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朝英 鄭甜
(中航工業洪都,江西 南昌 330024)
預先研究作為武器裝備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是新型武器裝備型號研制的必經之路,預研是降低型號研制風險,縮短研制周期,節省研制經費的有效途徑,同時增強技術儲備,培養人才隊伍,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預研工作不僅決定了武器裝備性能的優劣,也決定了軍工科研單位發展后勁的強與弱。
1.1 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國防科學技術預先研究工作
美國長期把技術創新和技術領先定為基本國策,美國國防部專門制定了名為"科學與技術計劃"的預先研究計劃,在國防部集中領導和統一規劃下,在其下屬和陸、海、空三軍都設有龐大的強有力的管理機構,負責對預先研究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組織實施。俄羅斯、法國等國家,也都有各自的預先研究計劃和相應的管理機構。
1.2 預研的根本目的在于牽引型號發展
預研是探索新思想、新概念、新原理,研究新工藝、新材料,開發新技術的過程,為發展武器裝備研制打基礎、出成果、出人才,為企業生存、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是武器裝備發展的“源”動力,才能為企業牽引出更多的型號任務。
1.3 要正確處理預研與型號的關系預先研究能夠科學地驗證技術的可行性、實用性和經濟可承受性,減少型號研制的風險,縮短型號研制的周期,為型號武器裝備研制作技術儲備。只有重視預先研究,才能不斷拓寬研究領域,企業才能不斷發展壯大,實現可持續發展。
筆者從事過幾年的預研項目研究和管理工作,在預研項目研究和管理工作中有一些個人的感受和體會,通過對預先研究工作實際情況思考與總結,提出了對加強中航工業洪都航空武器裝備預研工作的幾點思考。
2.1 要堅持與國內外形勢相結合,積極迎接機遇和挑戰
近年來“多極化”與“全球化”一直是用來描述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熱門關鍵詞。
對于中航工業洪都而言,國內外形勢和國家政策變化帶來的既有機遇,也有挑戰。短期內來看,挑戰可能更大一些,提醒我們不斷重視航空武器裝備預研,增強內在實力,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積極迎接這場新的機遇和挑戰。
2.2 要堅持與型號相結合,以技術創新帶動型號發展
預研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帶動型號發展。但傳統的航空武器裝備預研思路往往是預研與型號結合不緊密,結果就形成了“預研成果一大片,型號發展看不見”的怪圈。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這種預研與型號脫離的思維方式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對于中航工業洪都這樣以應用研究為主的企業來說,往往是沒有型號就沒有市場,就沒有發展。
科研生產要發展,必須要有一批具備創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預研不但可為型號研制提供技術儲備,通過預研也可以為公司造就一批技術專家,為型號輸送大量的技術骨干。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是公司能夠持續快速發展的根本。
2.3 要堅持與人才培養相結合,造就高水平研究隊伍
為后繼型號研制培養和輸送技術人才,一直是預研工作的優良傳統。預研項目轉入型號研制,預研的主要骨干人員隨項目轉入型號研制,憑借預研中的技術積累,很快會成為型號研制的中堅力量。完成型號研制的骨干人員可以考慮轉入新的預研項目中,實現預研與型號研制隊伍銜接過渡。但參與預研項目技術人員,往往預研能力突出,型號研制的工程經驗稍微欠缺。為保證人才的全面發展,確保預研項目一旦轉化為型號研制時,不發生因工程化知識欠缺而“掉鏈子”現象。安排預研技術員在其他型號中有所兼職,逐步加深對工程化方面的認識。通過這些措施,可以在高質量完成預研項目的同時培養造就大批高水平科研人才。
2.4 要堅持與交流合作相結合,不斷增強科研實力
自改革開放以來,集團公司在國家支持下,采用引進帶動戰略,探索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適合我國航空工業技術發展的有效途徑,使我國的航空武器研制技術向前跳躍了近20年,為追趕世界先進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必須同時處理好引進與自研的關系,做好引進技術的預研及消化吸收工作。引進和自研是密切結合的有機整體,引進可促進跨越式發展,但沒有扎實的自研就不能成功吸收消化引進技術,更不能推動引進技術的發展。只有用引進帶動自研,以自研支持、發展引進技術,才能使我們盡快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術業有專攻”,公司不可能在把全部的科研領域都涵蓋,只有有效地集合國內一批企業、高校的專業團隊,才能確保在行業內“國家隊”的地位。通過加強與國內相關企業及高校的溝通合作,借助其他企業及高校的優勢,可有效提升團隊科研實力,促進項目順利完成。同時,通過集團產學研項目中與相關高校的聯合研究,使集團得到技術儲備和人才培養的目的。
2.5 要堅持與加強技術驗證相結合,加速提升技術成熟度
預研項目與型號研制的管理方式存在差異,預研工作要走螺旋式上升的發展模式。預先研究一般會經歷概念創新、技術實現和技術成熟三個階段,各階段有不同的特點與規律,預研工作要充分尊重武器裝備預研發展的客觀規律,繼續加強各類預研計劃的銜接與管理力度,加強技術驗證,加速提升技術成熟度,加快技術探索向應用發展的步伐,支撐和保障公司科技能力持續快速發展。
在進入型號研制的前期,加強單項技術的演示驗證,可以加速技術的快速轉化,達到縮短項目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減小項目研制風險的目的,還可以充分暴露型號研制中需要加強的技術難點。
同時,要高效利用集團創新基金等平臺,單項支撐關鍵技術驗證已經成為當前助力型號發展的一個重要渠道,在“十二五”及今后的時間中仍然要加強單項技術的驗證力度,促進新技術上型號的速度。
為保證公司持續快速發展,必須給予預研工作充分的重視,大力開展原始創新,在預研中要關注基礎研究,把握創新源頭,才有可能采用彎道超越的方式取得技術上的突破,在不久的將來技術上實現和強敵的并駕齊驅,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利用技術優勢引領型號發展,實現公司跨越發展的目標。
[1]孫亞力.美軍武器裝備預先研究主要內容[J].地空防空武器,2004(2).
[2]陳國琳,吳鵬煒等.國防裝備預先研究管理初探[J].艦船科學技術,2007(6).
[3]張福安.提升武器型號研制工作水平的幾點思考[J].航天工業管理,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