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泉 李杰(.天津體育學院 天津 30038;.蘭州理工大學 甘肅 蘭州 730050)
休閑是人類社會的一種十分古老而重要的活動形式,是構成人類活動的組成部分。所謂休閑即是指一種從文化環境和物質環境的外在壓力中解脫出來的、相對自由的生活。這個定義把休閑描述為一種生活,一種沒有外在壓力的、自由的生活,足以使人感受出那份閑暇自在、隨心所欲的生活場景。正是在這種情形下,休閑體育的興起成為了社會發展的必然。休閑體育是一種文明、健康、科學的余暇生活方式,它不僅可以促進個體的生活健康,滿足個體需求,還能提高國民的文化水準,改善生活風氣,使國民的生活質量得到有效的升華和提高。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的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全面展開,大學生余暇時間的增多,為高校休閑體育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發展高校休閑體育,豐富大學生校園體育文化生活成為了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內容。
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建設和諧的大學校園,建設和諧的大學校園,需要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建設和諧校園文化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需要。大學生要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一定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價值取向和發展方向,協調德、智、體之間的發展關系。而休閑體育作為發展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載體,對構建和諧校園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休閑體育教育是對高校體育教育很好的補充,不僅豐富了體育教學內容,改變了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而且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個性化更強,選擇面更廣的能力拓展平臺。大力拓展休閑體育的實踐與空間,不斷豐富休閑體育的內容,積極倡導多種類的適合未來社會和個體自主鍛煉需要的內容,使學生把休閑體育成為學習生活的一部分,將其融入終身,從而自覺、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鍛煉,為步入社會后堅持自我鍛煉,培養終身體育意識奠定良好基礎。
休閑體育能滿足學生對休閑的需求,培養休閑體育興趣、習慣以及能力,通過各種休閑體育活動強健體魄,緩解緊張情緒,減輕心理壓力,從而使身心得到滿足。培養自己頑強的意志品質,良好的服務精神,協作精神。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的體育教育理念是圍繞著競技體育運動項目展開的,重視以技術為主的競技運動訓練,體育課程目標的制定和實現途徑也是跟競技體育緊密相連,這一理念忽略了休閑體育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的獨特地位。這就需要高校在體育教育理念中滲入休閑體育的元素,為學生從事體育鍛煉,培養體育興趣和習慣創造積極有利的條件。
近年來隨著休閑體育產業的持續升溫和火爆,開設休閑體育專業的高等體育院校也如雨后春筍般的孕育而生,但就休閑體育潛在的被服務群體的規模和數量而言,休閑體育人才還是相對比較匱乏。高校體育教師通常專注于自身專項的教學授課,一些時尚性、個性化特征明顯的休閑運動項目,諸如空中帆板、戶外攀巖等則需要專業的教師給予指導,因此這就對休閑體育人才文化理論素養、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體育設施是高校休閑體育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近些年高校的擴招,高校體育場館設施建設的腳步趕不上學生數量增加的速度,直接的影響到大學生參加休閑體育的運動項目和活動組織方式。由于高校體育投入經費有限,沒有過多的資金去扶持休閑體育活動,一些體育社團往往受到經費的制約得不到良好的發展,這也極大的影響了學生參與休閑體育的鍛煉效果。
高校應該勇于打破傳統的體育教育教學理念,充分發揮體育的健身和休閑娛樂功能,樹立“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確立“快樂體育”和“健康第一”的教學思想,強調休閑體育運動的多樣性、時效性和針對性,著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和體育技能的培養。大膽實現觀念上的轉變,建立適合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的新思想和新途徑。
高校要加強對休閑體育專業人才的引進,同時加大高校對體育教師對外交流再深造的資金投入,努力提高高校體育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在立足體育教學本職工作的前提下要充分拓展發展空間,積極吸收外來的營養,吸收國外先進休閑體育發展理念,與時俱進勇于實踐,探索適合高校休閑體育發展的新理論,更好的為大學生休閑體育服務。
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應該加大對一般普通高校教育的投入力度,高校領導要重視和支持學校體育工作,多方籌措資金用于學校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保養和維護,健全學校體育財務管理機制,合理統籌學校體育經費支出,保證學生充分享用學校的體育資源。
[1]盧鋒,休閑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2]李凱夏,任麗琴.發展高校休閑體育 構建大學生和諧校園辯證思考[J].湖北體育科技,2008,9.
[3]李曉東,彭鋼.論我國高校休閑體育[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9.
[4]湛育明.影響我國高校休閑體育開展的主因素分析[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7,8.
[5]楊永利,魏立宇.高校休閑體育教育的現狀及路徑探析[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