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躍華
(包頭市公路養護處,內蒙古 包頭 014060)
1.1.1 疏通、改善排水設施;
1.1.2 維護、修理各種防護構造物;
1.1.3 清除坍方、積雪,處理塌陷,檢查險情,防治水毀;
1.1.4 觀察和預防、處理翻漿、滑坡、泥石流等病害;
1.1.5 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局部路基進行加寬、加高,改善急彎、陡坡和視距不良路段,使之逐步達到所要求的技術標準。
1.2.1 路基各部分經常保持完整,各部尺寸保持規定的標準要求,不損壞變形,經常處于完好狀態;
1.2.2 路肩無車轍、坑洼、隆起、沉陷、缺口,橫坡適度,邊緣順適,表面平整堅實、整潔,與路面接茬平順;
1.2.3 邊坡穩定、堅固,平順無沖溝、松散,坡度符合規定;
1.2.4 邊溝、排水溝、截水溝、跌水井、泄水槽(路肩水簸箕)等排水設施無淤塞、無高草,縱坡符合要求,排水暢通,進出口維護完好,保證路基、路面及邊溝內不積水;
1.2.5 擋土墻、護坡及防雪、防沙等設施保持完好無損壞,泄水孔無堵塞;
1.2.6 做好翻漿、坍方、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病害的預防、治理和搶修,盡力縮短阻車時間。
路肩的養護維修工作的重點就是減少或消除水對路肩的危害,路面范圍的地表水通過路肩排出,因此必須經常保持路肩的橫坡平整順適,在冬季,對于路用防滑料或共它養路材料,應根據路肩和地形條件,堆放在合適的地方,也可堆置在護坡邊底下。對于路肩濕軟而經常發生啃邊病害的路段,可在路肩內緣鋪設排水盲溝,以及時排除由路肩下滲水的積水。
2.1.1 陡坡路段的路肩處理
陡坡路段的路肩設置截水明槽;用粒料加固土路肩或有計劃地鋪筑硬路肩;在陡坡路段的路肩和邊坡上全范圍人工植草,以防沖刷。
2.1.2 土質松散的路肩處理
采用石灰土或礫料石灰土穩定路肩;撒鋪石屑或其他粒料進行養護;在路肩外側悻用塊石或混凝土預制塊鋪砌護肩帶,其最小寬度不小于200mm;為保護路面邊緣,可在路肩上沿路面邊緣安置路緣石。
2.2.1 邊坡包括路塹邊坡和路堤邊坡,邊坡的主要作用是保證路基穩定、行車安全及景觀的舒適。確保路基邊坡坡度合理的角度是路基設計和養護的重要內容。邊坡的養護和維修工作的重點是保持穩定性。即邊坡應經常保持平順、堅實、無裂縫。
2.2.2 對于石質路塹邊坡。應經常注意邊坡坡面巖石風化發展情況,以及邊坡上的危巖、浮石的發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采取適當的措施處理,如抹面、噴槳、勾縫、灌漿、嵌補,對于土質路塹邊坡、碎落石、護坡道等,如經常出現缺口、沖溝、沉陷、塌落或受洪水、邊溝流水沖刷及浸水時,應根據水流、土質等情況、選用種草、鋪草皮、栽灌木叢、鋪柴束、籬格填石、投放石片籠、干砌或漿砌片石護坡等措施,進行防護和加固。
2.2.3 邊坡出現沖溝、缺口及塌落時應進行整修;路塹邊坡出現裂縫可用粘性土填實,以防止地表水滲入路基。如出現潛流涌水應采取開溝隔斷水源,或其他導流措施。植被防護分為鋪條形草皮和全鋪方塊草皮兩類。前者用于填方邊坡地段,后者用于坡度陡于1:1.5的挖方邊坡上或坡長8m以上的填方邊坡。
2.2.4 塊石、卵石及預制塊的鋪砌方式分為干砌和漿砌兩種。在地面徑流流速小于1.5m/s的地段應采用干砌,其厚度不宜小于200mm;地面徑流流速大于1.5m/s或有風浪地段應用漿砌。巖石開裂并有岸塌危險的邊坡,或大于1:1.5的邊坡,可采用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鋪筑。巖石挖方受雨水浸蝕出現剝落或崩塌不穩定的地方,可用錨噴法加固。
