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生
(中鋁山西分公司孝義鋁礦,山西孝義 032303)
工程項目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工作,由于其行業自身特點,如持續時間長、現場條件復雜、參與人員和機械設備種類繁多、人員素質較低等,造成了施工全過程處處存在風險責任,同時工程項目建設還受到政策調控、市場經濟、業主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風險無處不在。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參與工程建設的各單位都在追逐企業利潤,降低企業成本,業主方面、承包商方面、材料供應方面都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無形中都增加了各方的風險。監理行業作為工程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受著來自其他各方面的風險,作為監理單位,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風險的存在性,認真分析風險的發生原因,做好風險規避的準備工作。
我國自引入監理體系后,一直存在對監理定位不準確、認識不足的問題。業主單位普遍認為,監理單位是業主單位委托進行工程監督的,監理單位作為乙方,在監理過程中,首先應該以執行業主單位的意愿為主,而不以執行相關圖紙和規范的要求為主。承包單位認為監理單位是由業主單位委托進行工程監督的,與自己同屬獨立的乙方單位,承包方只要完全按照設計圖紙要求進行施工即可,監理單位有無并不重要。作為工程質量監督部門,往往有了問題,將監理單位作為承擔責任的替罪羊,而在日常的工作中忽略了監理單位的作用。在許多地方的工程建設項目中,業主方與承包方主體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監理只是工程建設項目鏈條中的一個次要環節,只是擺設而已。
因此,監理單位及監理人員對自己所做的工作應該有一個準確的定位,監理是受建設單位委托,依照國家相關法規和標準,進行工程質量、安全等監督工作,是獨立的第三方,監理應該公正、科學、獨立的開展工作,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擾。
目前,由于前述的我國現在對監理單位的定位不準確,建筑行業對監理單位的認識不夠,導致了監理單位職業環境差。首先,建筑市場整個環境不規范,從規劃立項到最后的竣工驗收,各環節都存在不規范行為,尤其是有些項目,地方政府干預力度過大,導致了監理的風險更加增大。其次,由于監理單位不像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一樣,受到行業的重視,行業對其的認識不夠,導致監理工程師的從業人員,往往學歷較低、專業技術水平不高、人員素質不高,且人員流動性較大。此外,由于房地產市場的巨大吸引力,目前市場上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層出不窮,素質、水平、資金也各有長短,多數承包方墊資施工,往往具有很大的主動權,監理單位在監督過程中,具有很大的被動性,導致了監理工程師的職業環境較差。最后,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建筑市場監督不嚴,很多項目建設工程相關的手續都是開工后補辦的,同時在竣工驗收時,存在手續不全,政府干預等,都導致了監理的職業風險增大,職業環境較差。
監理單位自引入中國市場后,監理該承擔的責任范圍,一直飽受爭議。目前普遍的行業行為認為監理單位應當只承擔質量責任,而不承擔安全責任。但是隨著市場的發展,很多地方設立了監理安全細則等文件,提出了監理單位的現場安全責任,這無形中將監理單位的責任擴大化,提高了監理的職業風險。同時質量監督部門也在安全方面把監理的責任壓得過重,往往將監理單位視作質量事故責任人的擋箭牌,而真正忽略了監理單位首要作為質量監督的職責。
監理行業作為建筑行業的一部分,綜前所述,存在各方面的風險,監理單位首先應該明確其風險的來源,認真做好風險的分析與評估,做好風險規避。監理所承擔的風險根據風險的主體等單位來劃分,主要來自于以下幾方面。
1)建設單位主體不專業、資金不到位。現今的建設單位往往是看到房地產行業的巨大利潤而由其他行業轉變而來,其本身對房地產行業的立項、開發、市場運作并不完全了解,就導致了在進行施工過程中,行為往往不規范,不遵循客觀規律,對工程項目的建設往往提出不切合實際的要求,導致了監理的責任風險增大。其次,由于建設單位規模的局限性,往往資金不是特別雄厚,前期主要依靠承包單位的墊資進行施工,后期根據銷售情況確定其施工進度。建設單位資金不到位,就匆匆開工,承包方墊資具有很大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建設單位由于自身資金短缺,對施工的部分違規行為采取默許的態度,監理單位在建設單位的干預下,很難起到監督作用,由此帶來的風險,完全由監理單位承擔。
2)建設單位的職責與分工不明確。我國對監理單位的宣傳與重視不夠,建設單位對監理單位的責任與義務認識不明確。部分項目,尤其是政府項目,還有計劃經濟的影子,開工前往往成立項目指揮部,指揮部完全發揮監理單位的職責,而監理單位成為了陪襯,項目管理雙機構制,監理單位失去了其相應的職責和地位。現在更有甚者,在某些項目開發過程中,建設單位自己在市場上尋找一個監理單位掛靠其資質,自己成立監理單位,平常的項目管理人員既是建設單位人員又是監理單位人員,只有在質量監督驗收時,臨時抽調部分人員充當監理人員進行驗收。監理單位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經失去其存在的意義,但同時卻承擔著很大的風險。
還有建設單位對監理單位的認識不足,認為監理單位作為建設單位聘用的乙方,應該完全按照建設單位的要求進行監督管理,建設單位完全是監理單位的上級機構,很多監理單位應有的權利也被建設單位收回,例如工程簽證權,違規罰款權等,從而使監理單位失去了對施工承包方的有效監管,施工承包方完全聽命于建設單位,在建設單位的強烈干預下,監理單位既不能行使其權利,又承擔了其他單位強加的責任。
