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娟娟
(商洛市交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陜西 商洛 726000)
由于道路建設活動不斷的獲取積極的意義,此時水泥穩定砂礫基層的采用越來越廣泛,主要是由于其有著非常優秀的綜合強度,而且有著較高的水穩性特征。建設時不會受到外在的要素的干擾,此時就可在雨天開展建設活動,而且它的強度也可以很快的獲取。其基層建設活動有三個基礎的要素。
建設水泥穩定沙礫的時候,不管是基層是全新的亦或是之前的,都應該對其開展驗收工作,對于那些不達標的區域要積極的應對,要切實的結合相關的標準來開展碾壓活動,而且要對其測量,當達標以后進入到后續的建設步驟中。
其是基層建設的重要環節。在準備的時候,要對材料開展全方位的測試活動,尤其是沙礫,要結合標準來挑選。要確保配比是合理的。要使用較低標號的水泥,確保其凝固時間合理,進而保證品質。拌合方法是不一樣的,一般是分成路拌和綜合拌合。
這種措施現在也有兩類,分為人工協助設備進行。另外的是設備。在具體的工作中第一種經常用。對于這種方法,人們普遍的重視其松鋪的指數,一般在大規模的鋪之前,要進行一些前導段,明確指數,通常來說,人工攤鋪系數為1.25,平地機翻拌攤鋪系數約為1.10。水泥占砂礫重比例根據它們承受層次的不同(上基層或下基層)為4~6%,在砂礫材料堆放前,應先做好路槽,根據每段所需砂礫進行卸車,然后初步掛線進行平整砂礫。此處要注意的是槽面,平整的時候要要做好掛線活動,假如不這樣的話,就會存在多料或者是少料之類的問題,針對那些大規模的沙礫來講,這個問題導致建設活動非常困難,此時品質就無法維護了,所以斷面料要精準。對于水泥用量應根據比例計算好一延米需要幾袋,一次性排開,然后拆裝,用灰耙把灰平均勻。平地機拌和注意兩邊各留20鋤左右,以便平地機翻拌時不致于將砂礫翻到路肩上。平地機拌不著的地方用人工翻拌一致均勻為止。一般干拌2~3遍,用灑水車灑水,再濕拌2~3遍。
在翻拌中應注意檢查拌和情況防止漏拌或拌不到底,有素砂的現象。穩定土路拌拌和時應注意:一是砂礫中大粒徑的應用人工挑出,以免使拌和齒打壞。二是每一拌和寬度應重疊20cm以便有漏拌的砂礫,三是拌和深度應隨時檢查。
集中拌和是將砂礫運到拌和場,用場拌穩定土拌和機進行集中拌和,然后將拌和好的混合料運到路基上直接進行鋪裝,其意義很好,不會出現素砂問題,不過費用較昂貴,一般用到等級公路上基層。
當做好翻拌活動之后,使用設備對其抹平,而且要開展好放樣活動,掌控好具體的高程,樁距10m較好,過長中間下垂影響平整度,一個斷面三個樁,兩邊一中各一個,并且打上交叉線,然后用人工細平。平整過程中,首先要清除線以下混合料以免頂線,然后整平交叉線間的混合料,來保證穩定砂礫的平整度。整完后用振動式壓路機碾壓,先穩壓,后振壓,先低速,后高速碾壓,調頭、側車時,應關閉振動,這樣可免得基層表面出現溝槽,影響平整度,最后一遍不振動,快速穩定找平,輪每重疊20cm為宜,一般碾壓四至六次。在養護的時候,使用草袋來遮蓋。養護的時候要確保基層有充足的水分,對于那些材料聚集的區域要認真的應對,防止出現坑洼問題,干擾到強度。在鋪裝之后的三天之中不應該通行,要將交通閉合。
其基層的建設規定非常嚴苛,其強度以及平整性等都干擾到強度,所以在鋪裝的時候要切實的按照相關的規定來開展,在鋪裝的時候,假如是一邊建設一邊通行的話,可使用半幅法來建設,對于先鋪的區域,要大于路拱三十厘米,這樣就不會出現壓塌等情況,在鋪另幅時,先將多余30cm穩定砂礫基層挖掉,保證中線順直,接縫處應豎直到底,使接縫能平整密合,每鋪一段路面兩端接頭處也應象路拱接頭那樣處理。在施工和養生初期,禁止車輛在施工路面上通行。另外,灑水時,嚴禁在路面上停留和調頭。因為灑水車一停,水管開關中已關但殘留在水管中的水仍然在流,導致該地方面部水量過多,沖出溝槽,影響基層的平整度和強度,而且水泥穩定砂礫含水量也要注意控制好,保證水泥穩定砂礫基層達到設計要求。
碾壓結束后,立即進行灑水養生。灑水量應達到表面水不流動,即不沖走水泥漿液,又能形成一層水膜.灑水量一般控制在3~5kg/m2較適量,在水泥穩定砂礫成型后的7天內要經常保持濕潤狀態,在養生期間內禁止除灑水車外其它車輛的通行,實行全封閉養護。養生期后如不能及時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應潑灑透層油進行封層養護。禁止暴曬,不過這時候不能通車。假如必須要通行的話,可以先不潑灑透層油,而且要限速,一般每小時要小于二十千米,而且要積極的灑水,要做好清掃活動,這樣的話可以避免表層出現跑漿問題,結合相關的規定,這個層中除了后續活動的車輛之外,別的都不能通行。
由于水泥穩定砂礫自身結構的材料組成,水泥的物理化學特性、水泥的初凝、終凝時間的試驗以及自身拌合、施工、機械的配備等所以要求施工時必須合理的確定安排每道工序所占時間,確保延遲的時間能夠被掌握在初凝的時間之中。其建設理念是可早不可晚,也就是說從最初的拌合等步驟中都要趕緊的進行,由于硬化是逐漸發展的步驟。從開始的時候就凝固,所以要盡快的進行確保其成型,進而保證建設品質。
一般是按照直茬法來處理,也就是說在活動區域畫線,鑿除約50cm左右.創出直茬,而且把其中的雜物處理好,認真的灑水處理,就可以進行后續的活動,在碾壓的時候要確保力度適中,不應該太過用力,也不能出現遺漏現象,以此來確保壓實度是合理的。
材料的密度除了和壓實的設備等有關聯之外,還和水有關系,要認真的掌控好它的含量,其在最佳比例中可以有百分之二的誤差存在,如果大于這個比例的話,就不合乎密度的規定了。因此在建設的時候要結合具體的天氣狀態來明確,一般拌合時的含水量要略高于施工含水是1~2‰如在運輸及作業中含水量有所損失,對于那些散掉的水可在場地之之中積極地補充,通常當進行三次之后,按照灑水措施對其處理,這樣就會合乎最佳的含水率。
在明確穩定沙礫建設細節的時候,要分析其含灰比例。其關乎到材料的抗壓水平,所以,在建設的時候要掌控好材料的含灰比例,不應該比設計的比例要低,以此來確保建設的品質優秀。
[1]石東,王春雷.水泥穩定砂礫基層施工技術[J].東北公路,2003(2).
[2]高民歡.我國瀝青路面基層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外公路,2003(4).
[3]鄭南翔,吳傳海.高性能二灰穩定碎石混合料設計方法研究[J].公路,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