方面,去考慮建筑的低碳設計問題,讓人們切實感受到低碳生活帶來的實惠。
[1]張希晨.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應對策略[J].城市發展研究,2010(7).
[2]譚光偉,吳麗華.基于低碳經濟的建筑設計探討[J].中國住宅設施,2010(6).
[3]李啟明,歐曉星.低碳建筑概念及其發展分析[J].建筑經濟,2010(2).
[4]郭理橋.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模型系統構建思路[J].城市發展研究,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