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徐蔣軍
(中鐵十九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遼寧 遼陽 111100)
目前軌道交通最常見的一是地鐵,二是高架橋。高架橋和地鐵相比較有著工期短、投資少、區域經濟帶動力強等優點,所以在城市選擇軌道交通形式時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
軌道交通橋梁建設工程目前正以大規模、快發展的步伐在我國各地展開,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施工工藝的飛速發展、管理手段的不斷加強,橋梁在得到迅猛發展的同時亦對其施工質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百年大計,質量第一。橋梁質量固然由多個環節的控制構成,如地質條件、施工工藝、原材料控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但是,其中最關鍵的一環是施工質量控制,工程質量很大程度取決于此。質量好可以減少橋梁工程施工返工;減少橋梁施工單位對于成本的投入;減少橋梁建設單位的不斷維修;延長建設工程的使用年限,保證橋梁建設工程的穩定長效運營,提高投資效益,降低維護成本等等。由于橋梁施工建設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致使其建設中常常出現各種各樣的質量問題,這給人們的財產及生命帶來安全隱患,因此,為了安全、優質地完成橋梁施工,施工組織者、施工監理部門,一定要嚴把橋梁施工的質量關。
3.1.1 鋼筋籠上浮
產生作用原因:當混凝土灌注至鋼筋籠下,若此時提升導管,導管底端距離鋼筋籠僅有1m左右的距離時,由于澆注的混凝土自導管流出后沖擊力較大,推動了鋼筋籠上浮。
處理措施:(1)灌注混凝土過程中,應隨時掌握混凝土澆注標高及導管埋深,當混凝土埋過鋼筋籠底端2m~3m時,應及時將導管提至鋼筋籠底端以上。(2)當發現鋼筋籠開始上浮時,應立即停止澆注,并準確計算導管埋深和已澆混凝土標高,提升導管后再進行澆注,上浮現象即可消除。
3.1.2 斷樁或夾層
產生主要原因:(1)泥漿過稠,增加了澆注混凝土的阻力。(2)灌注混凝土過程中,因導管漏水或導管提漏而二次下球也是造成夾泥層和斷樁的原因。(3)灌注時間過長,而上部混凝土已接近初凝,形成硬殼,而且隨時間增長,泥漿中殘渣將不斷沉淀,從而加厚了積聚在混凝土表面的沉淀物,造成混凝土灌注極為困難,造成堵管與導管拔不上來,引發斷樁事故。(4)導管埋得太深,拔出時底部已接近初凝,導管拔上后混凝土不能及時沖填,造成泥漿填入。
處理措施:(1)認真做好清孔,防止孔壁坍塌。(2)盡可能提高混凝土澆注速度:①開始澆混凝土時盡量積累大量混凝土,產生極大的沖擊力可以克服泥漿阻力;②快速連續澆注,使混凝土和泥漿一直保持流動狀態,可防導管堵塞。(3)提升導管要準確可靠,灌注混凝土過程中隨時測量導管埋深,并嚴格遵守操作規程。(4)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檢查導管是否有漏水、彎曲等缺陷,發現問題要及時更換。
3.2.1 支架搭設
產生主要原因:地基基礎不穩固,缺少斜撐、水平撐、剪刀撐等,梁底支撐方式不合理。
處理措施:(1)模板支架應先設計后施工。木板支架設計包括支撐系統穩定計算、支撐支模架的強度、構造措施和材料中,是模板支撐體系具備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并應考慮現場各種不利條件,重視斜向支撐,增加模板支撐系統的整體穩定性。(2)在模板支架工程實施過程中,嚴格落實安全交底制度,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應嚴格按照模板設計技術方案進行操作,控制立桿間距、水平桿步距,按規范設置斜撐、掃地撐以及剪刀撐,不準隨意更改,如存在問題,必須經模板支架設計人員同意或經上一級技術主管批準后方可進行修改。(3)混凝土澆筑前,施工、監理單位必須對模板支架進行驗收。(4)在搭設支架前,應對支架質量進行檢查。(5)模板支架地基基礎圖一應采取壓實、鋪設塊石或澆筑混凝土墊層等措施,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墊板或方木。
3.2.2 混凝土裂縫
產生主要原因:由外部荷載引起的裂縫,由變形應力引起的裂縫,混凝土養護不到位,局部存在漏振而引起的裂縫。
處理措施:(1)在混凝土強度未達到100%時,禁止在混凝土結構上堆載物品。(2)關于變形應力引起的裂縫主要是溫度裂縫、不均勻沉降、張拉裂縫,所以,在施工過程中控制好混凝土芯內溫度與外界溫度的溫差;控制好支架地基的穩定性,防止局部產生不均勻沉降;在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規范或要求時,禁止張拉混凝土內的預應力鋼筋。(3)加強混凝土養護,尤其是晝夜溫差大時,更要控制好混凝土養護,要做到天熱灑水,天涼覆蓋等。(4)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交底,嚴格控制混凝土振搗質量,防止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過振或漏振。
質量是工程的根本,在軌道交通中的一座橋梁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其本身功能與價值的實現,若橋梁工程質量不符合規范、設計、標準的要求,則很難滿足日后其使用性能的充分實現,一旦出現危害使用的質量事故時,將給人民和國家的生命及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必須將質量放在首位。
領導重視程度是搞好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的保證。參建的所有單位的相關領導必須要要充分意識到質量管理的重要意義,將“質量至上”的理念貫穿于施工中的全過程及各個環節,并貫徹落實每個分項小組質量領導班子的質量責任,確保軌道交通橋梁施工每道工序的質量都符合要求。
一方面,應在項目上建立由主管領導和各部門組成的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對各部門落實質量責任和范圍,各級技術管理人員應對職責內的工程施工實施督促和檢查;另一方面,應認真執行工程檢查制度,配備專職質量檢查工程師,建立并完善三檢制度和三級檢查制度。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軌道交通橋梁工程的建設也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在城鄉間開展起來,軌道交通橋梁是公共交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軌道交通橋梁工程的施工質量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要嚴控施工的質量,打造出精品的工程來。
[1]李鑫.淺議建筑工程質量管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7):10-12.
[2]劉大勇,李國春.橋梁施工質量的管理與控制[J].中國科技博覽,2011,(10):68.
[3]肖洋.加強橋梁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