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前
(秦皇島市三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秦皇島 066000)
基坑工程的特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①基坑越挖越深,因為地皮昂貴或為了符合城管規(guī)定及人防需要,建筑投資者不得不向地下發(fā)展。現(xiàn)在在大城市、沿海地區(qū)地下3~4層甚至是地下5~6層;②工程的地質條件越來越差,尤其是在沿海地帶尤其突出;③基坑周圍環(huán)境更復雜,現(xiàn)代城市很對建筑都十分密集,基坑開挖不僅要保證基坑本身的穩(wěn)定,也要保證周圍的建筑物和構筑物不受破壞;④基坑支護的方法很多,諸如人工挖孔樁,預制樁,深層攪拌樁,鋼板樁,地下連續(xù)墻,錨釘墻等支護方法。
在某小區(qū)建筑施工的過程中,是利用相應的技術手段對場地進行整平,由于位于河流沖擊地帶,其在施工的過程中地基處理成為施工的影響前提和主要的手段。該小區(qū)為一綜合大樓,共4個塔樓,塔樓15層(裙樓4層),高度為47.00m,其在施工的過程中由于占地面積大,各種施工的措施不斷應用,在當前建筑施工的過程中各種相應的技術手段和措施成為當前施工過程中,占地面積29,657.38㎡,總建筑面積116,822.4㎡。工程是當前主要的工程措施。在小區(qū)施工的過程中各種施工手段和施工措施的不斷應用,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各種施工的措施和施工效率的不斷提高。擬建工程有3層地下室,其負一層建筑面積14638.64㎡,負二層建筑面積18796㎡,其在施工的過程中的相應建筑措施和建筑面積也在不斷的提高,為當前建筑施工的過程中的各種手段,在框架結構中的各種問題和因素也在不斷的提高和相應的控制手段。
針對小區(qū)內復雜的環(huán)境,將小區(qū)分為東區(qū)及西區(qū)2塊,中間采用通道連接。西區(qū)采用二級放坡、鐵絲網混凝土護坡+Ⅳ號拉森鋼板樁:東區(qū)采用二級放坡+鐵絲網混凝土護坡及水泥土攪拌樁。具體方案如下:
3.1.1 在有條件部位,采用二級放坡+鐵絲網混凝土護坡:淺層深1.5m按1:1放坡,深層按1:1.5放坡,中間設1.5m寬平臺、在平臺上設置輕型井點降水,并施工厚60mm的鐵絲網混凝土護坡。
3.1.2 局部基坑貼近道路,不滿足放坡要求,根據現(xiàn)場實際情況,擬定在局部道路側采用Ⅳ號拉森鋼板樁+基坑外拉錨形式進行圍護,樁長9m,錨拉長度8m~9m,并于自然地面下0.5m處設1道3Φ25 mm拉錨,拉錨長度8m~10m,間距5m-6m,錨樁采用4根9m拉森樁。
3.1.3 水泥土攪拌樁為雙頭Φ700mm,采用P32.5復合硅酸鹽水泥,水泥摻量為13%,水灰比0.45~0.55,攪拌樁施工采用兩噴三攪施工工藝。
為保證基坑施工期間土方、混凝土、建材等施工運輸車輛方便通行,臨時施工道路繞西區(qū)地庫成圓形,在工地南側和西側設置一出入口,同時道路可作為西區(qū)鋼板樁拉錨點。
東區(qū)東側離老式磚混住宅小區(qū)居民樓約10m,離基坑邊4.5m處為工地圍墻,圍墻外即小區(qū)老年活動室及自行車停車庫,平日間不少老年人均選擇在此參加活動,聊天聚會等,一旦出現(xiàn)較大移位沉降,對居民的生命財產將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原圍護設計方案在東側基坑邊施工寬3,700mm的水泥土攪拌樁,但因施工攪拌樁需先在原地面基礎上開挖平整約1.5 m,為減少對圍墻及外側老年活動室的影響,確保安全,將水泥土攪拌樁向西側移位約800 mm,并同設計協(xié)商將原厚500mm的板墻向內平移,并縮至厚400mm,同時將水泥土攪拌樁作為地下車庫外模。
