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其教學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多樣,不僅符合小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而且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學習,深受學生喜愛。體育教學中,低年級游戲教材在大綱中的比重占30%,它對全面鍛煉身體,發展人體基本活動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合作,遵守紀律,活潑樂觀,勇于進取,敢于創新等優良品質有著重要意義。
實驗班:錦豐中心小學二年級(一)班40人(男、女各20人)。
對照班:錦豐中心小學二年級(二)班40人(男、女各20人)。
2012年9-12月為實驗階段。
(1)文獻資料法:查閱了《中國學校體育》、《優化體育課課堂心理氣氛的研究》、《體育與健康》、《學與教的心理學》等雜志和資料。
(2)教學實驗法:筆者對師大附小二年級(一)班和(二)班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實驗。實驗班運用游戲法教學,對照班進行常規教學。實驗前對兩個班進行了30米跑、立定跳遠和隊列隊形測試,兩個班,三個項目的起點基本相同。實驗結束后,再對兩個班同項目進行測試,成績與實驗前進行比較,對比兩個班的成績差異和提高幅度。
(3)觀察法:從心理學的角度借助游戲的刺激,通過觀察學生情緒,探索游戲是否給學生帶來快樂,是否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協作性。
實驗后,兩個班從30米跑、立定跳遠兩項成績的平均數看,成績都有所提高,檢驗結果說明:兩個班30米跑成績有顯著差異,達到0.05水平。立定跳遠因“國慶”黃金周放假和下雨耽誤了兩周課,所以成績無顯著差異,而并非游戲法不起作用。關于下肢力量的增長在這一年齡段是否屬敏感期,它們之間有何聯系,還有待于進一步探索。
體育游戲是兒童體育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內容,游戲教學不僅能發展兒童走、跑、跳、投、鉆、爬、攀、平衡等基本運動技能,而且能改變課內的重復、單調、枯燥乏味。通過體育游戲進一步提高學生中樞神經的活動能力,使兒童易于接受,始終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這對培養學生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和提高身體素質起著極其有效的作用。
小學隊列隊形教學,普遍存在著教學方法成人化。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感到枯燥,教師感到難教?,F在若把隊列隊形教學化整為零,分別放到游戲中進行,那么效果就大不一樣了。進行游戲教學實驗的具體方法如下,課前用彩色粉筆畫好與學生人數相同的圖形。每一種顏色的圖形又組成一種隊形圖案。首先由教師講解示范,并帶領學生演練一遍。此時要求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專心聽教師發令,當聽到鈴聲時,學生立即按教師分配好的顏色各自找位置占圈,占好后教師再指導學生出圈,比誰聽指揮、反應快、不出錯,這樣重復練習幾次,每次提一個要求,學生很自然就理解了稍息、立正、集合、解散、橫隊、縱隊等口令和隊形??菰餆o味的隊列隊形教學,經過游戲化處理也變得輕松而有情趣。
第1次觀察時間為上課5分鐘時,第2次觀察時間為上課20分鐘時,第3次觀察時間為上課35分鐘時。觀察結果顯示:
(1)教學開始5分鐘,聽到要做游戲,實驗班學生興奮性偏高,關心游戲內容的人增多,而對照班則處于較平靜狀態。
(2)課程進行20分鐘。游戲已進入高潮,實驗班學生興奮性、狂喜性的人數猛增,更多學生關心本隊的勝負,而對照班學生出現了情緒低沉狀況。
(3)課程進行35分鐘,游戲基本結束,實驗班學生仍意猶未盡,還在討論游戲的情節,勝負結果依然影響著學生隋緒,而對照班學生中情緒低沉和漠不關心的人數比例,大大高于實驗班。
通過游戲化教學,實驗班30米跑、立定跳遠的平均成績和隊列隊形教學都有所提高,特別是30米跑和隊列隊形的教學效果有顯著提高。
體育游戲是一項綜合性的體育項目,是學校提高教學質量和開展體育活動的一種有效方法。體育教學前,教師應在選用游戲時考慮到游戲內容是否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教學內容的需要,注意游戲運動的負荷和安全,并掌握好游戲結束時機,正確進行評價及總結,只有這樣,游戲教學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體育游戲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多樣,符合少年兒童年齡特點。通過游戲教學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體育道德風尚教育,培養學生團結互助、遵守紀律、勇敢頑強、爭取勝利的優良品質和集體主義精神,發展學生奔跑、跳躍、投擲、攀登、爬越等基本運動技能,有利于增強體質、開發智力、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游戲運動深受少年兒童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