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泉
(沈陽體育學院 足球教研室,遼寧 沈陽110102)
青少年足球訓練組織體系改革是中國足球改革大系統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子系統,是中國足球改革鏈條中的一個基礎性環節。 經過多年的足球改革,中國的青少年足球訓練組織體系在經歷過改革初期表面繁榮后,最終成了中國足球發展的瓶頸,長期困擾我們的青少年足球普及力度不夠,高水平后備人才不多的問題非但沒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 因此,在當前形勢下,如何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符合中國社會發展規律的青少年足球訓練組織體系,將對加快中國足球改革的進程,促進中國足球運動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政府財政支出情況的不同,當前期青少年足球訓練組織形式改革面臨著三種戰略選擇:一是,完全依靠政府進行投入的青少年足球訓練組織形式;二是,政府完全不投入的青少年足球訓練組織形式;三是,政府投入與社會投入相結合的青少年足球訓練組織形式。
在上述可選擇的三種改革模式中, 第一種模式顯然已經不符合中國體育改革的總要求。 隨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確立,使得政府有可能把一部分權力和利益移交給社會。 “小政府,大社會”的提法,正是對這一趨勢的形象描述。 在國家總體結構發生變化的前提下,體育再也不可能躺在計劃經濟的搖籃里高枕無憂了,而是要盡可能的在市場中求生存,在市場中求發展。 另外,足球職業化改革之后,業余足球俱樂部、足球學校的大量涌現以及職業足球俱樂部后備隊的不斷發展,都充分說明了:在不依靠政府投入的情況下,完全依靠市場, 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培養的任務。 因此, 完全依靠政府進行投入的青少年足球訓練組織形式絕對不是我們未來改革模式的戰略選擇。 第二種模式雖然從表面上看與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相吻合,與體育走產業化、社會化的方向相吻合,但是,該模式在普及足球運動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在沒有廣泛普及基礎的情況下去發展足球運動, 是違背足球訓練的基本規律的。 這樣一來第二種模式也不能成為最佳選擇。 因此,第三種模式應該是明智的選擇。那么為什么要選擇第三種模式呢?選擇的理論依據是什么呢? 北京大學教授黃恒學博士根據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運用市場經濟理論與國家公共財政理論, 借鑒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先進管理經驗,提出了“社會共同需要”是界定國家事業職能的客觀標準。 所謂社會共同事務需要,并不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人人都需要”或“大家都需要”的事務,也不是全社會個人需要和集團需要的總和。 社會共同需要事務既不是通常從社會成員個人視角考慮的人人都需要的事務, 也不是以社會成員個人偏好為依托的多數人選擇的事務, 而是從社會總體視角考慮的一般的社會需要的事務, 是維持一定社會的存在和再生產的運轉,促進社會發展,必須以社會為單位,由社會集中組織實施的事務。 這種社會共同需要的事務具有下述特征:第一,它是只有以社會為主體來組織和實施才能夠實現的事務;第二,它是社會成員個人和私人組織不愿辦而又是社會存在與發展必需辦的事務;第三,它是唯有以社會為主體去舉辦才能有效的協調社會全體成員利益的事務。 下面我們就用這一標準來分析選擇第三種模式的原因和確定政府在青少年足球訓練管理系統中應該承擔的事業職能。
根據不同的體育目標和體育功能,我們可以將各種體育活動劃分為三大基本類型:一是,以滿足個人生存與發展需要為主要目標的體育活動,二是,以滿足企業生存與發展需要為主要目標的體育活動,三是,以滿足社會生存與發展需要為主要目標的體育活動。 下面就分析一下青少年足球訓練能滿足上述哪種需要。
對于參訓的青少年個人而言, 青少年足球訓練不僅可以強身健體,愉悅身心,磨練意志,發展個性,而且還有可能為他們成為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或某一名牌大學的學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因此,青少年足球訓練可以滿足個人生存與發展為主要目標的需要;對于為青少年提供培訓服務的體育企業來說,青少年足球訓練不僅可以為他們創造利潤,而且還有可能為他們帶來良好的社會聲譽。可見,青少年足球訓練可以滿足企業生存與發展為主要目標的需要; 對于政府來說,第一, 青少年足球訓練有利于提高青少年整體的身體素質與健康水平;第二,青少年足球訓練有利于提高國家足球運動的整體水平,振奮民族精神,增強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擴大國際影響;第三,青少年足球訓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青少年沾染不良嗜好,減少社會問題的發生。 因此,青少年足球訓練也可以滿足社會生存與發展為主要目標的需要。 從以上分析可知:青少年足球訓練不僅僅可以滿足整個社會生存與發展的需要,而且,它同樣可以滿足個人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和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需要。 因此,青少年足球訓練應當形成一種投入主體多元化的格局,走政府投入與社會投入相結合的青少年足球訓練組織投入之路。
通過對青少年足球訓練管理體制改革模式戰略選擇的分析,我們明確了今后中國青少年足球訓練管理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國家投入與社會投入相結合青少年足球訓練管理體制。 但是如何結合,結合的點又在哪里,還需根據中國的基本國情作進一步的分析。
根據目前中國的體育消費水平,要想使盡可能多的有足球天賦的青少年獲得參加足球訓練的機會,必然要盡可能的降低足球訓練服務的價格,使其達到盡可能多的家庭可以接受的程度,但是,足球訓練服務的生產是需要生產成本的,人、財、物的配置都需要資金的投入,這就造成了足球運動普及工作在資金上表現出高投入低產出的狀況,所以,作為除政府之外的其它社會個人和組織一般是不愿去完成足球運動的普及工作的。 另外,學校業余足球訓練是學校體育工作的組成部分,學校體育工作又是教育工作的組成部分,中小學教育,尤其是小學教育和初中教育,又是屬于義務教育的范疇,因此,根據以上分析,筆者認為政府在青少年足球訓練工作中應該承擔的事業職能是:政府應該對以普及足球運動為主要目的中小學業余足球訓練給予投入,但考慮到中國目前的國情, 中小學業余足球訓練應收取一定的培訓費,采用投入主體多元化的道路。 這樣一來,我國青少年足球訓練組織體系的目標就可以設計為:建立政府參與投資的、以普及足球運動為主要目的的學校業余足球訓練組織形式和職業足球俱樂部投資創辦的、以培養優秀足球后備人才為主要目的的青少年足球訓練組織形式為主的,以參訓者個人投入為主的青少年足球訓練組織形式為重要補充的青少年足球訓練組織體系。
青少年足球訓練不僅僅可以滿足整個社會生存與發展的需要,而且, 它同樣可以滿足個人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和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因此,青少年足球訓練應當形成一種投入主體多元化的格局,走政府投入與社會投入相結合的青少年足球訓練組織投入之路,建立政府參與投資的、以普及足球運動為主要目的的學校業余足球訓練組織形式和職業足球俱樂部投資創辦的、以培養優秀足球后備人才為主要目的的青少年足球訓練組織形式為主的,以參訓者個人投入為主的青少年足球訓練組織形式為重要補充的青少年足球訓練組織體系。
[1]常建平,蔣志學,張江南.我國未來競技體育管理體制的改革與重構[J].體育科技,1998,2:8-12.
[2]關于運動項目管理實施協會制的若干意見[R].中國體育年鑒1994-1995.中國體育年鑒社出版:28-30.
[3]遼寧體育年鑒1994[R].遼寧人民出版社:353-356
[4]胡活倫.試析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下現階段青少年足球訓練管理體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9,2:111-113.
[5]黃恒學.中國事業管理體制改革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