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帆
(連云港中復連眾復合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連云港 222006)
如今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一個國家想要具有良好的經濟競爭力,就必須要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在21世紀知識產權將成為經濟發展的“硬通貨”,并逐漸的超越自然資源與資本等各種傳統的資產,成為一個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資產。當前全球跨國公司數量相當龐大,其產值在全球總產值中有著相當大的比例,很多的跨國公司都掌握有多個產業的核心技術,掌握有核心技術的跨國企業基本都是出于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中的上游位置,通過專利與技術標準來作為其設置技術堡壘并壟斷市場的重要手段。面對如此嚴峻的國際市場競爭形勢,我國的企業想要更好的在國際市場中生存,并面對來自世界各國的挑戰,從一個“制造大國”轉變為“創造大國”,就必須要對知識產權的管理進行重視,特別是企業更是需要對其知識產權管理機制進行完善。
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我國的貿易爭端數量猛增,特別是從全球金融危機與到現在仍然有著較為強烈影響的歐債危機之后,每一個國家為了各自的利益所在,基本都通過知識產權保護這一措施,對其打擊的目標進行打擊。雖然從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企業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并且開始走向世界,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知識產權管理的方法,但是從總體的情況來看,我國企業在知識產權的競爭中仍然是出于劣勢的,在很多時候都表現得難以自如的應付,想要主動的出擊就更加的做不到了。從總體上來看,我國企業在知識產權的管理體制上還存在著以下的一些問題。
很多企業都清楚的知道商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無形資產,是一種知識產權,并且通過各種方法去申請注冊。截止2012年的上半年,我國的商標申請量已經達到了1054萬件,累計的注冊量這是達到了717萬件,其中有效注冊商標達到了609萬件。申請量增長相當迅猛,但是很多企業在獲取了商標的批準之后,卻基本沒有進行過系統地策劃,沒有考慮過如何去進行品牌宣傳,增強商標的知名度,因此雖然申請的較多,但是卻不能夠發揮其作用,僅僅只是在產品廣告宣傳冊上一印,當作普通的圖標進行使用,基本沒有幾個成為了國際上著名的品牌。
對技術的重視程度,我國的企業也已經非常重視,在2011年時,我國的發明專利的申請量突破了50萬件,授權量也大增。到2011底時我國的有效專利突破了270萬件。但是企業對于這些專利的利用卻并不是時候的理想。有很多企業申報專利并不是為了對研發成果進行保護,而是為了能夠獲取專利申請的補助或者是其他各種優惠政策,只要專利證書到手就不再繼續研究如何實用化。因此我國的無效專利數量是相當龐大的,其中垃圾專利在專利中所占的比例相當難以估計。
很多企業往往都只是發現了自己的知識產權被侵犯了或者是市場被擾亂之后受到了嚴重的擠壓才會想到通過司法的途徑進行維權。而司法保護作為一種最后的手段,有著相當復雜的程序,其花費也相當大,往往并不是一個普通企業與常人能夠承受的。但是對于這一點仍然是很多人都沒有能夠認識到。
而綜合保護則是要對侵權的可能性進行分析,對預防的方法進行確定而減少被侵權所帶來的損害,同時對于發現問題之后如何對證據的保存于舉證的方法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都需要預先考慮的。在另一個方面則是要對自身的長期的侵權的可能性進行分析,通過專利信息進行預警分析,對風險進行規避,同時對訂單中是否存在侵權的可能性進行分析。
雖然我國在知識產權的管理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科學化、規范化上仍然是存在很多的問題。很多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還停留在一些不夠嚴謹的管理制度、整理一些相關資料、知識產權匯總登記、與一些中介服務機構聯絡上。這一點在一些中小企業中表現的相當的明顯。不過相對而言如海爾、華為、聯想等一些大型跨國企業則是能夠對知識產權管理體系進行靈活的運用,并做到知識產權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但是在我國是中小企占據了大多數,他們的知識產權管理現狀是需要進行關注的。
要有效的對當前的知識產權管理現狀進行改善,可以從以下的幾個方面出發:
要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獲取勝利,就需要重視對知識產權的利用。為此,企業必須要更加實際情況構建起較為完善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并將其作為企業中的重要管理部門。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對外是對自身的知識產權進行保護,對外則是要積極的促進知識產權開發、管理與使用,讓知識產權能夠發揮出其經濟效益。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中小企,在資金與人員上存在一定的困難,那么就不能夠仿效那些大型企業來設置相關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這樣很容易讓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形同虛構。
為了能夠使得知識產權管理能夠更加的科學化、規范化,必須要建立起一系列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了以下的一些制度:知識產權激勵制度、建立知識產權取得制度、建立知識產權保密制度、建立知識產權評估制度、建立知識產權實現制度、建立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應對制度、建立知識產權信息檢索制度。這些制度的形成于完善能夠全方位的為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提供保障。知識產權激勵制度是為了能夠激勵企業員工產生良好的知識產權意識,調動他們參與到知識產權管理中來。知識產權取得制度是為了規范企業獲取相關的知識產權的制度。保密制度是為了防止知識產權被泄露以及相應的公開流程的制度。評估制度是為了及時的掌握知識產權的變化對企業的總體資產帶來的影響,方便調整發展戰略。知識產權的實現制度則是為了更好的對各種專利、發明等實用化。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應對制度則是為了在出現被侵權時更好的保護自身的利益,同時也對可能產生的侵權行為進行預防。
總之,為了能夠更好的應對全球經濟帶來的各種挑戰,企業必須要構建起合理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新形勢下保障自身的利益所在,才能夠更好的促進企業的發展。
[1]馮曉青.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基本問題研究[J].湖南社會科學,2010(04).
[2]王婧鴻.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效益研究[J].黑河學刊,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