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艷 蓋廣清 趙 麗
(吉林建筑大學,吉林 長春130118)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各高校急劇擴招,尤其對于普通高校,學生入學成績很低,在高中就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升入大學后對學習更是松懈怠慢。學生自覺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較差,學習興致不高,考試突擊學習現象十分嚴重,學習無用論在學生腦子里根深蒂固,導致理論基礎不扎實。另外,對于實驗、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學生缺乏足夠的重視,多數流于形式。因此,多數學生既沒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缺乏較好的實踐技能,勢必導致就業難的社會問題。近年來,針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提出了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使我們的畢業生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理論課程教學改革尤為重要,本文以《建筑高分子材料》課程為例,闡述課程教學改革方法。
建筑高分子材料是指以有機高分子材料及其復合材料為原料生產加工的新型建筑材料。塑料管材管件、塑料門窗、建筑涂料、建筑防水及密封材料、建筑膠黏劑、建筑模板、泡沫塑料保溫材料等建筑高分子材料在建筑領域廣泛應用,極大的推動了建筑業的革新和發展。隨著中國城市建設和建筑業的迅猛發展,各類新型建筑材料不斷涌現,建筑高分子材料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通過對建筑高分子材料課程的學習,學生把自己所學的高分子材料的相關知識和建筑工程結合起來,充分認識到了高分子材料在建筑領域的應用價值,將理論和生產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更加突出了吉林建筑大學高分子材料專業的一大特色,拓寬了畢業生的就業和創業機會。建筑高分子材料課程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專業任選課。本人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盡量避免枯燥的灌輸式教學,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多樣的考核方式,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面是本人結合教學經驗提出的本課程的教學改革方法。
教師開課前做好調研工作,查閱資料、深入市場、深入企業,掌握當前建筑高分子材料的發展現狀和研究方向。要想講好一門課程,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工作。第一,查閱相關領域的期刊資料,關注相關網站,了解該領域的研究現狀。在開課前我查閱了與該課程有關的大量資料,在建筑塑料部分的講授中,相對應的期刊有《塑料工業》、《國外塑料》、《化學建材》等;在建筑涂料部分的講授時,經常參考的期刊有《涂料工業》。第二,深入市場、走向企業。上學期,我走訪了幾家建筑材料的企業,進行了參觀學習,感覺收獲很大。深入市場、走進企業可以將理論知識和生產實際緊密結合起來,了解該領域的發展現狀和趨勢。當你帶著實踐經驗走向課堂組織教學,那將給同學帶來很多新鮮的氣息,無疑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了解到學有所用。這是當前大學生最為關注的問題,尤其那些主張學習無用論的學生將受益匪淺。
教師要時刻記住將理論教學與實際生產聯系起來、與實踐教學聯系起來。教師不僅要經常深入企業,還要鼓勵學生到企業參觀實習,向工人學習生產經驗,從而增加對所學理論的深入理解。課堂上,我經常鼓勵學生并將學生介紹到企業參觀學習,了解理論知識在生產實際中的應用。同學積極響應,受到了較好的效果。另外,我們還經常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聯系起來。在講授建筑涂料部分內容時,由于我們材料專業實驗室完全具備涂料的實驗條件,我們鼓勵學生自己設計關于內墻和外墻涂料的開放性實驗,最后,在教師指導下,完成涂料的制備及性能檢測,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互促進,學生受益匪淺。
目前普通高校大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主動學習強調學生應成為學習的主體,要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之中,要通過閱讀、寫作、演講、討論與辯論、實驗與研究、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學習。在本課程的教學中,我要求學生每學習一章,至少要查閱一份資料,并鼓勵其進行科學研究和實驗,撰寫論文,以此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標準。而且在課堂上會給同學提供講解自己所查資料的機會,與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討知識。這樣,學生課后能夠積極查閱資料,課堂上也能積極思考,部分學生能夠積極投入開放性實驗中去,主動到實驗室做實驗,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以往的考核方式以期末考試為主,大約占80-90%。這種考核方式存在很大弊端,對于很多課程,學生平時不學習,進行考前突擊學習,應付過關,考完則不久就會全盤忘掉。所以,考核方式應該使學生注重平時的學習過程,而不是最后的成績。利用一學期能學到的知識要遠遠多于期末的突擊學習。在本課程教學中,采用多樣的考核方式,第一是出勤,占5%,比例較小;第二是課堂討論,給學生提前布置任務,學生通過學習課本、查閱大量資料,準備課堂討論內容,此項占35%左右;第三是市場和企業調查,要求學生結合理論知識,到相應的企業參觀實習,了解相關建筑材料產品的生產過程,利用課堂向同學們講述,此項占30%左右;第四才是理論知識的測驗,占30%。
通過建筑高分子材料課程教學改革,學生學習興趣顯著提高,能夠自覺主動學習,不僅向課本向老師學習,還能積極主動查閱大量資料,到企業實習,能夠做到將理論與生產聯系起來,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課堂上積極參與討論,勇于闡述自己的觀點。但在實施過程中也有很多困難,如在進行市場調查過程中,部分學生不敢走向社會。教學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作為教師,需要不斷思考、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1]王嘉毅,詹妮特·弗悌娜.美國高等學校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的七條對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3):100-105.
[2]張翼星.當前大學本科教育中的兩個問題[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73-76.
[3]張楚延.大學里,什么是一堂好課[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3):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