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胖
(山西立創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山西晉城 048000)
自2000年國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后,我國招標代理機構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招標代理作為工程建設領域中的一項重要改革措施,改變了以往的建設工程管理模式。
招標代理機構在招標活動中應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術和法律法規的要求,做到守法誠信、公開、公平、公正、客戶至上,服務第一,積極維護各方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完善政府的監督和約束機制,推進工程建設管理方式社會化、專業化的發展,保證建設工程招投標活動及相關文件的合法性,降低工程造價,提高投資收益。
作為招標代理機構,在招標活動中接受招標人的委托,如何才能保障為招標人選出最優的中標人,如何提高招標代理活動的成功率,經過近幾年的具體工作實踐,特別是在《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頒布后,本人認為應深層次理解《條例》及其變化條款,抓住以下幾個關鍵環節,對每個環節做到具體詳盡、了如指掌,及時解疑,代理機構具有“硬功夫”,定能招標成功。
招標代理活動由招標代理前期工作和招標代理過程兩大階段組成。
1)區分所代理建設項目應適用的法律法規及流程。
招標代理機構依據所代理招標項目的地域范圍、招標人主體、使用資金性質、招標項目性質的不同,所適用的招標采購的法律法規會不同,招投標的流程也不同,要想選擇正確適用的法律法規,就必須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區別它們的不同。
就工程建設項目而言,《招標投標法》和《政府采購法》中都有。《招標投標法》主要是規范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的法律,包括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與工程有關的重要設備、材料的采購,在《條例》中稱為工程、工程貨物、工程服務,以“工程”來定義“工程建設項目”,相比原法中的“項目”更準確更清晰,但范圍相對窄了許多。對招標人(或建設方)和使用資金性質,沒有統一的規定,所調整的對象就是工程建設項目,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實施監督。
《政府采購法》主要是規范政府采購活動的法律,采購人主要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資金的性質必須是財政性資金,它所調整的對象是指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工程、貨物、服務,包括購買、租賃、委托、雇用等。這里的“工程”與《條例》中的工程一致,并規定政府采購工程進行招標的,適用《招標投標法》且兩者對必須公開招標的施工工程限額都是200萬元以上,但貨物和服務與《條例》中的不一致,有較大差別,由財政部門依法實施監督。
之所以要嚴格區分適用法律,是因為兩者的招標方式、評標辦法、程序、時限、評標專家庫等都存在差別,如《招標投標法》只有兩種招標方式,即公開和邀請招標,而《政府采購法》有五種,包含前面這兩種;《招標投標法》規定了兩種評標方法,而《政府采購法》有三種。因此,招標代理機構應選擇適用的法律法規,不得混淆,如果招標人不同意或者有異議,代理人應善意提醒及風險提示,避免失敗。
2)確定代理項目招標條件、招標方式、招標組織形式、招標范圍。
招標代理機構應掌握不同的投資主體、資金來源、項目性質以及相對應的項目管理方式——審批制、核準制、備案制。按照投資體制改革的精神,從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出發,對于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實行審批制;企業投資建設項目引入《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內的項目,政府投資主管部門依法審核項目申請報告;《目錄》以外的企業投資項目,實行備案制。
招標代理機構應結合招標項目的實際情況,在招標前檢查招標項目必須具備的兩個基本條件,即履行項目審批手續和落實資金來源情況是否已完成。凡屬于依法必須審批的項目,應查看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中關于招標范圍、方式、組織方式的批復來確定相關事項。對依法必須進行招標,而批準邀請招標的,應協助招標人確定有關行政監督部門是否接到通報;對招標人向行政監督部門依法申請邀請招標需認定的,核實是否已認定。
只有將上述四項內容審核確定無誤,并嚴格執行批復文件,后續工作才能順利有序地進行。
3)掌握依法必須招標項目中國有資金占控股或者主導地位的特殊性。
首先確定所代理項目是否屬于依法必須招標且國有資金占控股或主導地位,控股是指國有資金占公司資本(或股本)總額的50%以上,而占主導地位是指所占比例雖不足50%,但享有的表決權有重大影響或能實際支配公司。
其次,應牢記它的三條特殊規定:
