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璐(河北工程大學公共體育部 河北 邯鄲 056038)
如今隨著我國各項體育運動的蓬勃發展,籃球運動也逐漸在我國的高校中流行起來。經過多年的發展,鞏固和提高,籃球項目上取得了豐碩的成績,它不僅培養了大學生頑強的體魄,勇于進取,拼搏的精神。它也為國家的體育事業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相對于其他的運動來說,籃球運動不但需要運動員有靈活的技戰術功底,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它也對于運動員的體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將結合我國高校籃球訓練課中體能訓練的現狀,來談談自己在這方面的認識。
據權威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高校現有的專職從事于體能方面訓練的教師的數量相對較少,只占籃球教師總數量的3 0%左右,這一數字嚴重的與我國高校日益增長的對于籃球體能方面的需求不足,這就意味著在實際的訓練課中,體能訓練并不是在一個非常專業的指導下進行。許多老師都是身兼數職,即從事有關理論課,技術指導課程的教學,也負責籃球體能的培養和日常訓練的管理。對于學生體能方面的教學上的效果因而會大打折扣。
從當前我國高校籃球課程的設置上來看,明顯存在著重技戰術,而輕體能的情況。大多數體育學校都沒有開設有關體能訓練方面的課程,即使有開設相關課程的學校,其在整個教學課時中的比例也相對較少,根本不能滿足現代教學的需要。現存的普遍的觀點是,籃球中的體能并不需要分離出來作為一門單獨的學科來對待,在技戰術的對抗中,體能自然而然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顯然這種思想上與理論上的不重視的做法是違背籃球的基本教學原則的。
雖然開設體能訓練課程的比例較低,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學校進行了有關于這方面的訓練。但其中在訓練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弊端。其中訓練方法的不科學性就是一個普遍存在問題,在訓練中還是以傳統的訓練方式為主,比如上身練杠鈴,下身蹲杠鈴,或者更為簡單的形式足球場上跑圈。這種訓練不僅手法單一,在評價的標準上也沒有進行深入細致的考察。沒有科學的量化標準。
其次,體能訓練所要達成的目標上也不是很明朗,高校常年進行的體能訓練沒有針對性,使得一般的體能訓練無法向專項的體能訓練順利的過渡。況且,在訓練的時間上也相對不足,基本上是隔一天一練,每天的時間也只有2-3小時左右,這對于體能這個耗時高的項目來說,無疑是明顯不夠的。
在高校籃球體能訓練上,要想取得不錯的成績,大力的引進專職從事于籃球體能方面訓練的教師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們應該加大相關人才的引進力度,加強學校在候選人才培養上的投入。要建立一套科學完備的教練員培養體系。在職后的培養中,我們為教練及時的了解國內外最新的體能信息提供便利。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請國外同領域的專家前來講學和交流,共同探討大學籃球體能訓中所存在的問題。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將部分從事籃球體能訓練的老師送出去考察,學習先進的籃球體能訓練管理新模式。
高校籃球體能的訓練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各方面進行全面的協調和配合。因而,改變以往的重技戰術,而輕視體能訓練的做法是相當有必要的。在現有的條件下,我們要實行籃球訓練,技戰術及心理等理論素質的齊頭并進,實現同步的發展。我們只有在加大高校籃球體能訓練的重視程度,才能夠在比賽中為技戰術的發揮提供良好的支撐,為建立一種自信,永不放棄的心理調節給予有利的支持。為此,我們一定要把體能訓練作為一項重要的訓練內容科學計劃來抓,想方設法的增加體能課程的占有比例。加大課程上與外界的交流程度。
在高校籃球體能訓練的教學中,我們根據運動員的體能狀況確定一個合理的教學目標,在保證科學發展的前提下,制定從常規體能訓練到專項體能訓練過渡的方案。同時也進一步的做好細化的工作,將要實現的目標具體的分為若干個子項目,彼此間相互獨立的進行練習。在體能的訓練方法上,也要從科學的角度予以重新考慮。要拋棄單純的杠鈴,跑圈等傳統的體力勞動訓練方式。增加速度,沖刺上的專項訓練。在6 0-1 0 0米范圍內,逐步的提高學生沖刺跑的能力。在運動員精確快速的移動過程中,具有快速變向,滑步及及后退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攻守轉換的時候,這種能力的培養將對于奪取比賽的勝利具有相當大的促進作用。
除了體能訓練方式的多樣化之外,在評價體系上我們也要有所創新,要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不能夠通過運動員在練習后汗流浹背,氣喘吁吁與否就對于體能的教學效果進行粗糙的判斷。我們要做的,就是對于體能訓練實行一個量化的判定標準,比如身體在連續運動過后的心跳恢復能力,大負荷跑動后定位投籃的準確率以及身體各部肌肉力量中的上肢力量、下肢力量及軀干力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