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晶
(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四川 綿陽 621000)
更年期是一個人從成熟走向衰老的過渡期,也可以說是中年走向老年的轉折期。女性一般在47-52歲左右經歷更年期,男性一般在55-60歲經歷。在這一階段,人體衰老變化較為明顯,身體各項機能的衰退導致內分泌功能的改變甚至是失調,將出現大量的未曾經歷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變化,臨床上的一些嚴重病例會出現多種不良的身心變化,如失眠、乏力、頭昏、胸悶、恐懼、容易發怒、焦慮、甚至抑郁等情緒變化,甚至出現更年期綜合癥。女性在這一階段表現的較男性更為明顯,是因為女性進入更年期后,卵巢功能衰退,例假不穩定,不規律,部分女性已經閉經,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是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的主要原因。由于生理上的系列變化會影響心理上的變化,出現情緒波動、失眠、容易發怒等癥狀,較嚴重者產生多疑、抑郁、自卑等情緒。最嚴重者還可能由于偏執的妄想和不明的嫉妒產生自殺和傷害他人念頭。可見這些異常的情緒嚴重影響更年期女性的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因此在更年期對女性心理健康的關注有著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存在。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一個案例,有一名婦女更年期心理變化較大,脾氣非常暴躁,因為些許小事就會引發一場家庭戰爭,家人很害怕和其交流,因為每次交流面臨的都是爭吵。后來經過了解得知該婦女在生育過程中由于難產遭受了很大的痛楚,每次已經家人有反對其想法和做法的時候,她就會想起自己生育過程的痛苦,覺得家人不理解她,不尊重她,甚至缺乏對她痛苦的認可和感激。在調查中還有一名婦女更年期的變化也很大,工作時期不管壓力多大,都是一個很樂觀很開朗的女性,退休之后突然讓她輕松下來,變得無所事事,感覺無法適應現在的生活,平時沉默寡言,不喜歡和家人交流,也不吵鬧。其中還有個一位更年期女性,退休在自己所在的市區擔任人大主任,退休后的第一年里情緒相當的不穩定,無法適應,迷茫、害怕,丈夫也是同一個市的建設局領導,改女性退休后自己的丈夫還在工作,很長一段時間處在焦慮、多疑、嫉妒的心理狀態下。部分還沒有退休的更年期女性也會遭遇一定的心理不穩定情緒,由于在人生特定的階段,工作能力的下降會使很多在職的更年期婦女產生較多的不良情緒,例如:嫉妒、猜疑、焦慮、恐懼,這些不良情緒加重了其心理負擔,進一步加重了更年期癥狀。
由此可見,年輕時的某些特定的經歷、平時的工作壓力、工作環境、家庭環境、身體狀況等都與更年期女性的健康心理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更年期女性清楚地了解自身的生理狀況、以平常的心態對待更年期遇到的各種生理和心理變化。從多方面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和調節能力,認可變化后的自己;平和面對工作帶來的壓力或者退休帶來的空閑,保持健康心理和愉悅心情,并獲得家人和社會的認可和理解支持。具體可以從四個方面來進行心理的調適:
找一些正面的案例,找一些適合本年齡階段適合閱讀的書籍,自我勉勵。通過自我調節保持了樂觀積極向上的情緒,避免過度勞累,防止情緒激動,既鍛煉身體,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積極的心態正確對待各類事務。
更年期的女性起居有常,飲食要科學、健康、有節制。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不僅時間上要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鍛煉的項目內容上要符合年齡要求和身體狀況。可以培養較為廣泛的興趣愛好,例如:跳舞、養花、種菜、遛鳥等等。一定要注意的是要保持身體的健康和外貌的整潔,讓自己在任何時候都看起老精神抖擻、容光煥發。
家庭成員關系、鄰里關系、同事關系等的良好狀態都有利于幫助更年期的女性做出良好的過渡。因此這些群體對于更年期多一份的理解、體諒、容忍和關懷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更年期女性也要正面的去建立良好的關系狀態。
工作時期的忙碌和退休后的清閑之間強烈的反差會導致更年期的女性產生很多不良情緒,找到適合自己發揮余熱的事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例如有的老人就會把家人的健康和子女的前途作為自身退休后的事業來經營,這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只是值得提醒更年期女性的是,要站在科學的角度理性的對待家人健康和子女前途的問題,不要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1]何敏慧,馮永林,王政科.城市市區更年期居民抑郁、焦慮狀況及其影響因素[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9(32).
[2]侯再金.醫學心理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3]袁也豐,陳建云.涂靈更年期婦女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江西醫學院學報,2001(06).
[4]趙郁.淺談更年期婦女的生理心理特點與心理衛生[J].哈爾濱醫藥,2010,30(05).
[5]張萬英.更年期婦女健康心理的自我調適[J].現代養生,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