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未
(杭州中大圣馬置業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1我們對主要費用進行預測,這可以確定各種成本管理所要達到的目標
(1)對人工工資以及購買材料費用的預測:首先施工項目的難易程度也決定著工人工資的高低;第二,購進的材料成本占總費用的比重大,所以要正確的掌握。核實材料的供應地以及進貨方式,查看在實際操作購買中的材料和定額中要求的材料規格不同。(2)大型臨時設備的預測:大型設備的預測應該詳細調查,比選論證,確定合理的目標值。大型設備費用一般采用定額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得出,與工地的實際實施有一定差異,因此要測算實際將要發生地機器使用費用,還要計算租賃及需新購置的機械設備費攤銷費,對主要機器重新核定臺班產量定額。(3)項目費用崩潰的風險預測:在項目施工時,分項項目在編寫相應的目的策劃時都是把質量作為目標,確定好每個分項項目在建筑中運行的模式、配置的管理者,同時在擬定好目標之后,編制項目現場管理者的職責和義務遵守規范,是現場建筑中根據需要可以適當的修整建筑措施和手段,增加對施工質量的檢查,發現問題要立即向上級匯報并且立即解決,最后編制出有強度的管制手段以及控制準則。
2工程項目成本的發生涉及到項目的整個建設周期,充斥于項目開始至施工及竣工、驗收交工的管理過程,因此對成本的管理應做到充分的認識。
首先,估算目標費用:這是在操作中真實成本的參照和計劃。之后,在實施掌控成本計劃時,形成掌控費用的過程:在施工現場,項目管理人員直接進行執行,管理者嚴格按照計劃成本對實際建筑中發生的費用進行掌握控制,控制實際費用不能超出標準,超出計劃要及時采取控制成本的手段方法。然后,對比計劃成本和實際發生的成本,判斷成本的差異是否有利,對形成的不利差異找尋原因,發現漏洞或者不足,根據原因,總結形成差異的經驗,對有利或者不利的差異進行獎懲。最后,分析費用差異,貫徹詳細的手段。對差異進行分析找到引發差異的不合理因素,并及時的進行修正更改,有利于以后對成本進行控制。
3從企業內部管理的角度,分析對工程造價管理的認識
3.1 要使成本控制工作得到有效的實施,保證工程項目最大限度合理的經濟效益,應當對項目成本進行全員的控制、全過程的控制和動態的控制,確定成本控制的具體措施。
(1)動態控制:就是要在工程項目運行中對發生的每筆費用支出都進行檢查、復核,在目的實施過程中進行嚴格的成本控制糾偏,從而保證工程項目的成本目標得以實現。(2)建立所有工作人員控制成本的思想。加強全員的費用管理知覺,禁止浪費,同時提升建筑項目現場管理人員的控制費用知識,根據員工工作崗位編寫相應的責任條例,人人掌控成本,并依據責任條例對節約節省者給予物質獎勵或者表揚,對浪費或者造成經濟損失者給予現金懲罰或者批評。要確保項目建筑過程中成本管理的順利開展,必須要動員全員的積極參與。(3)全過程的控制: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為做好成本控制,應該就每個工序和每項經濟活動進行嚴格的成本核算,確保一切開支都控制在計劃成本內,并盡可能降低成本和消耗。
3.2 控制工程項目成本的措施形式上包括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和經濟措施
(1)組織手段:主要協調各個主要的職能機構,執行計劃成本,確保在建筑過程中能夠正確的、全面的、及時的實施計劃成本。建立健全對節約或者浪費成本的獎罰措施,把成本的管理貫徹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同時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獎罰、監督規則。(2)技術措施:制定施工方案時綜合考慮工程項目的規模、現場情況、設備情況和人員素質,分別制定幾個施工方案并比較,最終確定先進、經濟、合理的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另外應用新技術、工藝和施工方案,盡可能降低材料消耗和人工消耗。(3)經濟手段:對計劃成本進行層層分析,把成本計劃分攤到各個部門。把個人的利益和個人控制成本的成績相聯系,擬定詳細嚴謹的考核制度,對發生的事件獎懲都有根據。擬定規章準則,控制好材料費用的批準和支付,對比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和計劃成本的不同之處,并且嚴格掌控管理費用和間接費用的支付,把建筑項目中實際發生的費用控制到最低。
4對建筑施工過程中如何做好成本管理,提出幾點措施分析
4.1 保證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盡可能減少設計變更,減少浪費。要采取各項有效的措施,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縮短工期,節約經濟成本。
4.2 檢測建筑材料的質量:材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建筑項目的質量好壞。使用劣質材料對建筑項目的質量會造成直接的危害,增加了后期維修或者返工再建的成本。所以對購進的材料、機械、構配件的合格證明、質量檢測證以及鑒定此種材料質量的證件要嚴格檢查,需要時還可以對購進材料進行抽查檢驗。
4.3 完善驗收隱蔽工程的方法:工程完工進行驗收以及對工程完工后進行結算的主要依據就是隱蔽工程的驗收,工程造價就是根據隱蔽工程進行結算。所以對隱蔽工程的驗收要嚴格進行,做好驗收的現場記錄和簽訂證明的工作,這樣既給結算項目供應了正確的根據,也能夠快捷的選擇挽救手段保證建筑項目的安全質量,并且一旦發生了質量問題也能夠有根據容易找到問題所在。
4.4 做好竣工決算階段進行投資成本的控制,可推行分階段決算,提高決算的層次性和合理性,最后竣工總決算。爭取工程竣工驗收一次通過,加強施工現場的管理和控制,避免施工出現缺陷及質量問題帶來的損失。
4.5 定額管理是成本控制基礎工作的核心,建立定額領料制度,控制材料成本、工時成本、制造費用。沒有很好的定額,就無法控制生產成本;同時,定額也是成本預測、決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據。定額的確定要做到多勘查,多計算。定額的確定很好地解決了施工前與施工中出現的間接費,其它直接費與有關費用的調增等的控制。
4.6 在以前成本的計劃管理中,最基本的措施就是節省。在已經明確了定額的基礎上,依據市場價格,以節約為最基本的基礎,在保證建筑項目質量的前提下抓好建筑材料的品質。
4.7 對建筑周期的制定要合理,達到工期費用的最低值。做好調動資源的工作,協調各個部門互相配合的工作,按時供應材料,采取先進科學的機械提高建筑效率,選用熟練的建筑工人提升功率,確保建筑周期能夠順利的開展完成。
[1]徐大圖.工程造價的確定與控制[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1.
[2]梁世連.工程項目管理[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