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道旬
(延長油田下寺灣采油廠,陜西 延安 716100)
我國是石油消耗大國,2008年我國的石油消耗量約占世界能源總消耗的9.11%我國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氣和其他石油產品)有一半以上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部分石油都需要依賴于國外市場。石油的緊缺嚴重的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盡管目前我國仍不斷加大對海外油氣田的開采力度,但是仍不能滿足我國當下對石油資源的需求,與此同時政治和經濟危機也是此起彼伏,威脅不斷,因此提高我國國內油氣田的勘探產量才是當下首要解決的問題。鄂爾多斯盆地是我國的第二大盆地,它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和探索,近十年來鄂爾多斯盆地的油氣的勘探產量穩步提高,油氣產量指數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2009年盆地內的長慶油田和延長石油氣產量的兩大主要的油氣生產實體均創歷史的新高,鄂爾多斯盆地已經成為我國第一大天然氣產區和第二大油氣生產盆地 。
鄂爾多斯盆地最早的是石油的勘探,時間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東漢時期早在西漢中葉,鄂爾多斯盆地就已經出現了天然氣井,鄂爾多斯盆地真正的進行勘探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長慶油田會戰的開始第一次揭開了鄂爾多斯的神秘面紗,讓人們對其地質的構造有了一個清晰全面的認識。1970年鉆探慶1井發現了馬嶺油田,從此出現了盆地第一次儲量增長的新高峰。組織石油大會戰,加強攻克技術難關1979年建成了包括直羅、吳旗、紅井子在內的九個油田,開發了15個試采開發區。20世紀進入了鄂爾多斯盆地勘探的調整時期,20世紀80年代把石油的勘探從株羅系轉向三疊系。1983年發現了安塞油田。1988年陜參1井鉆探成功,靖邊大氣田被發現,扭轉了長慶油田勘探的新局面。從此鄂爾多斯盆地進入了“油氣并舉”的新時代。安塞油田經過8年不斷的技術攻關研制出了特低滲透油田規模有效開發的新模式,因此安塞模式在整個鄂爾多斯盆地乃至全國被廣泛的應用和推廣,從此盆地的石油產量日益增加。從1996年盆地的勘探進入了真正的發展期,在盆地內開發靜安油田,侏羅系滾動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原油的的儲量和產量再創歷史新高,時隔不久榆林七天被發現,1999年長慶油田把“三個重新認識”作為發展的口號,再一次為盆地的發展奠定了新的基礎。2000年我國最大的氣田-蘇里格大氣田被發現,之后同年綏靖中興油田相繼問世。2001年長慶油田把“三步走”發展戰略和“三個業務層面”思路,又一次為長慶油田的未來的調整與發展確定了目標,2001年西峰大油田和姬原大油田縣級問世。2008年底蘇里格氣田一躍成為我國第一個儲量超過萬億的大氣田。2009年長慶油田提前完成“三步走”發展戰略,有力的證明了該戰略的實用性。
鄂爾多斯盆地從初期的勘探發展到今天經過了一百多年的歷史,經過幾代人的刻苦鉆研技術攻關取得了累累的碩果,認識成果和技術的成果的成功取得,都為今后鄂爾多斯盆地油氣田的勘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我國油氣勘探事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1 認識成果“三個重新認識”
三個重新認識長慶油田在1996年時提出的發展口號,它為產清幽天的今后的發展做了有力的鋪墊,三個重新認識是指:重新認識鄂爾多斯盆地、重新認識長慶低滲透、重新認識自己,它主要是讓人們通過三個重新認識來從認知上實現自我的否定與修正,它的主要實質是讓人們通過認識不斷的反思自己,從而達到更高層次的創新。三個重新認識是人們正正認識到了鄂爾多斯內部豐富的礦產資源也為日后盆地自愿的勘探提供了強有力的后盾。
2 主要的技術成果
鄂爾多斯盆地經過長期的勘探除了收獲認知的成果,其技術成果收獲也頗為豐富,特別是在安塞油田中的8年探索和蘇格里氣田7年的技術攻關,形成了一套適合低滲透的技術體系,主要的技術有:
(1)地震技術,主要包括黃土原地震的勘探技術和高精度三位數字地震技術。通過地震技術預測可以找到砂體,同時也滿足了用疊前地震資料直接預測氣層的條件,大大提高了地震預測寒氣層的準確度。
(2)叢式的鉆井技術,它主要是在一個井場或者平臺上來鉆出數個油水井,梅口井的井口相隔數米,但井底延伸的方向卻不相同的一種鉆井方式,這種模式不但節約了資源和成本,還大大提高了氣井的產量。
(3)超前注水技術,這種技術主要用于注水井在投產前3個月或者半年左右提前投注,是原有的地層屹立保持低滲透的油田注水技術,該技術解決了世界低滲透儲層抵押的難題,同樣也攻克了低滲透油田投產后采油,采液指數下降的世界難題
(4)井下的節流技術,該技術有力的抑制了井下水合物的形成,同時氣井的壓力也相對穩定,均提高了單井的產量,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投入的成本,因此該技術也成為鄂爾多斯盆地開發的核心技術。
(5)分壓合采技術,該技術成功的實現了一次分壓三層,節約了施工作業的成本還降低了對儲層的傷害。
1 國家的宏觀調控。對國家現有的資源進行統一的調控與規劃,鄂爾多斯資源豐富但地方的礦權爭奪較為嚴重,矛盾隨之突出需要國家制定出臺政策統一實施資源的開發。
2 國家出臺鼓勵政策。鄂爾多斯盆地雖然資源頗為豐富,但是勘探技術所需的成本較高,因為盆地特殊的地形開發的難度比較大,需要國家出臺政策扶持和鼓勵西部地區油氣的勘探。
3 不斷地創新新技術。鄂爾多斯盆地資源豐富,但是由于勘探的技術不夠成熟化也會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因此勘探企業仍需不斷的摸索,研究新技術,把資源的浪費降到最低這樣才能實現鄂爾多斯盆地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我國石油資源緊缺,嚴重制約了經濟的發展,鄂爾多斯盆地油氣的勘探彌補了我國油氣資源的空缺,但是由于西部地層的復雜性和技術水平的限制,在資源勘探中也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為此還需要國家出臺政策多扶持西部,勘探企業也要努力研發新技術,最大力度向著資源零浪費的方向努力。
[1]胡文瑞,張世富,楊承宗等安塞特低滲透油田開發實踐[J].西安石油學院學報.
[2]申力生主編.中國石油工業發展史[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