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統強
廣西南寧市武鳴縣人民醫院 530100
神經根型頸椎病是頸椎病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也是中老年的多發病和常見病[1]。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神經根型頸椎病漸漸的趨于年輕化。患者的頸椎部位不僅會出現僵直、活動受限,甚至受壓迫的神經根走行及支配區都會有放射性的疼痛、麻木和無力等癥狀,有的患者還會出現惡心、眩暈、頭沉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2]。
臨床資料:選取2010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80例,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40例患者,對照組40例患者。其中治療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患病時間在1~6年,年齡在16~60歲之間;對照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患病時間在8個月~6年,年齡在20~65歲之間。兩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均沒有高血壓、冠心病、肝腎功能不全、妊娠期婦女以及其他嚴重性疾病,在年齡、病程、性別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手法治療:治療組的40例患者先進行手法治療,首先,通過按揉滾受累的頸背部肌肉群[3],來放松患者頸項部的肌肉,同時牽引活動患者頸部,大約按揉10min左右即可;其次,采用點揉頸項部的重點穴位,由輕而重點按肩井穴、鳳池穴、缺盆穴、天宗穴、風府穴等,再次使頸肩部的肌肉群松弛;再次,對受累神經根走行的上肢、手指進行撥伸按摩,同時拍打頸肩部。每日一次,治療一個療程。
牽拉治療:治療組的40例患者在進行手法治療后再采用牽引器進行治療,患者的頸椎處于前屈15~30°,而牽引的重量則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個人體質、年齡、性別)進行設定,一般為5~15kg,每次15~20min,每日一次,治療一個療程。
西藥治療:對照組的40例患者每天服用頸復康顆粒,一次兩袋,每日兩次。一個療程后觀察并統計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統計學分析:本次研究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對比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以上的統計和分析,治療組的總體治療有效率為90.45%,而對照組的總體有效率為74.32%,治療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總體有效率的對比(%)
神經根型頸椎病是由于頸椎、頸椎軟組織及椎間盤的病變,導致椎間間隙變窄,壓迫了神經根,從而進一步導致一系列臨床癥狀的綜合癥[4]。除此之外,神經根型頸椎病還與患者本身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坐姿、睡姿、飲食不調等有密切的關系,而且外界的環境也會誘發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發生[5]。一旦患有神經根型頸椎病,不僅影響患者的工作質量,還影嚴重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使患者無法正常的睡眠,痛苦不堪。加上目前藥物對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治療效果不佳,損傷和復發率高。為此,本文研究手法配合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與藥物治療效果相對比,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
手法治療屬于中國醫學中的獨特的療法,而神經根型頸椎病治療的根本在于解除神經根的壓迫,從而緩解患者一系列的臨床癥狀。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通過手法進行治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①通過按揉滾的手法進行治療能使頸椎部肌肉得到松弛,促進了頸部的血液循環,降低了頸椎間盤神經髓核內的壓力,從而解除或降低了神經根部的壓力[6],對神經根頸椎病的治療具有顯著的意義。②通過點揉頸項部的重點穴位,對改善頸椎部的僵直、上肢的疼痛、麻木、無力等臨床癥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③通過旋轉方法來糾正頸椎間關節的錯位[7],不僅能改善頸椎部脊柱的平衡,還能有效的緩解頸部肌肉的僵硬,從而有利于頸椎部的活動和穩定性,也間接的緩解了神經根部的壓力,減輕了神經根走行的上肢的疼痛、麻木等癥狀。配合牽引方法的使用,能使頸項部肌肉痙攣得到緩解,對頸椎間關節的歸位也有所改善,同時能改善退化病變的椎間盤髓核[8],降低神經根的壓力,從而達到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目的。不過在牽拉治療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牽拉力要根據患者的性別、自身的體質和年齡的不同進行有效的調整,從而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手法配合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確有顯著的療效,但是患者自身還要注意改善調整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盡量避免勞累、受寒以及扭傷等誘發頸椎病的因素[9],同時也要進行適當的鍛煉、自我保健、熱敷、保證充足的睡眠等[10],從而避免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加重和復發。手法配合牽拉進行治療,不僅能有效的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解除患者的病痛,同時還能給學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在以后的臨床應用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1 王愛銘,李曉婷.推拿配合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4):125-126.
2 姚正凱.手法配合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15):151 -152.
3 黃德軍.綜合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120例[J].中國醫藥導報,2008,5(15):44-45.
4 吳翔,劉福水.正骨推拿手法配合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按摩與導引,2007,23(1):2-3,11.
5 丁原宏,常修河.手法配合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體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3):287 -288.
6 馬國輝.中西醫結合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48例[J].中國醫藥導報,2008,5(29):56 -56.
7 牛擁軍.神經根型頸椎病治療56例[J].中國醫藥導報,2006,3(29):53.
8 牛雪飛,蘇輝棠.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綜合康復治療[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0,25(1):87 -88.
9 詹松華,趙喜,譚文莉,等.神經根型頸椎病推拿治療的MSCT評價[J].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2,18(1):42 -46.
10 韋貴康,韋堅,周紅海,等.頸曲改變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手法治療研究[J].中醫正骨,2003,15(2):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