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璐輝
(秦皇島市第四中學,河北 秦皇島066000)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愛動的,為了使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快樂,在課堂上,當學生喜歡某種活動時,他們便會全身心的投入,從而獲得更高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就必須為孩子創設快樂的學習環境,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以興趣促進學生樂學,達到學習目的,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那么如何營造“快樂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離不開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 因此,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 美國課程學家多爾認為,在現代課程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更應該承擔起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責任,創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充分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 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出現,更要在科學、和諧的教學活動中進行。目前的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我們教師仍然是在唱主角,在盡情地灌輸,即使讓學生講,也不能有與自己意見相左的東西,一派教師主體性的體現。 這種教學方式的課堂里往往充滿著嚴肅的氛圍。 要打破這種沉寂的氣氛,可以將活動在適當的時機引入課堂, 這種方法既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空間,又能夠放手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 例如:在講到《可持續發展戰略》時,先組織學生學習我國水資源分布特點及受污染狀況的相關資料。然后將學生分成4 個小組,確立一名負責人,引導學生調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況。通過調查,各組學生從不同角度搜集資料,確定主題,如:“河流的變遷”“飲用水狀況調查”等,并進行討論,交流,每個小組都要完成一份調查報告,全班同學共享研究成果。 對于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可以及時幫助學生解決。 思想品德知識學習的內在意義在于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綜合素質、身心修養、價值觀念的影響。眾所周知,中學生正處在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對自己人生的發展定位尚處在“雛形期”,因此,如何讓思想品德知識發揮出特有的導向和基礎作用,將對學生的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巧設生活場景,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開學生的理解閘門,從而培養學生對思想品德知識的發散性思維。 我們知道,每一個思想品德觀點都是在事實中總結歸納出來的,如果,我們單純的從知識的關鍵字眼的理解和講解去開展教學,將會使學生對思想品德知識的理解變得抽象,反過來講,我們用生活中的事實去驗證觀點,也就是運用不同的“數據”去倒推一個“數學等式”,那么這個思想品德觀點將會變得真實,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也會更加深刻。 例如在講“正確認識自我”一課時,教師可以把課堂模擬成一場綜合性的拓展活動,比如可以播放“我相信”等帶有激烈作用的歌曲等,來營造一種挑戰自我的氣氛,然后,教師可以出一些帶有觀點題目, 讓學生用自己實際生活的例子進行回答,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加以評論。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學到了課堂的知識,而且還對自己平生生活中的表現做了比較準確的定位。 可見通過教學過程中生活場景化生活片段的引入, 增加了學生與課堂的粘著力,使課堂氣氛一直處在活躍的狀態,提高了教學質量。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在于學會經營課堂,建構師生、生生交往互動的課堂。經營的主導者是教師,理念是學習方式的轉變,途徑在于教會學生學習,落腳點則是學生在快樂中發展。創設“快樂”的教學情景。這是進行“快樂”教學的基本方法。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的任務就是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導學生投入到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并以其親身生活實踐為基礎,從中體驗并獲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學生在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獲得全面發展。 以《友好交往禮為先》的教學為例。 教師可創設這樣一個“快樂”的能調動廣大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情景。以下是這堂課教學的簡要片段實錄:課前,我叫同學們把課桌椅搬至教室邊上,中間空出一塊地方設置成一個比賽場地。上課后,我宣布今天要搞一次公關禮儀大賽,最終將根據各參賽同學的表現評出最佳,并授予“公關小姐”或“公關先生”之稱號。 然后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寫有情景考題的紙片放在一個密封箱里,并說明比賽規則:①每位同學均可參賽,先隨意抽取情景考題,然后根據考題的要求進行即興表演;②歡迎其它同學上臺客串配角,并允許適當“刁難”參賽選手,以考驗選手的禮儀水平;③由同學推選出的5 名相對客觀公正的同學擔任評委,并由評委給參賽對方打分以決定比賽結果。 好多同學在聽完比賽規則后早已躍躍欲試,5 位被推選為評委的同學也已正經八百地坐到了主席臺上開始等待參賽者的表演。 就這樣整堂課在一種非常輕松、歡快的氣氛中度過。 最后,誰獲得最佳已是次要,關鍵是同學們在“快樂”中學到許多有關禮儀的知識,也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這比教師一個人力竭聲嘶說教式的教學效果要好的多。 列舉“快樂”的教學案例。 思想品德課本中有許多的知識點需要舉例說明,才能讓學生理解明白。 我們在保證合適的前提下盡量選取“有趣”而能發人深省的案例顯得尤為重要。往往一個有趣的案例就能引起學生強烈關注,并進行積極思考。 濃厚興趣是學生進行主動有效學習的強大動力。例如,《誠信做人到永遠》這課的教學時,我們可選用著名童話故事《木偶奇遇記》里主人公皮諾丘因為經常撒謊而鼻子變長的搞笑故事為素材搞活課堂,從而引發學生對誠信問題的深思,感悟誠信的重要性。借助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刺激學生的“快樂”神經。 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我們的教學增添了亮麗的色彩,它能做到圖文并茂,影音具全,給予學生極大的感覺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學效果。 同時,我們也可以借助這種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快樂”教學。 同樣是《誠信做人到永遠》這一課的教學,可先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欣賞趙本三的著名小品《賣拐》。“快樂”的小品馬上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投入到本課焦點話題“誠信”的討論上來。
總之,挖掘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快樂”因素,讓學生在樂中學習,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踐證明幽默風趣的老師很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可和尊重;而充滿歡聲和笑語的課堂更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生的創造力。
[1]董歡.初中思想政治課接受有效性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