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福林
(肇慶端州供電局,廣東 肇慶 526000)
國內外較為深入的研究,規劃中低壓配電網絡的方法,接線模式和符合預測等的一系列問題,有很多,較為良好的理論研究成果,也得以形成,但是與實際情況相結合的研究卻較少。雖然國家改造電網的工作,階段性的成果已經取得了,但是在我國電網中,卻存在電源先天不足的問題,因此,對于供電部門來說,選擇最優的配網網架是最大的難題。
1.1 電網的運行方式不具備較強的靈活性,也不具備合理的配網結構
不合理的配網網絡結構,對原計劃中的檢修,與迎峰度夏,以及故障復電等工作的開展,將產生嚴重的限制。
1.2 供電可靠性不強,線路出現事故的時候較多
主要采用架空線路是以前城市建設的供電線路的方式,架空線路出現故障的時候比較多,且易遭受雷點的襲擊,從而使城市供電的可靠性得不到保障。且大部分原有線路網絡不具備合理的結構,一旦發生事故,不易展開轉電和檢修工作,致使停電時間過長,使配網供電的可靠性能降低。
1.3 供電半徑長,不具備合理的電源布點
在過去的城市規劃中,我國大多數城市配網不具備合理的電源布點,普遍存在過長的供電半徑,致使線路損耗大,使主變負載不均衡等問題出現,配網運行的經濟性得到大大降低。
1.4 電網建設用地不容樂觀,電網負荷較快的增長
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高,尤其是黨中央推行家電下鄉后,農村大量增添家用電器,致使農綜變的容量不足越來越大。實際上,即使目前的農村用電需求得到了現在的農綜變的滿足,但在設計配網時,也需要把用電增長需求的10%以上考慮進來。因此,在對適度的用電超前配置進行考慮的同時,農村公用變壓器容量不足的狀態會越來越嚴重。此外,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用電量也出現逐年攀升的趨勢。
2.1 使配網的供電能力增加
在建設和改建城市中壓配電網的基礎上,使配電網的供電能力增加,為使負荷增長需求得到滿足,需要對配網供電質量進行改善。
2.2 把配網適應能力提高上來
較強的供電能力和較強的適應能力,這兩大特點在城市中壓配電網絡中,都應該具備,一次性選定主干線的截面是更具長遠的城市規劃。在負荷超過預定值時,應該考慮新的配網饋線增加進來,或者把新的變電站建立起來,同時也需要為新的變電站劃分新的供電區域。應按照長遠計劃,設計開關站和配電站,爭取一次建成土建工程,而分步完成電氣設備。
2.3 使配網容量裕度得到保證,把必要聯絡點進行設置
為了達到轉移負荷的目的,在相鄰的變電站和統一變電站的不同母線間,需要把聯絡用開關加進來,同時需要把足夠的容量裕度提供給為配網。
2.4 對配電自動化設備進行合理的運用
在對中壓配電網進行建設時,相應的通訊通道應該建設出來,同時向架空線路路由、電纜溝、電纜隧道或者電纜排管等,這些具有自動化性能的設備應該合理的進行運用。此外,在自動化的高科技線路沒有實現的地方,應該把故障指示器加裝進來,這樣會使發生故障后的故障排除時間縮短。城市配網在進行供電時,應該劃分為相對獨立的分區進行,這樣會使供電范圍的明確性得到保證,從而實現不交叉不重疊,并且需要劃分城市規劃小區或者功能小區,以及變電站布點和負荷密度進行供電。同時需要依靠分區的負荷預測值和負荷轉移能力,確定中壓配電網絡的線路容量和網架結構。每個分區至少有兩個以上的電源是要達到的建設目標,在十分重要的分區內,應該把兩個變電站配備進來。隨著不斷增長負荷密度,新建并投入使用變電站的情況,應該實時地相應的調整分區的劃分。
3.1 電源點選址和線路的走廊安排
為了把建設線路的經濟投入減少,使網絡損耗降低,需要進行合理的電源點的分布。由于城市的發展的需要,電力企業必須把選址電源點的工作,及選擇線路走廊的構建工作提前做好。但是,電力部門進行重新布點,或者增加新的走廊線路的空間,受到城市發展進程的約束因素太多,也會影響到新的電源點的合理性安排,及新搭建的線路走廊的適用性。尤其是到城市建設的后期,在城市市區內對電纜的開挖鋪設的代價就會增加,因此,電力部門需要帶有一定的預見性的,把電源點和線路走廊提前優先選好,這會有利于調整城市建設后期的配網。為了使網損減少,經濟效益增加,必須把電源點優先規劃好。供電范圍的選擇和線路走廊的確定決定配電網供電半徑。配網供電范圍劃分與城市的發展規劃密不可分,同時要根據相應的土地使用規劃,及城市發展規劃,預測未來負荷發展趨勢和分布狀況,對供電區域進行合理地劃分。
3.2 配網饋線規劃
在城市建設分區初期,為了使臨時用電需求得到滿足,往往采用經濟實惠、清晰、簡單、運行方便的單放射接線,但是其供電可靠性較差。隨著不斷增加用電量,需要盡快的改成環網接線模式。隨著負荷的發展,配網結構將向多分段三聯絡的接線方式,逐步發展。應該是逐步優化,循序漸進,從電源點分布情況出發,適度發展不同方式。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越來越強大的需求電量,為了使電能質量得到保證,配網事故減少,使配網供電可靠性進一步的得到改善,建設電網的重要發展方向,就是設計與建設中低壓配網.應該堅持從實際情況出發,科學的進行規范,具備長遠的發展眼光與一定的預見性,進行設計與建設配網。應把相關的政策與標準制定出來,同時建立相應的原則,逐步的建設配網。需要根據當地規劃與上級電網的發展變化,進行建設與設計。同時還要根據發展變動情況,及時的進行調整。為使建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政策問題減少,應該加強宣傳電網相關的政策、標準、利益、環境等方面的知識。
[1]陳柳.國外配網自動化建設模式對我國配網建設的啟示 [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1(36).
[2]石少衛,甘曉龍.淺談10kV配電網建設工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