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國
河北省吳橋縣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科 河北吳橋 061800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與疾病長期斗爭的過程中積累的寶貴財富,是我國傳統文化燦爛寶庫中重要的寶貴資源,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優秀文化歷史沉淀的重要結晶[1]。中醫藥從歷朝歷代的不斷實踐逐漸豐富完善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一個體系較為完整,理論極為豐富的傳統醫學科學。為了繼承和發揚中醫藥的傳統優勢,進一步豐富發展中醫藥學的科學內涵,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有必要對中醫現代化進行研究和探討,以滿足人民大眾的醫療保健需求。
中醫現代化是指建立在中醫基礎科學的基礎上的,繼承和發揚中醫學的自身優勢,把現代科學技術的方法、手段、設備用于中藥研究、生產和應用,從而發展完善中醫藥的一個過程。對中醫現代化的研究就是以充分挖掘和完善中醫學理論,全面引入現代病因病理學說,有效利豐富和發展中醫理論,建立現代中醫科學技術創新體系,推動中醫學術理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提高中醫診療水平,促進中醫藥產業的科學發展。
1.現代中醫教育對人才的培養:多年來,無數專家、學者和中醫藥工作者為探索中藥現代化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實驗,特別是伴隨著國家《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的發布,更是掀起了中醫藥學者探索中醫藥現代化的研究熱情。其實早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我國就出現了一定數量的私立中醫學校,為祖國的中醫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經過50多年的發展,目前我國高等中等醫療衛生本專科高等中等中醫專業院校40余所,全國有100多家高等醫學院校和綜合性院校都設置了中醫藥學院、系或專業。目前,各高等醫學院校在中醫學專業辦學條件、師資、課程設置、教育模式、教育規模等方面都進行了改革和加強,為中藥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和理論基礎。
2.中醫藥在世界上的影響:中醫藥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理論獨特,在世界上有廣泛的影響,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豐富的科學研究價值。它不僅是我國的優秀文化遺產,也是世界的優秀文化遺產。近10年來,國外來華學習中醫的人數劇增,據統計先后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700余名留學生、進修生來華學習中醫藥。我國建立的7個傳統醫學合作中心、3個國際針灸培訓中心,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國外各類中醫藥人才。特別是近幾年,我國政府中醫藥主管部門在北京又成功地舉辦了兩次國際中醫藥大會,為世界醫藥界所矚目,影響廣泛而深遠。隨著世界各國對中醫和針灸的認同,許多國家陸續和我國高等中醫院校簽署合作辦學協議,目前已有60多個國家或地區與我國簽訂了中醫藥領域的合作協議。甚至有很多的西方國家建立了中醫專業高等醫學院校,或是在本國的高等院校開設中醫和針灸專業課程。
3.中醫技術在中醫現代化發展中的作用:中醫學診病的手段和方法經歷了數千年的積累與發展形成了獨特的診斷方法"望、聞、問、切"。這種診斷方法,集中反映了中醫理論的精髓。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四個部分雖各有其獨特的作用和意義,但彼此又是互相聯系,不能偏廢。近年來,我國相關部門對中醫學的發展極為重視,中醫學領域的科技人員和中醫藥醫務工作者開展了多方面的中醫技術研究與開發工作,推動了我國中醫藥事業的繁榮與發展,使中醫藥制藥和診病的手段和技術方法實現了新的跨越。先后自主開發出了一批具有知識產權,領先于世界先進水平的中醫藥研究新技術和新成果,特別是利用中醫防治艾滋病、肝炎、風濕性疾病、糖尿病等世界性的疑難雜癥、不治之癥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1.盲目崇拜西醫,嚴重影響中醫現代化的發展:我國的中藥現代化發展前景雖然比較喜人,但社會上仍然存在著不相信中醫,盲目崇拜西醫的現象。這種勢頭嚴重影響著我國中醫藥的發展,特別是年輕一代,盲目崇拜西醫,對中醫傳統治療方法表現出極大的冷漠,這種思潮嚴重影響了中高等醫學院校中中醫專業學生的專業思想,導致專業思想不穩固的現象極為普遍,有的選報了中醫專業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這種思潮嚴重影響著中醫在臨床中的應用和中醫現代化的發展。
2.與中醫理論相比,中醫實踐經驗薄弱:中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學科,我國中高等醫學院校和高等院校中的中醫專業雖然培養了大批具有扎實中醫理論的人才,但就目前臨床調查發現,由于接受中醫診療的病人不多,已經走上中醫診療崗位多年的中醫專職醫師大多都缺乏臨床實踐經驗,特別是具有良好的中醫理論素養和具有豐富經驗的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奇缺。
此外,中藥新藥病證選擇的問題、中藥新藥處方和中藥小復方制備工藝、劑量配比、方劑結構優化等關鍵技術問題亟待解決。
1.加大中醫醫務人員的培訓力度,加快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要加大中醫專業教育的投入力度,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切實提高各級各類中醫專業學生的中醫基礎知識的學習,提高增強實踐能力。
2.吸納現代先進技術,加強中醫藥研究的科研力度:在中醫臨床診斷的基礎上,吸納現代先進技術,加強中醫藥研究的科研力度,完善和發展中醫理論,積極宣傳中醫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技術,用事實提升大眾對中醫的認可度[2]。同時,要加強中西醫結合人才的培養,吸收西醫的先進技術豐富和發展中西醫結合的理論研究與方法創新,使傳統中醫醫學與現代醫學融合互補;融合現代信息技術、傳感技術、圖像識別技術、生物技術推動中醫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總之,中醫現代化發展需要中醫界科研人員和醫務工作者一如既往的繼承和挖掘祖國中醫醫學傳統優勢,結合現代科學技術,不斷探索研究和創新中醫藥現代發展理論,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為人類的醫療保健事業做出貢獻。
1 張焱.論新技術對中醫藥發展的促進作用[J].吉林中醫藥,2007,27(9):13.
2 金鑫.堅持中西醫結合促進中醫藥學現代化[J].江蘇中醫藥,2007,39(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