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陽
(長春醫學高等??茖W校外語培訓中心)
在高校的課程評估體系中,課程特色所占權重較大,也是衡量課程建設的重要指標和參考值,課程特色是對教學內容、教學條件、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的獨特性和出色教學效果的反應。課程特色是課程建設內涵的呈現,《英課程特色建設是課程改革的持續發展方向。
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對復合人才的需求方向,英語課程建設與專業方向、社會需求以及國際化趨勢相結合是必然發展趨勢。當前,英語能力考核已從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向國際化的雅思考試以及與行業相關的各類等級考試的多元化方向發展?!队⒄Z精讀》課程作為一門英語綜合課程,既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綜合能力,還要銜接職業與文化,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素質。因此,《英語精讀》課程的特色建設是需要創新、獨特、出色,體現其與專業和各種社會發展因素相關的獨特性以及在實踐中的創新性。
護理類(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簡稱國護專業,主要是培養國際化護士以及適應國內外護理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為目標,拓寬護理專業學生的就業渠道?!队⒄Z精讀》課程定位于國護專業各類英語課的核心課程,即以《英語精讀》為主要課程,同時與相關英語輔助課程和相關語言類考試進行有效銜接,即實現與聽力、口語、寫作等課程的銜接以及與醫護英語考試(METS)、雅思考試(IELTS)和大學英語四級考試(CET-4)等語言類考試的銜接,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為學生未來深造和就業奠定堅實的語言基礎。
《英語精讀》課程在設計上注重教學模式及內容與社會要求緊密接軌,具有國際化和社會化特點。按照學生職業能力的要求及學生語言學習的認知規律設計了三個目標,即“夯實基礎,提升能力,拓展職業”。以目標引領教學,將醫護英語考試、雅思英語考試、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及多元文化交際的內容有效滲入《閱讀》課程教學中,形成多元化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扎實的語言基礎、綜合的語言應用能力及多元文化交際能力,使本課程在培養復合型人才方面起到關鍵作用。
根據培養目標和課程設計,在該課程特色建設中,實現了“三個目標”“四個結合”和“兩個轉變”的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建立,踐行“3+4+2”的新教學體系。有效滲入雅思、醫護英語、大學英語四級和多元文化元素。
為了有效培養具有較強英語能力的國際化護理專業技能型人才,《英語精讀》課程按照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要求及學生語言學習的認知規律設計了三個目標學年,即“基礎夯實年”“能力提升年”和“職業拓展年”,在不同階段完成不同的教學目標。即夯實基礎、提升能力、拓展職業這三個目標。
(1)夯實基礎。在基礎夯實階段,我們以《大學英語精讀》1~4冊教材內容為核心,從聽力、口語、語法和寫作四個方面進行能力輻射,注重詞匯、語法和長難句分析的基礎學習,為閱讀能力的提高穩扎語言基礎,逐步滲透醫護英語和四級內容,努力使學生METS-2考試能力達標。
(2)提升能力。在能力提高階段,本課程在繼續提高學生醫護英語水平和四級能力的同時開始滲透“雅思”閱讀理解內容的精講練習,與課本內容進行知識鏈接和擴展,引導學生以精讀課文的主題關鍵詞的方式進行延伸性自主學習,教師輔助提供各類英語學習網站(包括四級英語、雅思,醫護英語的各類學習網站),學生把自學成果進行形式各異的展示,同時本階段,力爭使學生在METS-3和CET-4考試能力達標。
(3)拓展職業。在職業拓展階段,全面提升雅思閱讀能力,開展雅思閱讀培訓,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整體教學從國護專業和跨文化交際方向進行教學內容的文化鏈接、內容更新及進行專業內容的英語導讀和文化領域有效學習,為培養出國護士奠定專業英語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在三個目標引領下使得課內課外充分結合,在整體教學中始終堅持IELTS、METS、CET-4和多元文化四種元素的有效滲入,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上實現了“專業知識與英語技能結合”“考試模式與CET-4題型的結合”“教學內容與IELTS標準結合”“語言應用與多元文化相結合”。提高學生英語的多元識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厚重了學生的英語基礎和文化底蘊,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文化素養,豐富了英語課堂教學,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創新性和活力。
基于這種新課程體系建設,英語精讀課程實現了“傳統化向國際化轉變”和“普通英語教學向行業英語教學轉變”。
該課程在建設中能夠基于網絡、優化課堂、延伸課外,自主學習、全能提高,實現大學英語教學的規范化和立體化,學生英語學習的個性化與自主化,具體表現如下:
(1)教學理念先進。融文化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為一體,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教學設計多元化。本課程在教學設計上注重將醫護英語、雅思、四級考試和多元文化交際四元素有效的滲入精讀課教學中,優化課堂、延伸課外、結合專業、融合國際化考試標準,形成多元一體化教學模式。
(3)教研活動和學生第二課堂活動的多樣化。教師在精讀課的深入改革中不斷進行教學研究與探索,“靈感創意,幽默課堂“活動、說課報告會以及對IELTS、METS、CET-4相關內容的教學研討活動等,都從不同的方面豐富了教研活動內容,使得教師之間能夠互相交流教學經驗,互通有無,做到教學方法的兼收并蓄和有效創新。為“3+4+2”的新教學體系的實際踐行和再創新提供了內在保證。
在第二課堂活動中,早晚課輔導、英文日記比賽、英語能力競賽以及全國每年一次的英語模仿朗讀比賽和演講比賽活動,都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趣味性,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4)教學手段多樣化。多媒體技術和電子光盤的運用為學生創設多維度的課堂教學環境,同時將英語教學延伸到課外,提供學生英語學習網站進行知識鏈接,在教學中突出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實用性、趣味性,強調學生學習的交際性、互動性、主動性。
總之,本課程注重學生實際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近年來培養了許多學生在全國涉外護理演講比賽中獲獎,四級考試和醫護英語考試過級率逐年提升,雅思考試效果喜人。針對性強,實用性強,教學效果顯著,突出了該課程的獨特性和出色性。
[1]李慧仙.高校課程的特色:內涵與評估[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8).
[2]張忠元.淺談英語課程建設[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