1)承包商過分追求利潤。利潤是承包商所追求的,利潤最大化是承包商所希望的,為了達到利潤最大化,很多承包商往往在材料使用上暗中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來降低工程成本,在工序及施工流程上,能省則省,以降低開支,這無形中增加了監理單位的風險。更有承包方私下賄賂個別監理人員,暗中偷換材料、減少工序,給監理單位帶來更大的責任和風險隱患。2)承包商對監理單位的不配合。目前多數承包單位的管理者還存在有計劃經濟的思想,承包商往往對監理單位的工作不給予充分的配合。多數承包商認為,監理單位與承包方沒有直接的合同關系,整個建設項目其實是建設單位出資,承包方負責按設計圖紙要求完成工程項目,監理單位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可有可無,并且監理單位是受雇于建設單位來對其進行監督的,因而具有很大的抵觸心理。還有個別承包方,認為既然工程質量由監理單位負責監督,那自己本身就放松了對質量的監管,監理單位提出意見就修改,不提出意見,即使違反相關操作規程,也可以放手去干,這都給工程質量和安全留下很大的隱患,給監理單位帶來了很大的責任。3)承包商與業主的裙帶關系。由于施工承包合同相比較建筑領域的其他合同而言,屬于金額較高的合同,往往在正常的市場競爭中,還存在很大的人為干擾因素,經常是建筑單位與承包方的關系要好于建設單位同監理單位的關系,建設單位對施工單位的違規操作視而不見,承包方對監理單位提出的意見又充耳不聞,監理單位處于很尷尬的地位,由此所產生的風險完全由監理單位自身承擔。同時目前個別施工承包單位都是由原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業主單位轉變而來,尤其對于大型的國有企業,作為業主的基建部門和作為施工單位的工程部門原本屬于同一部門,改制后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在這種施工環境下引入的監理單位,往往只是一個擺設,很難發揮其應有的職能。
1)監理合同缺陷帶來的風險,監理單位在投標過程中由于急切的中標心理,準備工作不足,盲目接受業主單位的條件,而忽略了市場調查和風險分析,中標后又未能及時的作出調整而陷入了經營管理風險與質量安全責任風險中。2)監理人員管理不當而帶來的風險,監理人員目前多數屬于聘用制,其本身存在很大的流動性,難免對工資待遇、工作環境、勞動強度等存在不滿情緒,因而存在抵觸心理,對工作不認真負責,甚至收受或主動索取承包單位賄賂,給監理單位帶來很大的管理風險和責任風險。3)質量監督部門對監理單位的認識不足而帶來的風險。質量監督部門本身對建筑工程質量負有監督責任,但我國目前的現狀使其不能完全置身于工程項目質量管理中,往往只注重于施工過程中的書面材料和手續問題,而將現場的質量、安全監督責任完全強加于監理單位,尤其在出現工程質量問題時,將監管責任完全推于監理單位,監理單位和項目總監首當其沖被處罰,而忽略了其自身作為質量監督部門應該發揮的職責和施工單位作為承包主體應負的責任。
風險管理是一門科學,其一般的過程為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規避。風險識別是前提,風險評估是過程,風險規避是目的。風險作為一種無法確定的事件,其一旦發生,將帶來很大的損失。監理單位在建筑工程的大環境中,作為整個環節上的一部分,應該充分的認識到自身的風險,做好風險的規避工作,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以及同國際的接軌,人們對工程項目和監理單位的認識越來越清晰,監理單位在整個建設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也將越來越大,監理單位的地位也逐步越高。此外隨著各種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的逐步出現,政府監管的不斷完善,都會從政策法規上為監理單位的執業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對監理單位現有的風險做到規避與轉移。
監理單位應特別重視自身的經營管理,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提高監理人員的準入門檻,提高現場監理人員的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定期組織業務學習和參觀,不斷提高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對于責任心強、業務水平高的技術人員,樹立企業榜樣,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對于責任心差、做事馬虎,甚至暗中與施工方勾結的監理人員,及時作出處理甚至請退,做到獎罰分明,責任明確。最后,在提高業務水平和人員素質方面的同時,做好監理單位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看似簡單,實則對企業的發展和壯大存在很大的決定意義。
監理單位作為一個獨立的企業,做好市場經營是很重要的。首先在項目開始前的投標階段,充分做好各項調研工作,認真做好市場分析,根據項目特點結合自身條件,作出合理的投標文件。在項目中標后,認真做好合同分析與簽訂工作,該環節往往容易出現紕漏而導致自身風險的提高,一般監理單位應聘用專業的法律顧問,在簽訂合同時應充分發揮其作用,對合同的逐個條款進行分析研究,不僅要分析正常履行合同時的風險,還要分析一旦不能履行合同而帶來的風險,對于業主單位的個別條件苛刻的條款,甚至是違反有關規定的條款,在合同文件中應該堅決的予以否決。同時在承擔業務時,對于一些質量行為不規范的業主單位和承包單位,應該盡量避免,對于裙帶關系嚴重的工程項目,應協調好各方的關系,充分發揮自身職責,前期分析確實難以應付的,應避免承接。
監理單位應根據市場的發展,不斷調整企業自身的發展,不斷適應市場的變化和市場的競爭。以發展的眼光、動態的理念、創新的思維來發展企業,充分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加強人才培養,提高業務水平,增強誠信建設和提高社會信譽度,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模式,使企業不斷的發展壯大,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創造新的機遇、迎接新的挑戰。
監理單位作為建筑工程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在整個工程項目建設中承擔著各方面帶來的風險,風險的不確定性要求監理單位必須認真做好項目的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工作,以此來達到風險規避的目的。監理單位在做好企業自身發展的同時,應認真研究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對市場的大環境作出正確的判斷與分析,在機遇中求得不斷的發展。
[1]李立新,丁 波.監理單位風險責任的研究[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2007(4):88-89.
[2]畢 星,翟 麗.項目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3]田杰芳,俞 艷.監理單位的風險管理[J].河北理工學院學報,2002(4):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