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仕卿 冉啟華
(1.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 廣元供電公司,四川 廣元 628000;2.國網成都供電公司檢修公司 輸電運檢工區,四川 成都610000)
繼電保護隨著電力系統的技術的發展不斷的發展,其操作技術較傳統的繼電保護系統已經有了很大的飛躍,目前國際上先進的電力系統已經實現了繼電保護的數字化和自動化,下面筆者就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即在繼電保護裝置安裝前,要綜合變電站的電力系統的總狀況,對自動化變電保護裝置進行定值的設置,設置成功后,一旦電力運行系統中的運行指標和參數偏離定值范圍,繼電保護裝置就會及時作出排除故障的反應,而運行正常的情況下,保持對電力系統運行的監測。
采用電網繼電保護綜合自動化系統的另一個優勢就是在故障發生時,自動化的繼電保護裝置可以對故障存在的系統位置進行精確的定位。數字化的機電保護系統的定位較傳統的幾點保護系統更精準的原因在于,數字化的客戶機可以準確的接收到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數據,經由服務器的分析,可以得到更精確的故障定位。
電力系統的某一部門的運行故障一般都伴隨著其他一些部門的運行障礙,所以繼電保護裝置在系統故障發生后,不僅要能及時判斷出主故障的位置和原因,還能夠做一些輔助措施來緩解和減輕系統中的其他障礙,這也是傳統的繼電保護裝置所不具備的功能。
因為繼電保護系統由各種設備和元件組合而成,所以在運行中難免會出現自身系統的故障,這種障礙不僅不能保證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還會危及自身運行的可靠性。一般情況下,常見的繼電保護裝置解決的自身故障有:①通過對系統的各個硬件的檢測,判定各個硬件的工作狀態是否正常;②通過對故障的數據模擬,來檢測故障發生時的信息傳遞和開關功能是否正常。通過這兩種方法對繼電保護裝置的自身系統的定期檢修,可以及時的發現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中的問題,及時的解決,避免運行中的安全隱患。
對于電力系統來說,供電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是同樣重要的,因為現在的住宅和生產的供電已經實現了縱聯,運行中的各種波動都會影響其他部分的供電效果。所以,自動化的繼電保護系統的應用就顯得十分必要,通過自動化的繼電保護的調試可以有效的保持本區域的電力系統的運行中的穩定。
2.1 繼電保護裝置及二次線的巡查內容
①首先要進行表觀上的檢測,即繼電保護裝置的各種外在表象的觀測,包括查看各類繼電器外殼是否破損,是否受到周圍環境的破壞和腐蝕,各項定值的位置是否變動;②查看繼電器接點有無卡住、變位、燒傷、脫軸、脫焊等情況發生,繼電器的連接部位是非常重要的運行部位,也是最易出現故障的部位,所以要在查看表面特征后,及時查看繼電器的連接是否正常;③感應型繼電器的圓盤轉動是否正常,帶電的繼電器接點有無大的抖動或磨損,線圈和附加電阻是否有過熱現象;④壓E板或轉換開關的位置是否與運行要求一致,轉換開關是比較容易被巡檢人員忽略的部位,但是轉換開關的切換功能正常與否會直接影響繼電保護裝置的切斷電路的準確度;⑤各類信號指示是否正常,即在定值狀態下的各種指示燈和指示數值是否顯示正常,這是巡檢人員和其他人員判斷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狀態的一個重要指標;⑥有無異常聲響、發熱冒煙或燒焦等異常氣味,一旦出現這類情況,要馬上停止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以免造成嚴重的事故,這些現象是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異常的一種極端表現,若不及時停止,會有很大安全隱患。
2.2 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維護
①在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過程中,若發現異常現象,首先要進行常規的臨時處理,如暫停設備的運行等,然后要加強監視并向主管部門報告。②當繼電保護動作開關跳閘后,檢查保護動作情況并查明事故原因,同時記入值班記錄及繼電保護動作記錄中,同時應該對每一次的跳閘情況做好資料的整理,以便綜合整理繼電保護裝置的歷史運行情況。③在檢修工作中,若涉及供電部門定期校驗的進線保護裝置,應與供電部門進行聯系、協商,錯開檢修的時間和程序,以免妨礙繼電保護裝置的正常運行。④值班人員對保護裝置的操作只允許接通或斷開壓板,切換轉換開關及卸裝保險等工作,除此之外的涉及系統整體功能調整的操作,應該在負責人的具體指令下執行,不能擅自更改操作。⑤在二次回路上的所有工作,在遵守《電氣安全工作規程》的規定的同時結合現場設備圖紙,只有遵照行業的安全操作規范和具體的規章制度才能保證維護工作的安全性。
2.3 以繼電保護檢修計劃的科學中制定,保障繼電保護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
科學的繼電保護檢修計劃是預防性檢修理論應用中的關鍵,是實現繼電保護裝置預防性檢修目的的關鍵。在做好繼電保護運行基礎調研情況下,應以預防性檢修理論為基礎進行檢修計劃的制定。根據不同環境、使用情況下繼電保護裝置中零部件的使用壽命以及易損部件的更換周期,確定預防性檢修工作重點與檢修周期。通過科學的繼電保護檢修計劃實現預防性檢修理論應用目標。同時,嚴格要求檢修人員執行檢修計劃,根據檢修計劃規定確定檢修工作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減少檢修工作對供電的需求、避免繼電保護設備故障對供電的影響。
2.4 注重繼電保護運行記錄分析,實現動態化預防性檢修目的繼電保護裝置的實際運行中,各種不可預測因素對繼電保護裝置的使用壽命有著重要的影響。在預防性檢修理論中也明確指出了動態化預防性檢修計劃的重要性。
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起,不同原理、不同種類的繼電保護裝置、系統平臺相繼出現,經多年研究,微機保護的性能比較完善,能夠適應復雜的運行及故障條件,微機保護已成為電力系統保護、監控、通信、調度自動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變壓器差動以及母差等主設備保護已克服了早期的:元件微機型保護可靠性不高,靈敏度較低,動作速度慢,TA飽和影響大等缺點。目前,在110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中。大部分繼電保護裝置都已采用保護測控一體化技術。每個四合一裝置在完成繼電保護功能的同時,還以可完成測量、控制、數據通信等功能,使得它成為整個電力系統的一個智能設備。變電站內的一次設備已逐步實現智能化,數字化的CT、PT都將會得到使用,保護裝置僅僅實現數字繼電器的功能,使變電站自動化技術進入數字化階段。
綜上所述,繼電保護裝置的現代化技術的應用可以更好的完成繼電保護系統的工作內容,保證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
[1]郭偉.論繼電保護裝置的“狀態檢修”[J].水利電力機械,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