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兵
(長春工業大學 圖書館,吉林 長春 130012)
所謂文獻傳遞服務,通俗地講,就是為讀者索取、傳遞不能在本館直接獲取的各類文獻。文獻傳遞是圖書館之間或圖書館與其他文獻情報機構之間建立協作關系,相互利用對方文獻信息資源來滿足讀者需求的一種資源共享方式,即從異地獲取讀者所需的文獻并提供給讀者的服務。
1)長春工業大學圖書館于2004年與吉林大學圖書館簽訂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協議,成為CALIS成員館,正式開始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CASHL采用集中式門戶平臺和分布式服務結合的方式,借助現代化的網絡服務體系,為全國高校乃至其他科研單位提供文獻傳遞服務。
2)我校文獻傳遞服務的特點:
從用戶類型來分析,研究生占的比例最大,約占70%左右,他們是文獻傳遞服務的需求主體。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研究生做論文開題報告和撰寫畢業論文時常常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文獻需求量大。教師的比例偏低,占29.6%,本科生占的比例最小,只占0.4%左右。
從文獻學科類型來分析,化學、數學等學科的文獻需求量明顯多于其它學科,而人文、社會科學的文獻請求極少的原因:一是,學科特點,對文獻信息資源的及時性、先進性的要求不如其他學科;二是,宣傳不夠,如管理學院、外語學院、傳媒學院等可能成為圖書館宣傳的盲點。
通過我校圖書館幾年來開展文獻傳遞服務狀況的數據,可以看出高校圖書館在開展這項服務中存在的利弊。
我校自開展文獻傳遞服務以來,文獻需求滿足率達到88.43%,能夠很好地滿足讀者的文獻需求。讀者傳遞的文獻是我校圖書館館藏所沒有的,這充分說明紙質期刊的削減不會影響用戶對文獻的獲取,通過文獻傳遞服務可以為圖書館擴大文獻來源,向用戶提供更多獲取文獻的途徑,彌補削減文獻訂購帶來的缺口。
通過文獻傳遞服務,一方面,可以極大地節約文獻訂購費用,即使是重復使用次數最多的期刊也不一定值得圖書館訂購,另一方面,該服務還可以極大的節約書架空間、文獻裝訂費用以及人工處理費用。
滿足率是衡量文獻傳遞服務的一個重要的指標。我校圖書館近幾年的文獻傳遞服務滿足率為88.43%。造成文獻無法提供的原因有:聯機數據庫的數據未能及時反映館藏變化,實際館藏情況與數據庫中的數據不符,造成提交申請后無法提供文獻。館藏文獻收藏不完整。
通過幾年的工作實踐經驗和對文獻傳遞的統計分析,我們發現有一些問題妨礙了文獻傳遞服務的開展。
讀者對文獻傳遞服務的認識比較淡薄,我們工作人員在宣傳工作方面,沒有進行積極的宣傳。讀者對通過文獻傳遞渠道,利用他館館藏文獻來滿足自身需求的服務方式了解的并不多。
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在圖書館及其工作評估指標中,“生均文獻量”、“紙質文獻生均年進書量”等始終占有重要位置,圖書館在經費的使用上偏重于紙質文獻的購買。而 “文獻利用率”、“讀者需求滿足率”等指標卻不被重視。沒有把對圖書館的評價由“你擁有多少藏書”向“你提供了多少服務”轉移。
高校圖書館應大力加強館員業務技能的培訓,使其更新知識結構,更快地成為具備圖書情報專業知識和計算機網絡技能,具有較強的捕捉、分析和整理信息能力的高級復合型人才。只有充分了解、掌握了相關技術,才能發揮自身的智慧,為讀者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文獻傳遞價格是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開展文獻傳遞服務過程中較為敏感的問題。文獻傳遞服務應該是有償服務還是免費服務?是按篇計算費用還是按頁計算費用?這些收費標準的不統一為文獻傳遞服務合作、平等、互利地開展帶來利益障礙。
在開展文獻傳遞過程中,常常遇到讀者請求復印整本書的情況,雖然一些圖書館采用變通辦法處理,但版權問題一直是困擾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服務的開展。圖書館既要促進信息的充分共享與交流,又要保證信息產品創作者知識產權和用戶個人隱私得到合理的保護.應該是圖書館研究的重點。
不可回避的是我國文獻傳遞服務的開展仍然處于初期,存在技術、資源、版權保護、利益平衡等方面的問題和障礙,我們必須采取相應對策優化文獻傳遞服務的開展。
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群發郵件、散發資料等方式加大文獻傳遞服務的宣傳力度,向讀者宣傳推廣這項服務,讓讀者全面了解文獻傳遞服務的使用方法、服務項目、服務內容,以擴展文獻傳遞服務的讀者群。同時,要加強對讀者利用文獻傳遞系統能力的培訓,如利用新生入館培訓和文獻檢索課;舉辦一小時免費講座;主動到學院開辦講座。
圖書館需要以有效的補貼措施為基礎,鼓勵讀者多申請文獻,文獻資源的擁有量也是圖書館館藏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獻傳遞是彌補館藏資金不足的重要途徑。同時,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文獻信息的獲取創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提供了獲取的資源、技術和管理平臺,擴大了獲取的途徑。
由于目前國內主要的館際互借系統大都基于網絡的資源共享系統。還需要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安裝與維護,以確保信息服務網絡的通暢和服務平臺的正常運行。因此,加強對圖書館文獻傳遞工作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崗位培訓,培養一批既懂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又懂圖書情報學的復合型人才尤為重要。
高校圖書館應該定期向廣大讀者開展文獻傳遞優惠活動,增加補貼等優惠條例,比如設立文獻傳遞專項經費,給予博士生導師、教授實行部分文獻全額免費的策略以提高文獻傳遞的數量和文獻傳遞應有的價值,盡最大的努力來滿足讀者的迫切需求。
為了快速、準確地獲取文獻,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必須對現有文獻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和系統的開發。我們一定要建設具有文獻傳遞功能的聯機公共目錄,使用戶在獲得有關的書目信息和館藏信息的同時,可直接在網上申請文獻傳遞。
文獻傳遞服務是圖書館強化自我生存能力的舉措,因此高校圖書館應審時度勢,努力創造條件,推進文獻傳遞服務,使資源共享在自身的服務中變為現實。
[1]李沂秋.地方高校圖書館文獻傳遞服務的探索與思考[J].重慶圖情研究,2009(3).
[2]劉淑萍.高校圖書館文獻傳遞服務淺議[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11).
[3]黃丹.文獻傳遞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圖書情報知識,2006(3).
[4]孫君,權金華.高校圖書館文獻傳遞現狀的分析及對策[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