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晨 楊力輝
(沈陽軍區建筑設計院,遼寧 沈陽 110005)
建筑節能的研究與應對
李 晨 楊力輝
(沈陽軍區建筑設計院,遼寧 沈陽 110005)
建筑節能在我國經濟建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日益受到重視。本文主要介紹了建筑節能的概念和發展,分析我國耗能給生態帶來的嚴重問題及我國建筑節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加強我國建筑節能工作的相關對策。
節能;資源節約;可持續發展
建筑節能有廣義和狹義的概念,廣義建筑節能要考慮建筑物整個壽命周期內的能源耗費情況,與廣義建筑節能相對應的是綠色建筑的節能。狹義的建筑節能通常對建筑物結構部件的組合、加工及建筑的使用過程中的能耗關系較多,尤其是建筑運行過程中能耗,是狹義節能研究的重點,與狹義建筑節能相對應的是一般建筑的節能。建筑節能蘊含在可持續發展之中,所謂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且滿足其需求的發展。
我國現有440億平方米存量建筑,95%屬于高能耗建筑。近年來我國每年新增建筑約20億平方米,高能耗建筑也占90%以上。目前每年建成的房屋達16~20億平方米,比所有發達國家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積的總和還要多。建筑節能關系到國計民生。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確定的“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總體路線、目標任務、重大舉措,在我們黨和國家發展的進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著重把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科技進步和創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把節能作為首要任務是關鍵,當前“又好又快”“科學發展”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共識,建筑節能作為貫徹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已得到公眾的更多關注,建筑節能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1 內因:(1)在我國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建筑業的發展速度異常迅猛。在建筑施工中,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其中對于木材、磚石等的耗費占據了很大的比例。這些資源的耗費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對物種多樣性有重要的影響,生態環境日益惡劣。(2)在住宅建筑使用的過程中,內部各種電氣和采暖等設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其中大部分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基本都是經過了長時間的沉淀形成的,對這些資源的消耗將會對社會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3)建筑物在使用的過程中,會排放出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碳以及懸浮顆粒等,對大氣環境質量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近年來的溫室效應影響比較嚴重,在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的同時,對人類的健康也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1.2 外因:(1)建筑節能標準體系不系統,執行效果較差。(2)建筑節能標準技術指標落后。(3)建筑節能配套政策不完善,可操作性差。(4)建筑節能新技術﹑新材料和新產品利用率低。(5)建筑節能市場發展緩慢。
能源消費問題是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地解決能源消費問題,有助于合理利用能源、改善生態環境、調整不合理的能源結構和緩解因人均能源不足所帶來的問題。
(1)盡可能降低建筑能耗。(2)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天然能源,特別是太陽能。(3)充分利用廢棄資源。(4)在不同氣候地區的各類新建和既有建筑中開展節能工作,并逐步提高節能水平。(5)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要與采暖、空調、照明以及家用電器設備和系統的節能相結合。(6)屋面的保溫隔熱在建筑節能中起著重要作用。(7)積極開展建筑節能科學研究,發展建筑節能產業。
節能型住宅是建筑節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指在保證住宅功能和舒適度的前提下,要堅持開發與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到首位。在規劃、設計、建造、使用、維護全壽命過程中,盡量減少能源、土地、水和材料等資源的消耗,并盡可能對資源進行循環利用,實現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的住宅。節能型住宅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通過科學的規劃布局、合理的功能分區以及住宅布置;二是通過建筑朝向、體形系數等規劃設計手段;三是通過提高建筑維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以及設備管線的節能,來減少能源消耗。
住宅建筑的建設對于土地的占用比例較大,尤其是在城市快速發展的態勢下,城市土地資源是有限的,所以要對建筑用地合理規劃,盡量的在有限的土地空間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減少浪費現象。在建筑用地中,應該盡量的少占用有優勢具有開發潛力的土地,將荒廢的土地開發作為建筑用地。在對建筑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采用先進的設計理念,在技術允許的情況下,盡量的增加有限住宅面積的密度,合理開發住宅內部空間,擴大利用率,充分的開發地下空間。在住宅小區中,對于停車占地現象要合理規劃,盡量少的占用地面面積,向立體空間擴展,增加綠化面積。
一是在城鄉規劃、居住區選址中,充分考慮水資源開采利用與補給的平衡關系,以及城市供水與排水系統對節水的有效性;二是在住宅小區中,通過雨水收集利用、生活廢水收集與處理等住宅節水措施和輕廢棄材料對環境的污染,解決非優質用水的來源;三是在住宅小區中,通過分質供水、推廣應用節水器具等住宅節水措施與設備節約用水。
視覺環保是一門新的學科,生物學博士弗拉基米爾·菲林提出了視覺環保的基本原理:人類的眼睛不喜歡看水平或是垂直的直線和長線。大自然中沒有直線和直角,建筑時就注意到這一點,無論從審美的角度,還是心里的角度來看,這一點都是很重要的。
一是推廣可循環利用的新型建筑體系(如鋼結構、木結構);二是推廣應用高性能、低材耗的建筑材料(如高強混凝土、高強鋼筋等);三是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地選用當地的、可再生的材料及產品;四是推行一次裝修到位,減少耗材、耗能和環境污染;五是鼓勵廢棄的建筑垃圾回收與再利用。
建筑節能對于促進能源資源節約和合理利用,緩解我國能源資源供應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保護環境、提高人們生活質量、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舉措。總之,建筑節能是關系到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建立節約型社會的重要內容,是我國建筑行業增強市場競爭和國際競爭的必要手段和方法。
[1]陳東佐,賈保林.建筑節能與可持續發展[J].科技情報與經濟,2002.
[2]負英偉,吳香國,范豐麗.我國建筑節能現狀分析及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
[3]涂逢詳.建筑節能[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TU7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