2.3.1 路基排水系統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影響到路基的穩定性。因此,加強對各排水設施的日常養護與維修,是確保路基穩定的關鍵環節。對邊溝、截水溝、排水溝以及暗溝(管)等排水設施,在春融前,特別是汛前,應全面進行檢查,雨中必須上路巡查,及時排除堵塞、疏導水流,保持水流通暢,并防止水流集中沖壞路基。暴雨后應進行重點檢查,如有沖刷、損壞,須及時修理加固,如有堵塞應立即清除。
2.3.2 邊溝、排水溝和截水溝是排除城郊道路地表水的主要設施,必須滿足使用要求,并經常保持完好。溝底應保持不小于0.5%的縱坡,在平原地區排水有困難的路段,不宜小于0.3%。邊溝內不能種莊稼,更不能利用邊溝做排灌渠道。邊溝外邊坡也應保持一定的坡度,以防坍塌,阻塞邊溝。在養管工作中,要針對現有排水系統不完善的部分逐步加以改進、完善,充分發揮各種排水設施的功能。
2.3.3 邊溝、排水溝和截水溝的淤積物應隨時清除疏通,保持溝內流水暢通,斷面完好。對溝型斷面破損應及時保養或整修恢復。為了便于經常養護維修,應每隔一定距離或在變坡點及出口處用漿砌塊料做成標準溝型斷面,以控制溝底高程和斷面尺寸。
2.4.1 及時清除擋土墻及護坡上滋生的雜草和樹叢以防止損毀構筑物;墻體及坡面出現裂縫或斷縫,應先做穩定處理,再進行補縫;圬工和混凝土類擋土墻,表層出現風化剝落時,應修復原有保護層。若表層剝落嚴重影響砌體安全,可用鋼絲網混凝土補強;擋土墻出現嚴重滲水,應及時疏通堵塞的泄水孔,并可增設泄水孔或加做墻后排水設施;擋土墻出現傾斜、鼓肚、滑動及下沉,應先消除側壓因素,然后進行加固。
2.4.2 對擋土墻除經常檢查其有否損壞外,每年應在春秋兩季進行定期檢查。裂縫、斷裂,可將縫隙鑿毛,清除碎碴和雜物,然后用水泥砂漿填塞。水泥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擋土墻的裂縫也可用環氧樹脂粘合。擋土墻發生變故時,可選用下列加固措施:錨固法、套墻加固法、增建支撐墻加固法、原擋土墻損壞嚴重拆除重建。
2.5.1 鹽漬土路基受到雨水或雪水浸濕后,會出現坍塌、溶陷、路基發軟、強度降低等病害,因此必須使路基的排水系統經常保持良好狀態。
2.5.2 黃土地區的路基常出現裂縫、剝落、溝槽、坍方、陷穴等病害,應使用減緩坡面,種草(鋪草皮),抹“草泥”,并每隔300-400mm打入木楔,用四合土或石料加固等方法進行治理。
2.5.3 泥沼地帶的路基常出現沉降、凍脹、彈軟、沉陷、滑動等病害,應使用挑挖排水溝降低水位、提高路基、加固路基等方法進行治理。
路基是一種土工構筑物,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礎。它既要承受荷載,又要受各種自然條件的嚴重影響,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直接影響路面的平整度和強度,是保證路面穩定的先決條件。路基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路面的使用性能,從而對道路使用者的行車安全性、舒適性以及行駛速度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對于路基的養護是相當重要的。
[1]施雄強.公路路基養護及施工質量管理淺析[J].中國科技博覽,2012(3).
[2]唐震.淺談公路路基養護與維修技術[J].世界家苑,2011(8).
[3]張羽.淺談公路路基養護[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