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碧 (貴州省務川縣濯水鎮衛生院婦產科,貴州 務川 564300)
異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俗稱宮外孕(Extrauterine pregnancy),是指受精卵在子宮體腔以外著床并生長發育。根據著床部位分為:輸卵管妊娠、宮頸妊娠、子宮肌壁間妊娠、宮角妊娠等[1-3],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癥,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趨勢。現對病例總結報告如下。
中年女性患者,因右下腹腹痛、陰道出血伴暈厥6 h我院急救車于2013年3月24日22:00送入病房,LMP 2013-02-10,G2P1,3年前因胎兒窘迫在我院行剖宮產手術,產1女嬰,健康。入院時體查:Bp75/50 mm Hg(1 mm Hg=0.1333 kPa)P112次/min,R 22次/min,余生命體征平穩,嗜睡狀,面色蒼白,球結膜及甲床蒼白,口唇無明顯紫紺,雙肺體查陰性,心率112次/min,律齊,未聞及雜音,右下腹壓痛,輕微反跳痛,麥氏點壓痛(-),各輸尿管無壓痛及反跳痛,余體查無補充。結合考慮:異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重度貧血。立即行深靜脈植管,建立靜脈通道,吸氧,擴容抗休克,同時急診作床旁婦科B超及尿HCG,并完善急診相關術前檢查并回示:血型:B型,RH(+)。血常規:HB 58 g/L,RBC 2.25×1012/L。尿HCG 回示:(+)。婦科B超提示:右側輸卵管發現妊娠囊,盆腔中量液性暗區。余術前檢查未見異常,并確診為右測輸卵管妊娠并破裂,失血性休克,重度貧血。立即轉手術室行右側輸卵管切除術,同時行輸血1 200 ml等抗休克及呼吸循環支持治療,患者病情逐漸好轉。經過1周治療,患者好轉后拔深靜脈管出院。并囑患者出院1周隨訪并嚴格避孕。
此病例由于患者右下腹痛,同時有停經史,應高度考慮異位妊娠情況,同時要與卵巢囊腫蒂扭轉、黃體破裂、急性闌尾炎、輸尿管結石鑒別。減少誤診誤治,詳細詢問月經史相當重要,同時做婦科B超及尿HCG檢查,必要時行后穹窿穿刺進一步明確。卵巢囊腫一般于月經周期20~27 d左右出現,突然下腹疼痛、惡心、嘔吐,大小便頻繁感。嚴重者可表現口干、心悸、頭暈、眼花昏厥等休克癥狀。子宮一側可觸及境界不清,包塊觸痛明顯。輔助檢查:血常規,血紅蛋白下降;B超:患側卵巢增大,腹腔積液;腹腔鏡檢,可見卵巢破裂有活動性出血;黃體破裂無停經史,發病往往在兩次月經期中間或月經前期;性交后發病史。可通過婦科B超、尿HCG協助診斷。尤其注意與異位妊娠、急性闌尾炎鑒別:麥氏點壓痛,血常規:有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升高,闌尾B超協助診斷故本病例不考慮。至于輸尿管結石:體查及泌尿系B超不支持。針對急危重癥:需要早期診斷,鑒別診斷,早期干預及治療,是搶救成功的關鍵;休克(Shock)是機體由于各種嚴重致病因素引起的急性有效循環血量不足導致的以神經-體液因子失調與急性循環障礙為臨床特征的臨床綜合征。這些致病因素包括低血容量性休克、過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神經源性休克。早期識別及早期干預是治療關鍵。發生失血性休克時,首先建議靜脈通道擴容并積極輸血,作為基層醫院一方面根據情況同時可以轉上一級醫院治療準備。尤其可使用床旁B超幫助急診醫生診斷,常規床旁B超和或床旁胸片成功搶救是關鍵。異位妊娠最常見病因:輸卵管慢性炎性反應,輸卵管畸形,輸卵管手術、受精卵游走等;是婦科常見急危重癥,要仔細詢問病史,及早體查,否則誤診將導致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同時隨著異位妊娠增加,導致繼發性不孕發病率逐年上升。深靜脈植管術及護理針對前者:主要是建立靜脈通道有利急危重癥搶救,同時檢測中心靜脈壓,一方面指導輸液,另一方面預防輸液導致左心衰竭。但是要加強護理,防止醫源性感染發生。
如何提高基層臨床思維、操作是關鍵,獲得這些方法的途徑一方面通過對醫學理論不斷學習及總結;另一方面加強培訓及進修等;基層急診醫師,如何能早期分診,使患者得到最佳治療時機[4-5],需要詢問病史,及早體格檢查等,必要輔助檢查,如低血糖患者在急救過程早期測血糖,可早期診斷及治療;合理轉診不是推卸患者,而是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注意:轉診過程盡量確保生命體征平穩,轉院過程中風險要征得患者家屬同意并簽字。
[1] 董 悅,魏麗惠.婦產科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3:110-223.
[2] 樂 杰.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6-113.
[3] 樂 杰.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66-92.
[4]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23-251.
[5] 田揚順.婦產科臨床經驗與教訓[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52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