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燕 王婷婷
(遵義師范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2)
幼兒園一日活動包含了多種多樣的環節,大致分為專門的學習活動、游戲活動、和生活活動,[1]包括幼兒入園、進餐、喝水、洗漱、散步、入廁、睡眠、離園等環節活動。生活是所有人存在的基本方式,也是幼兒的基本存在方式,幼兒在生活中不斷成長。
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是我國文化的瑰寶之一,平等教育思想對幼兒園生活活動組織具有重要意義。
從孔子教育目的出發,他所培養的學生是內外兼修全面發展的可用人才。他的教育內容也是德才兼修。在知識方面以“六藝”為主,即《詩》、《書》、《禮》、《樂》、《易》、《春秋》。以這六個方面的內容為主要,這些內容涉及道德、禮儀、政治、文化、體育等多方面。孔子尤重文武雙修,體智并習,這與我國重兒童體育也是一致的。我國歷來重幼兒生活活動,但許多幼兒園在實際操作中,“生活活動”仍被定格在盥洗、進餐、午睡等基本的生活環節中,幼兒生活能力的培養被定位在一些自理技能與衛生行為的培養上[2],這與孔子的體育思想是背離的。根據孔子體育思想,鍛煉強健的體魄,養成良好的身體鍛煉習慣,保持身心舒暢達到內外兼修的目的。以孔子體育思想指導幼兒園生活活動,首先應明確生活活動的重要性,把生活活動作為幼兒發展的基本途徑和生存方式,寓教育于生活活動之中,達到源于生活,歸于生活的旨歸。需要幼兒教師樹立新的生活活動價值觀,充分認識生活活動的意義,關注幼兒的生活活動并能與其他活動施以平等的教育態度,從根本上提高生活活動質量。
生活活動融于一日活動的各種活動中,但是在這些活動當中,幼兒的生活活動組織因一些特別因素而受到不公平對待,這些因素表現為:1)性格差異。活潑的幼兒在各項活動中總是善于表現,并且積極地參與到教師的各項活動中,而教師也偏向于對這類幼兒的關注。那些內向且不善交際和表現的幼兒,在活動中容易被教師所忽略。2)智力發展水平的差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幼兒的互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互動過程中,教師為了完成自身的教學計劃,提問時主要以智力發展水平教好的幼兒為主。3)家庭條件的差異。在這個物欲的社會里,那些家庭條件教好的家長總會為教師帶來一些禮物,希望教師為他們的孩子給予更多的關注。4)外表的差異。在園里,特別是剛進園長相又較好的幼兒,容易為教師留下較好的印象,并易于教師第一時間記住幼兒的名字。這些無疑給幼兒造成了極大的不公平。
子曰:“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即對教育對象一視同仁,不論現實生活將人分為多少等級,但對自己的學生不分貧賤與富貴都能平等的對待他們,并施以同等的教學。孔子把這一思想付諸于實踐,他對自己的兒子孔鯉就像其他學生一般看待。孔子學生陳子離曾問孔鯉,孔子是否對他有優待,孔鯉回答后,陳子離對他人說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論語·季氏》),[3]意思為孔子對待他的兒子并無特殊,一如其他學生般的對待。今天,我們應重溫孔子“有教無類”的平等教育思想,并把這一思想實踐于幼兒園生活活動的組織中,給予每一位幼兒平等的學習機會、被照顧和交流的機會,從心里和生活中為幼兒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持。
孔子能夠“因材施教”的去培養學生,即根據不同性格和不同發展水平的人施以不同的教育。
幼兒園生活活動的組織有利于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所以在組織幼兒園生活活動中,教師需正確認識幼兒在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利于教師對幼兒施以正確的指導方式,讓幼兒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在幼兒園的生活活動的組織中,教師須以“因材施教”的教學之思去組織活動。有的教師對幼兒生活的組織多為基本生活問題的解決,并多以集體活動出現,而忽略了一些身心發展不同的幼兒。如兩位幼兒在點名時不會說“到”,教師每次點名直接跳過,也沒有采取一定的措施來解決這一問題。
教師應為幼兒創造平等、寬松、快樂的生活環境,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喜歡幼兒園的教師,這就需要教師在生活中重視他們與幼兒的關系,他們不僅只是單純的教與學的師生關系,他們還可以是朋友、是親人。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師的教學還有利于幼兒身心的發展。孔子平等教育思想中師生關系的平等可以幫助我們重塑幼兒與教師間的關系。
子曰:“當仁,不讓于師”(《論語·衛靈公》),孔子說遇到可實踐仁道的機會,對教師也不必謙讓。在教育過程中孔子鼓勵學生們“各言爾志”(《論語·公冶長》),當學生們的認識超乎孔子所想并對孔子有所啟發時,孔子毫不吝嗇的對其贊賞道:“起予者商也”(《論語·公冶長》)。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論語·述而》),孔子常以學而無常師擇其善而從之的謙虛好學態度及形象來教誨學生,了解學生并與學生融洽平等的相處。
目前,我國幼兒園多數班額較大,幼兒教師資源相對短缺,并且,大多數幼兒教師未受過真正的專業訓練,又由于我國傳統觀念的影響,即教師是嚴謹的,令人尊敬的。使得教師處于一種優勢地位,教師自覺的維護著自身的權威,使師幼存在不平等關系。在諸多新聞報道中,我們仍能看到教師對幼兒不夠尊重,打罵體罰幼兒。所以,當今幼兒園急需教師正視他們與幼兒間的關系,他們應是朋友、玩伴、親人。教師須從這一平等視角下去照顧教導幼兒,并在“有教無類”的平等教學態度下運用啟發式教育,這樣,能讓幼兒在幼兒園里的生活更加快樂,并且幼兒還能感受到家的溫馨。不僅如此,能夠幫助教師有效地組織幼兒園生活活動,培養幼兒做人做事的情感,良好行為道德。所以教師需以朋友之心、母之心去關心幼兒身心發展,并為他們創造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根據對孔子平等教育思想的了解,將其思想有效地運用于幼兒園的生活活動的組織之中,促進幼兒在活動中的各方面的培養,為幼兒創造平等和諧的生活環境。同時,有利于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幫助教師有效地組織幼兒園的生活活動。
[1]楊冬梅.幼兒園有效教學與一日生活優化的探討[J].基礎教育研究,2011(9):55-56.
[2]余曉真.幼兒園生活活動實踐分析與思考[J].幼兒教育,2005(7):60-61.
[3]張燕嬰譯注.論語[M].北京:中華書局,2006: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