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晉明
(河北省秦皇島市市政設計院,河北 秦皇島 063000)
在我國,很早就有人提出了城市綠化的要求,這個人就是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同志,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中,對于城市建設方面我們借鑒了古代傳統的理念,這就為我國建設園林式城市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基礎。
(1)未完成任務被動綠化。這些問題體現在有部分居民區的綠化園林的規劃被動的與政府規定貼近,只為應付政府達標,而忽視了綠化的人性化,更甚的就是不允許人進入,這種綠化即使是符合了國家規定,但其真正作用不能體現。(2)再就是在設計園林綠化時沒有新意,死板。我國是世界4大文明古國之一,因此,歷史悠久、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先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當然,包括園林造林思想。所以,我們必須取其精華,將好的理念運用到我們的實際設計中去,使我們對綠化園林景觀的設計更合理化。要使原有的單調的設計有所改變,目的是適應人民的需要。(3)綠化規劃沒有文學底蘊。此設計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是用來滿足我們的精神食量的。另外此設計不是靜態的,綠化的美觀不僅僅是種植一些樹木花草就可以的,我們應該把眼界放寬,從大處著眼,細處下手,把效果做成令人心曠神怡的效果。(4)軟硬景觀比例不平衡。花草作為綠化的一種主要元素,以花草的顏色以及芬香來達到效果,美化環境,陶冶人民的情操,同時這也會取得很好地經濟和社會效應。現在,我們面臨的實際問題就是,許多設計者卻不會以此為指導設計,他們只會死板硬套,把應該有的美感和精神效果抹殺,一味追求結果不注重其內在美感。從而使設計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還浪費了資金。(5)設計的綠化效果不能同周圍的建筑格式及文化氣息一致。現在,好多的綠化景觀設計不注重其效果與周圍的建筑風格和文化氣息相協調,都是死板硬套,覺得高級、超前就行,這兒湊湊那兒湊湊結果搞得不倫不類,十分的糟糕,浪費金錢不說,還達不到應有效果,反而使人民對此反感,傷害了居民的身心健康,使事情適得其反。
對于小區內的園林造景要對小區的整體氛圍與基調做充分的考慮,要確定一個統一的風貌,結合實用性的要求,對園林布局做合理的設計,使園林景觀科學協調,形成一個統一協調的系統,與整個城市的環境相輔相成。在設計上,要充分體現人性化,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應在統一考慮小區整體風貌的前提下,根據使用功能要求,科學協調布置園林景觀,形成一個完整的園林景觀系統,并與城市整個自然綠化要求保持統一。設計盡量做到人性化、環保性以及天然的特點,保證欣賞性與實用性的統一與協調。
要在現有的地形環境基礎上,盡量少的改動原有狀況,少動工、少動土盡量保留現有的樹木。對植被的選擇主要側重選擇本土特有的植物,當然非本土的植物,只要足夠健壯、美觀且適應性強也可以選擇采用,這樣也是對住宅區的植被種類進行豐富的有效形式。
住宅區內的景觀建設主要是供居民健身、休閑、娛樂和交流的設施和場所,所以,其建筑體現的應該具有很濃厚的生活氣息,必須充分考慮到居民的要求,譬如小區內部的兒童樂園要使花草樹木的色彩明快鮮艷,而且必須保證盡量無蟲害、無傷害性,且美觀健壯。而老人活動區域要選擇比較茂密高壯的喬木以便其乘涼休息,并營造良好的健身、遛彎環境。
在住宅區域進行植物造景,要著重考慮對植物的層次性做詳細的設計,對綠植的高低層次做一個比較合理的設計,比如可以喬灌木和草皮等進行高低的配置,最好分為四個大致的高低層次,在進行設計和搭配階段,最好要保證喬木與灌木的占比大約控制在1:3左右,同時草皮的高度最好控制在綠化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在設計上最好綠植的多種多樣。同時對不同季節的植物設計也要充分的考慮和混搭,盡量保證春夏秋冬其中有三個季節能夠有可欣賞的鮮花,保證四個季節綠植不枯萎。可以用花草實現對樹木的補充,在配搭時要對顏色、花型以及高度都充分的考慮。
一個園林的建筑一般都有一個主要的建筑景觀思想,其有一個關鍵的突出景觀,以此作為游人的視覺焦點。對于居住區域進行綠化布置與設計,也要主要考慮到關鍵景觀的因素,這個關鍵的景觀既可以設計為以水為主,也可以以山石為主,植物造景同樣可以應用,最關鍵的是保證與周邊環境的一致性。當代的園林是建筑思想與藝術的有機統一,在此基礎上必須要對園林的基調做充分的分析與考慮,確定建筑與設計的主要方向,才能相對的形成主題式的園林建筑。
(1)嚴格控制綠地率。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常常存在使用綠化覆蓋率作為綠地率進行商業炒作和廣告宣傳的情況。為了規范房地產市場,在住宅小區規劃報批和施工驗收過程中,應嚴格控制綠地率。(2)盡快制定“園林小區”標準、制定相關標準。可以以評促建,營造景觀優美的園林小區。(3)城市居住環境已逐步實現小區化。為改善人居環境質量。應重視小區生態園林建設,并在建設中突出植物種類群聚的特點,盡量減少搞亭臺樓閣、噴泉雕塑、假山水池,在園林景觀建設中注重空間異質性和“點——線——面”的結合。以建設自然景觀為主,體現人居環境回歸自然的建設目的,有利于促進物種多樣性在城市環境建設中的可持續發展。(4)加大培養懂生態、建筑、園林、植物等學科知識的復合型園林工程人才。以此培養和提高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人才自身的“生態意識、文化觀念、區域視野、科學和藝術”水平,從而使其創造出的人居環境園林景觀,設計富于中國特色的新時代園林精品。(5)加大培養生態園林工程監理的綜合型人才,提高工程監理力度。根據生態園林工程的生物學特點、要求,所培養的工程監理人才應具備生物學知識背景,應該懂得植物生理學、植物保護學、土壤以及植物分類、植物栽培等學科的理論,能根據不同的氣候、土壤條件和植物品種的特征,采取不同措施確保工程質量,控制工程進度和造價,有效地督促城市人居環境生態園林景觀建設快速健康的發展。
[1]里德.園林景觀設計-從概念到形式(原著第二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2]董曉珊.城市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J].綠色科技,2011(7).
[3]楊天齡.淺談城市居住區的植物景觀設計[J].林業科技情報,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