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會
貴州省黔西縣中心醫院兒科貴州,貴州畢節 551500
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導致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的最為常見的一種病原體。據相關文獻報道,全球肺炎支原體肺炎(CAP)的發病率是正出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亞洲各醫學中心研究結果顯示,肺炎支原體肺炎以超過20%[1]。而MP則會導致散發呼吸道感染和小流行,該情況在各國都有可能出現,通常每5年即會爆發一次流行,爆發流行的概率和人群的密度成正相關。最近幾年,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發病率也出現了連年上升的趨勢,給臨床治療帶來了不小的難度[2]。為了對兒童癥狀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特點和預后進行分析和診斷,筆者選取了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間,在該院兒科就診的120例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并對其臨床情況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間,在該院兒科就診的120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根據相關診斷標準,上述患兒均符合MP診斷標準,經MP特異性IgM抗體陽性、青霉素、頭孢類和磺胺類藥物治療,沒有顯著療效,發病初期沒有發現其它感染。使用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斷標準,并結合小兒危重病例評價方式,上述患者均為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
①患兒入院一周以內,經病原學檢驗,合并有其它感染類型;②肺炎恢復期再次入院,通常病程超過1個月,體溫恢復正常后超過7 d,影像學顯示為吸收好轉者;③有支氣管哮喘、多次呼吸系統感染、免疫缺陷、慢性肺病、肝腎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等病史者;④病例資料有缺損者[3]。
上述患兒確診后都給予阿奇霉素,劑量為10 mg/(kg·d),3 d/周,連續治療2~3周,另采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甲潑尼龍或強的松),劑量為1 mg/(kg·d),連續治療3 d。根據相關對癥狀,予以針對性治療。觀察2例患者的臨床指標,具體觀察指標包括臨床特征:患兒的具體癥狀、病變趨于的影像學資料、肺部的各項并發癥、系統功能的受損情況;隨訪情況:患兒接受治療后的癥狀、影像學資料及肺功能。
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臨床癥狀以持續發熱并伴咳嗽為主,當得到有效的治療前,平均發熱時間為(11.83±4.7)d;患兒通常具有顯著的肺內體征位置,一般為右側,具有上述體征的患兒為50例,占41.7%。
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CT表現中,108例患兒病變累及單側肺,占90%,12例累及雙側肺,占10%;其中68例患兒伴有中量及大量的胸腔積液,占56.7%,36例患兒伴有肺不張,占比30%。經纖維支氣管鏡檢查,56例患兒的病變區域在右側肺部,占比56%,通常為右肺上葉、右下肺基底段和右下肺背段;32例的病變位置在左側肺,占32%,通常位于左肺下葉基底段和背段;另12例患兒的病變位置在兩下肺基底段和背段,占12%。經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病變區域的主要特征是:病變支氣管開口黏膜腫脹充血,支氣管開口被大量的白色稠厚纖維條索樣分泌物堵塞。經急性期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發現:分泌物阻塞并導致該段支氣管通氣受阻。給予上述患兒1~2次支氣管肺泡灌洗,有效降低了分泌物阻塞量,使管腔再次通暢,臨床癥狀和影像學檢查結果有了顯著的改善。
96例患兒出現了肺以外的器官并發癥,肺外損傷率為80%,其中28例合并皮疹,32例心血管系統受累,24例肝功能受損,8例腸道受損,4例骨骼及關節肌肉受損。觀察組中42例(35%)患兒肺不張,82例(68.3%)患兒胸腔積液,22例(18.3%)為肺膿腫。
經治療,所有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臨床癥狀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轉,其住院時間為(35.2±15.0)d;影像學結果顯示,49例肺內部病變沒有顯著吸收者,占40.8%,47例部分吸收,占比39.2%,24例明顯吸收,占20%
肺炎支原體是人類支原體肺炎的病原體。支原體肺炎的病理改變以間質性肺炎為主,有時并發支氣管肺炎,稱為原發性非典型性肺炎。主要經飛沫傳染,潛伏期2~3周,發病率以青少年最高。臨床癥狀較輕,甚至根本無癥狀,若有也只是頭痛、咽痛、發熱、咳嗽等一般的呼吸道癥狀,但也有個別死亡報道。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多在秋冬時節。
有研究顯示,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患者影像學上常見為非整齊狀的云霧狀浸潤,部分患者呈間質性肺炎。如果影像學檢查結果提示是大片的狀實變影,則患者肺部內的病變范圍和受損程度較重,應給予高度的重視,關注是否存在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此外上述征狀也是導致各類后遺癥的重要因素。雖然有研究顯示,兒童CAP的病變區域以上葉的病情更為嚴重,特別是幼兒尤為明顯,然而,本研究顯示,32例的病變位置在左側肺,占32%,通常位于左肺下葉基底段和背段。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患者會出現包括胸腔積液等各項肺內并發癥,本研究中68例患兒伴有中量及大量的胸腔積液,占56.7%,與上述理論相符。
據相關文獻報道,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最主要的癥狀之一就是持續高熱,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平均高燒時間可達1~2周[4]。本研究中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高燒時間為(11.83±4.7)d,與報道相符。肺炎支原體肺炎合并肺外器官損傷并不罕見,有報道重癥MP對肺外器官的損傷最高可大50%以上,其中以血液系統損傷為主,另包括皮膚、消化系統等[5]。本研究中觀察組的96例患兒出現了肺以外的器官并發癥,肺外損傷率為80%,其中32例心血管系統受累,與報道基本相符。
雖然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病情發展及蔓延較為嚴重,尤其是幼年患兒或診治不及時或不前恰當,會對其生長發育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然而如果可以盡早診斷并進行針對的治療,其預后仍然較為樂觀。因此,針對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應做到迅速診斷,有效治療,防止疾病的蔓延造成的不利后果。
[1]俞珍惜,劉秀云,江載芳.兒童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急性期的相關因素分析[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4(2):211-212.
[2]侯春蕾,畢秀杰,杜嬌嬌.聯合方案治療兒童重癥支原體肺炎分析[J].當代醫學,2009,16(8):98-99.
[3]李旭光.小兒重癥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1,17(6):32-33.
[4]李淑勤.兒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護理觀察[J].當代醫學,2012,8(4):77-78.
[5]孔春華.兒童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特點分析[J].當代醫學,2012,19(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