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芃
(寧夏煤礦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寧夏 銀川750011)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功能的完善,建筑熱水供應已逐漸成為建筑供水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由于超壓出流造成的“隱形”水量浪費并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因此在我國現行的《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和“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征求意見” 中雖對給水配件和入戶支管的最大壓力做出了一定的限制性規定,但這只是從防止給水配件承壓過高會導致損壞的角度考慮的,并未從防止超壓出流的角度考慮,因此壓力要求過于寬松,對限制超壓出流基本沒有作用。
在同一壓力下,節水龍頭具有較好的節水效果,節水量從3%-50%不等,大部分在20%-30%之間。 且在靜壓越高,普通水龍頭出水量越大的地方, 節水龍頭的節水量也越大。因此,應在建筑中(尤其在水壓超標的配水點)安裝使用節水龍頭,減少水量浪費。
績效考核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內容, 屬于企素質方面,要通過教育培訓建立起積極主動、善于助人的良好品質,因為績效考核的目的是提高企業整體績效,考核者要善于幫助后進者改進不足, 需要以積極正確的態度對待被考核者,需要通過輔導提高被考核人的績效水平。
目前我國現行的《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以下簡稱“規范”)中提出了三種熱水循環方式:干管循環、立管循環、支管循環;同時,允許熱水供應系統較小、使用要求不高的定時供應系統,如公共浴室等可不設循環管。
熱水系統的循環方式直接決定了無效冷水是否存在及冷水量的相對大小。 支管循環方式雖然最節水,但其工程成本最高,投資回收期也最長。 立管循環方式的節水量雖比支管循環少;投資回收期短。 干管循環方式雖然回水系統的工程成本較低,但節水效果較差,并且工程成本的回收期也不低, 所以無論從節水的角度還是從工程成本回收的角度看,干管循環方式均無優勢。 可見,與干管循環相比,立管循環節水效果較好;與支管循環相比,立管循環具有較明顯的經濟優勢。 無循環系統產生大量的無效冷水量,不符合節水要求,同時也給人們的使用帶來不便,應予淘汰。
綜合上述分析并結合我國國情,新建建筑熱水系統不應再采用干管循環和無循環方式,而應根據建筑物的具體情況選用支管循環或立管循環方式。
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公共浴室采用的是無循環定時熱水供應系統,每天洗澡前要排出大量無效冷水。 由于無循環系統管線較簡單,故改造工程投資少,收效快,較易施行。
我國現有住宅大多采用局部熱水供應系統,系統中不設回水管。 當家用燃氣熱水器的設置點與衛生間相距較遠時,每次洗浴都需放掉管內滯留的大量冷水。 又因為熱水管幾乎都未采取保溫措施,管中水流散熱較快,因此在洗浴過程中,當關閉淋浴器后再次開啟時,可能又要放掉一些低溫水。 熱水管線越長,水量浪費越大。 為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以下建議:(1)在建筑設計中,除考慮建筑功能和建筑布局外,還應考慮節水因素,盡量減少熱水管線長度。 (2)在有關規范和施工驗收標準中,增設“連接家用熱水器的熱水管均應進行保溫”的內容,以規范家用熱水管道的安裝,保證熱水使用過程中的水溫。
循環方式確定后,熱水管網的設計和施工質量及管理水平直接影響無效冷水量的大小。 如設計時,循環管道應采取同程布置的方式;在高層建筑中,冷、熱水系統的分區應一致,各區水加熱器、貯水罐的進水均應由同區的給水系統專管供應,以保證冷、熱水壓力相同等。
為減少調溫造成的水量浪費,公共浴室應采用單管熱水系統,溫控裝置是控制其水溫的關鍵部件。 據反映,現有溫控裝置不夠靈敏,洗浴水忽冷忽熱。 因此應積極開發性能穩定、靈敏的單管水溫控制設備。
水池、水泵、高位水箱加壓供水方式是目前高層建筑中使用最廣泛的供水方式。 有研究表明,這種供水系統的水質指標合格率有所下降,其原因約有一半是水在加壓輸送和貯存過程中造成的。 變頻調速泵供水直接用泵將貯水池內的水送至用戶,取消了水箱,減少了發生二次污染的幾率。
采用水池、水泵、水箱二次供水方式,雖然存在著二次污染問題,但也具有供水水量和水壓較穩定可靠等優點。 因而,完全淘汰這種供水方式是不可能的,應嚴格執行設計規范中有關水池材質選用、 配管和構造設計及防止管道系統回流污染等規定,杜絕由于選材或設計、施工不當引起的水質污染。
為保證水箱良好的衛生條件,衛生防疫部門應加強對水箱水質和水箱清洗的監管力度,并應適當增加水箱的清洗次數。 在二次加壓系統中設置消毒裝置;加強對消毒器的使用管理;推廣使用優質給水管材。
4.1 充分利用盥洗廢水等優質雜排水
4.2 推廣技術、管理、經濟綜合優化的新處理工藝
4.3 盡快制定并實施新的回用水水質標準
4.4 修改、完善、制定中水設施建設的有關行政規章和配套措施
充分利用室外市政管網水壓直接對高層建筑下面幾層供水,對于節能和安全供水都是有利的。 它可以節省很大一部分提升上樓的能耗, 因為高層建筑中用水量大的部門,如洗衣房、浴室、餐廳等都是下面幾層。
充分利用市政管網壓力,用生活給水泵的功能,也是一種節能的給水方案,高層建筑給水設計中常常分別設置生活給水泵和消防給水泵, 其主要原因是兩者要求水壓力相同。如果生活用水與消防用水量接近或生活給水泵選型能滿足兩者水量要求,就能充分利用室外管網壓力而采用一套加壓系統。
高層建筑給水系統垂直分區的目的,是保證給水設備衛生器具的正常使用,避免壓力過高,多余的水壓消耗在配水器材的局部損失上,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浪費,或者是配水器材供水大大超過額定流量而造成水量浪費。 分區壓力過高,又會使給水器材出水量過猛。
分區原則確定以后,就要對給水方式進行選擇。 給水方式選擇應以經濟合理、技術先進、供水安全可靠等為原則,目前我國高層建筑獨立加壓給水系統常用的供水方式有下面三種八類。 不同的給水方式對于能量的利用是不相同的,在給水方式的選擇上,在綜合考慮其它因素的基礎上,應該注意對能量的利用。
總之,在倡導可持續發展的今天,建筑節水節能工作勢在必行,整個社會都應致力于為節水節能工作,保證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諧發展。
[1]劉振印.建筑給排水節能節水技術探討[J].給水排水,2007,33(1):61-71.
[2]關懷民.淺議給水排水工程“節能”、“節水”技術[J].福建建設科技,2006,1:40-43.
[3]李翠平.高層建筑節水技術淺談[J].河北環境科學,2002,3: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