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夏榮(貴州航天醫院骨科,貴州 遵義 563000)
脊柱椎體骨折是骨科常見骨折的一種,在老年中,由于骨質疏松而引起的椎體骨折是脊柱骨折的重要原因[1]。骨質疏松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癥狀,脊柱椎體的骨質疏松容易造成椎體的不穩,形成壓縮性骨折[2]。骨質疏松形成的脊柱骨折癥狀主要是局部的疼痛,而且比較劇烈,不易緩解,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經皮椎體成形術是一項新型的骨科微創手術,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發展,在壓縮性骨折以及椎體的血管瘤、轉移瘤等椎體腫瘤的治療方面得到了推廣。對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脊柱骨質疏松性骨折的臨床效果進行探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8年~2012年在我院進行治療的老年骨質疏松骨折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齡57~79歲,平均(69±2.7)歲。脊柱骨折的部位主要位于胸腰椎的椎體,其中以單椎體骨折多見,有30例,雙椎體骨折較少見,僅有2例。患者椎體骨折均根據臨床癥狀以及X線、CT等影像學表現進行診斷[3]。
1.2 方法:手術前要對患者的肝腎功能等重要臟器的功能以及凝血時間等進行必要的檢查,符合手術的標準方可進行手術,另外還要根據CT、MRI等對病變的椎體進行定位,確保手術準確無誤[4]。患者采取俯臥位的手術體位,術前麻醉。經椎弓根進針,在透視下將針置于其外上方,穿刺針逐漸推入,直達病灶,將骨水泥緩慢注入,注入的骨水泥的體積要根據椎體決定,大約5 ml左右[5]。術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心率、呼吸等基本的生命體征,發現異常要及時處理。術后對患者進行隨訪,記錄患者手術之前,手術后1周以及最后一次隨訪時的疼痛狀況,對患者的疼痛評定采用VAS評分[6]。
1.3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13.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各項參數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手術恢復以及并發癥情況:32例患者均進行了成功的手術,手術中未對患者的其他組織的正常功能造成損傷,也未出現對骨水泥過敏的情況,隨訪時患者恢復良好,術后有4個椎體出現了骨水泥的滲漏。
2.2 患者疼痛狀況:對患者進行6個月~1年時間不等的隨訪,并在術前,手術后1周以及最后一次隨訪時記錄患者的疼痛評分,其中手術前VAS評分(8.7±1.2)分,手術后1周(1.3±0.4分),最后一次隨訪(0.9±0.1)分。在手術后1周以及最后一次隨訪時,患者的VAS評分均明顯低于手術前的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老年人由于鈣的吸收等原因比較容易出現骨質疏松的癥狀,骨質疏松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椎體的壓縮性骨折。隨著醫學技術以及骨科微創技術的發展,經皮椎體成形術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發展,在壓縮性骨折以及椎體腫瘤的治療方面得到了較廣泛的推廣。筆者對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脊柱骨質疏松性骨折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探究,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在手術方法上,筆者選用了經皮椎體成形術對患者進行治療,向壓縮的椎體內注射骨水泥,可以穩定椎體,對椎體的骨折和壓縮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因此對患者的局部疼痛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對于判定療效的指標,主要觀察了患者手術前后疼痛的狀況以及手術的并發癥和術后的復發情況等。從結果來說,32例患者的手術均比較成功,術中未對患者的其他組織的正常功能造成損傷,患者對于骨水泥也都比較耐受,未出現過敏,術后通過隨訪,患者恢復良好,患者的疼痛評分明顯降低,但是有4個椎體術后出現了骨水泥的滲漏,因此對于骨水泥的滲漏仍是以后需要探究的問題。
綜上所述,對于脊柱骨質疏松性骨折的老年患者來說,進行經皮椎體成形術的治療,安全有效,值得在臨床推廣。
[1] 趙利濤,郭明柯,周衛敏.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骨折36例療效分析[J].醫學信息,2012,25(2):152.
[2] 劉才俊,吳增暉,原 超.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胸椎壓縮骨折[J].中國骨科臨床與基礎研究雜志,2012,4(5):373.
[3] 孔德明,銀曉永,劉曉寧.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J].實用骨科雜志,2012,18(8):722.
[4] 施萬義,王玉林,李寶成.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J].包頭醫學院院報,2013,28(6):72.
[5] 劉瀚霖.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312.
[6] 李海清.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胸腰椎骨折療效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2,9(3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