在水泥土攪拌樁施工過程中,在東南角碰到大量地下障礙物,與設計協(xié)商后,改打高壓旋噴樁。旋噴樁樁長10.15 m,Φ700mm,搭接200mm;旋噴樁暗墩樁長 4m,Φ700mm,搭接 200mm,水灰比 1:1,水泥摻量按每根樁230kg/m計,注漿壓力控制在20MPa,提升速度不大于0.1m/min。
3.3.1 二級放坡+鐵絲網混凝土護坡。在多數區(qū)域,開挖深度2.65m~4.85m,采用二級放坡,淺層深1.5 m按1:1放坡,深層按1:1.5放坡,中間設寬1.5m的平臺,并施工厚60mm的鐵絲網混凝土護坡。同時,在平臺上設置輕型井點降水。
3.3.2 鋼板樁。鋼板樁采用Ⅳ號拉森鋼板樁,必須咬合防水,轉角處按現(xiàn)場條件自行加工,鋼板樁搭設采用“屏風法”順序施工,不得跳躍間隔進行,以保證板樁聯(lián)接。錨樁亦采用Ⅳ號拉森鋼板樁,錨樁與鋼板樁的距離為9m,同時避開道路。拉錨安裝時采用手拉葫蘆等機械施加預應力,每根拉錨預應力為50kN。所有鋼構件的連接采用焊接,圍檁和拉錨連接處的每根H型鋼圍檁上、下各加焊3塊加勁板,其位置在拉錨支點附近。
基坑回填后,拔出鋼板樁起點應離開角樁5根以上,采用跳拔方法,拔樁的順序與打樁時相反。拔樁采用振動錘拔樁,利用振動錘產生的強迫振動,擾動土質,破壞鋼板樁周圍土的粘聚力以克服拔樁阻力,依靠附加起吊力的作用將樁拔除。為減少拔樁帶土,采用拔樁后立即填入細砂,為便于填實,可邊填砂邊灌水,隨拔隨填。
3.3.3 水泥土攪拌樁。水泥土攪拌樁采用Φ700mm雙頭攪拌樁內插腳手鋼管,單排樁體搭接長度均為300mm,雙排搭接200mm。采用P.0.32.5*復合硅酸鹽水泥,水灰比為0.45~0.55,水泥摻量15%。
攪拌樁成樁采用二噴三攪工藝 (預攪下沉一 噴漿提升一重復攪拌下沉一再次噴漿提升一重復攪拌下沉一慢速攪拌提升)。搭接施工的相鄰樁施工間歇時間應不超過10h,否則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加強。攪拌樁施工樁位偏差不超過50mm,樁身垂直度誤差不超過1%。水泥土28d齡期的無側限抗壓強度大于0.8MPa,水泥土未達到設計強度前嚴禁開挖基坑,腳手架鋼管必須錨入蓋板內,每機每天要求做1組或以上水泥攪拌土試塊。
在插管過程中,為防止泥砂堵塞噴嘴,可邊射水邊插管,水壓力一般不超過1MPa,若壓力過高,則易將孔壁射坍。當噴管插入預定深度后,由上而下進行噴射作業(yè),技術人員必須時刻注意檢查漿液初凝時間、注漿流量、風量、壓力、旋轉提升速度等參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隨時做好記錄,繪制作業(yè)過程曲線。噴射施工完畢后,應把注漿管等機具設備 中洗干凈,管內機內不得殘存水泥漿(通常把漿液換咸水,在地面上噴射,以便把泥漿泵、注漿管和軟管內的漿液全部排除)。
在旋噴樁施工區(qū)最外圍的1排樁采用間隔跳打的方法進行施工,外圍內采用不跳樁按次序施工。鉆機或旋噴機就位時機座要平穩(wěn),立軸或轉盤要與孔位對正,傾角與設計誤差一般不得大于0.5°。
科學實用的深基坑支護技術在土建工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深基坑支護技術與工程質量、進度密切相關,能夠大幅提高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所以,土建施工時,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以經濟、適用為原則,選擇最佳的支護結構、支護技術,為整個工程的質量、進度奠定基礎。
[1]胡楚旺.深基坑支護工程技術的淺析[J].陜西建筑,2010(06).
[2]趙小廣.試論土建基礎施工中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J].廣東建材,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