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秀芳
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院護理部 山西運城 044000
在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當中,預防控制醫院感染是基礎。醫院感染管理涉及到醫院管理的各個環節與各個部門,而且據相關研究表明,目前有50%的不恰當護理和醫院感染管理有關。為了能夠探討規范護理管理措施進而降低醫院感染率,對此我院做出以下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體系:護理部必須成立三級監控網絡。一級管理網絡包括:由每個單位護士長(1 名)和監控員(1 名)組成。二級管理網絡包括:由專職護士長(1 名)和重點科室護士長(3 名)組成,主要負責對護理消毒以及隔離等質量控制。第三級管理為護理部。三級管理級別的負責事物如下:一級管理:該級別主要是對自我的監測,以及每個月需要監測本地方監測的內容包括:①空氣和物體的表明。②正在使用過程中的消毒劑,滅菌器械。③觀察紫外線燈的強度。④滅菌鍋以及一次性無菌物品。其余還需要進行細菌培養,隱血試驗,BD 試驗,細菌數以及無菌試驗等監測,并對相關護理人員進行監督,使其實行消毒隔離制度[1],除此之外還需要對一些不合格的項目進行分析,從而提出相對的解決措施。二級管理:該級別主要不定期對全院其他科室進行抽查,在抽查時并按照相關考核制度對該科室進行打分,如果發現檢測的科室存在一定問題,則需要對其進行指出,或者責令其整改。而對于一些普遍性的問題,則需要召開相關會議來研究解決措施。三級管理:對其他部門進行隨時監督,并隨機抽查消毒隔離制度的落實情況。
1.2 建立健全護理管理制度:①首先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規范》和《消毒技術規范》,護理部必須制定相關管理制度(重點科室消毒隔離制度以及病房消毒隔離制度)。②必須將護理質量的好壞與經濟獎懲進行掛鉤。③制度醫療廢棄物的管理制度。④在對護理質量考核時,前提必須制定出相應的評分標準。
2.1 加強對護士教育:據相關研究表明,護士在進行護理時是否實現無菌操作,是否按照相關規定步驟進行儀器的使用,都將直接關系到醫院感染問題。因此對護理人員進行教育將顯得非常重要。如:①加強業務學習和三基培訓,進而鼓勵護士繼續再教育學習。②落實護理工作制度,強化安全意識,對護理人員進行法律,法規教育。③引進護理型管理人才。④醫院安排護士長或護理骨干到上級醫院或者國外進修或學習,制定優惠政策,對護理人員進行招聘,留住護士,確保日常工作的良好運行。⑤此外還需要加強護理人員對技術操作的訓練[2],對其操作過程進行統一指導,從而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2.2 改變服務理念: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患者不但需要更高的治療水平,而且還需要人性化的服務。人性化護理是以病人為中心,以尊重患者的生命價值,人格以及個人隱私為原則展開的護理工作。人性化護理又是一門藝術,把愛心,同情心,責任心融入到每一項護理工作中,從而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使病人及家屬都得到滿意但在調查中發現,仍有部分護士的服務態度較差,因此針對護士服務態度較差的現象:①首先需要對護士進行職業道德教育。②奉行病人零錯誤零投訴的服務理會,轉變服務觀念樹立。③主動服務病人的意識開展優質服務月活動,發放住院病人滿意度調查表,設立投訴箱和投訴電話,一經查實嚴懲不怠。
2.3 提高對醫院感染知識的認知水平:首先護理部必須將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作為一項活動,并定期開展各種各樣的培訓,如每年選派一些護理人員參加全國各地的醫院感染管理培訓班或定期派選護理人員都國外學習先進的醫院感染管理理念。只有這樣才能夠及時掌握醫院感染管理的新技術和新理念,從而可以不斷提高醫院感染管理水平。
3.1 重點科室管理:⑴對藥劑科(抗生素)管理:①首先藥劑科工作人員必須要定期深入到臨床各個科室工作當中,做到有計劃,有目的的將抗生素進行分批分期交替使用,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保證抗生素的有效性與活力。②結合檢驗科所提供的本院耐藥菌株藥敏試驗結果以及特點,對臨床醫生能夠合理應用抗生素進行指導[3]。③做好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工作,對所收集到信息進行分析整理統計,并將統計結果第一時間內傳送到臨床當中。此外藥劑科還必須定期開展合理使用抗生素類藥物的知識講座。同時制定相關的嚴格的抗生素使用規程,要求醫護人員要嚴格遵守?;颊呤褂每股仡愃幬飸鶕颊叩乃幟粼囼灲Y果選擇合理的抗菌藥物。⑵加強對急診科室的管理:由于急診科有各類的病人,急診患者多,人口流動性大,細菌的數量也越高。因此急診科室是出現醫院感染較為多的科室。因此必須做到以下幾點:①急診科室要加強人口的管理,特別要嚴格控制人員進入急診搶救室,減少急診室中細菌數量。②嚴格控制急診科室環境,溫度應該保持在18℃~22℃,濕度為50% ~60%作用。③同時要對急診室的環境進行定期的消毒,對常用的儀器,物體表面,、醫務人員等進行細菌檢測等。④對于出現細菌感染的患者要與重癥患者隔離,防止出現患者間的交叉感染,避免患者直接接觸到病原菌,降低急診重癥患者的感染率。
3.2 進行無菌操作,控制醫院感染: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避免在手術時,手術后細菌對患者的感染,完善各項細節措施,避免用藥劑量的過多或過少等等細節的失誤。為了能夠提高護士對無菌操作的重要性,因此護理部將無菌操作納入到每月的重點檢測項目,并與獎金之間掛鉤。
3.3 加強手衛生:據相關研究表明,當護理人員洗手不徹底時,將會導致醫院感染率高達30%,而如果科學洗手,則會將感染率下降50%左右[4]。因此醫院必須制定消毒技術規范,從而對洗手指征以及洗手方法等進行規定。此外當護理人員在接觸患者前后均應正確洗手。認真洗手與手消毒是對患者和醫務人員雙向保護的有效措施,必須提高認識,重視程度,嚴格按程序執行。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是整個醫院日常管理工作的一個關鍵環節,在醫院管理工作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不僅衡量著醫院的管理水平,而且還時衡量醫療質量的重要指標。醫院感染不僅增加患者的住院時間,增加了醫療費用,給患者造成了較重的負擔,而且也對醫院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1 盛芝仁.有效的護理管理可明顯降低醫院感染率[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3,13(3):262-263.
2 謝艷群.護理管理對控制醫院感染效果的影響分析[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18):2279-2280.
3 張邦塑.醫院感染[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40-45.
4 張志偉,包冬梅.護理部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J]. 哈爾濱醫藥,2009,29(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