a.本項目必須公開招標,還應符合邀請招標條件:技術復雜、有特殊要求、受自然環境限制、只有少量潛在投標人或者公開招標費用占項目合同全額的比例過大。經審批、核準認定可邀請招標。
b.本項目在資格預審時,應專門組建符合《條例》中的評標委員會及其成員要求的資格審查委員會。
c.本項目在定標時應確定排名第一的中標候選人。
在后續工作中嚴格按此特殊性執行,可避免異議或投訴。
以上所述,雖說招標代理工作仍未展開,屬于前期工作,但至關重要,它為招標代理工作構建了大的框架,奠定了基礎,起到事前防范風險的作用,為招標代理活動的成功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
1)發布招標公告、資格預審公告。
編制招標公告、資格預審公告時,應做到內容真實、表達準確、完整不漏項,公告一經發出將構成招標活動的要約邀請,并不得隨意修改。同時,應重視聯合體投標的問題,編制的招標公告或資格預審招標公告及投標邀請書必須載明是否接受聯合體投標,并不得隨意變更,如不載明,則會給招標人帶來默許接受聯合體投標的風險,或發生投標人提出異議而帶來麻煩。依法必須招標項目的公告,應在國家指定媒介三報一網發布,各省市也做出了相應的規定,如山西省的規定:依法必須招標項目,應在《山西招投標網》《山西日報》發布招標公告。在發布時,還需注意以下內容:
a.在報紙上發布,必須將公告的內容如實在網絡上發布,時間要統一;網絡是必有的媒介。
b.如在多家媒介發布同一項目的公告,那么內容必須一致。
這是招投標活動的一項常規工作,如公告內容不規范、發布的媒介不規范或者不在指定媒介發布,會給招標人造成規避招標或招標失敗的風險,因此代理公司應照法規執行,做好每一細節工作。
2)使用招標范本編制資格預審文件和招標文件。
為了規范施工招標資格預審文件、招標文件編制活動,提高編制質量,國家各部委聯合編制了《標準文件》范本,隨后各行業也編制了標準施工招標文件。2008年5月1日僅對政府投資項目實行試行,在2012年的《條例》中,調整為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在編制文件時,必須使用標準文件,作為一種強制性要求,不但保證了編制文件的質量要求,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作為代理機構應充分重視使用標準文件,特別是應不加修改地引用《標準文件》中“申請人須知”“資格審查辦法”“投標人須知”“評標辦法”等條款的應用,極大地避免了法律風險。
3)資格預審結果必須履行的相關程序。
a.招標代理機構應以書面形式通知所有參與資格預審單位的資格預審申請結果,并要求予以回復,以表明受招標人委托履行了告知義務。
應特別注意:通知應以每一個資格預審單位的申請結果為一個獨立通知,既不能以公開的方式予以公告,也不能將通過的或不通過的或多個資審申請單位的結果以一個通知告知,否則會造成透露已獲招標文件的潛在投標人的名稱、數量,可能影響公平競爭,致使違法等。
b.如果通過資格預審的申請人少于3個,則應重新組織招標。作為招標代理機構應分析原因、吸取教訓,應審查資格預審公告的范圍、出售資格預審文件的期限是否符合法規要求,資格預審文件所規定的資格要求、審查標準是否太高,是否含有限制和排斥潛在投標人的條件,還是技術復雜、受自然條件限制或項目確實太小,企業無興趣。如前面幾個方面都符合法規,確實因為標的太小,那么可根據允許邀請招標的條件,由招標人向有關行政監督部門提出申請,認定可否采用邀請招標。
c.申請人在收到資格預審結果書面通知3日內,如提出異議,招標代理機構應在出售招標文件之前處理完此異議及投訴,以免在投標階段牽扯到資審階段的問題;如超過3日提出異議或投訴則不受理。此點在資格預審文件應具體規定重點提示。
4)編制出高質量的招標文件。
編制原則:招標文件的編制首先要使用《標準文件》,必須符合我國現有招標法律的規定,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不得帶有歧視性和傾向性,要針對本項目的具體情況,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使投標人對其所參與投標項目有宏觀上的認識和了解,避免產生歧義、爭議,導致流標。
招標文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其編寫是否規范、科學、嚴謹,是否符合本項目的實際情況,直接影響著整個招標工作的成效,同時也是保障工期、質量標準的重要依據。
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要編制出高質量的招標文件,應盡量避免以下常見問題,確保招投標工作的成功:
a.招標文件技術要求的傾向性,如設備采購中,常以原使用的設備、以性價或以現場使用條件為借口等,而掩蓋其實質,為照顧某些關系戶而考慮,限制了其他有實力的投標人。
b.招標文件技術要求的不科學性,如設備采購中,往往出現設備使用條件不明確,重要參數不全面,產品檔次不明確,有的甚至前后技術要求矛盾,這樣勢必造成供貨廠家產品規格、檔次差別大,為了競爭而降低價格、降低產品備用系數及性能,結果給評標帶來困難,給日后正常使用埋下隱患。
c.招標文件分包界定不清或分包不合理,造成工程實施時產生糾紛。
d.對規模小、質量要求一般的工程而要求使用高資質的施工隊伍承包,無形中提高了企業取費標準、造價增加。
e.在商務方面,將交貨時間、付款條件方面提出了過于苛刻的條件,不僅限制了投標人,而且失去了競爭力,提高了造價,而沒有得到最好的設備。
f.評分標準的制定中,有的迎合特定的投標人,而過分加重某指標的分值。
g.使用清單招標的,招標文件中有的僅有綜合單價,而未要求對綜合單價進行分析,造成合同實施階段涉及到工程變更而產生計價不準、沒有準確依據,甚至發生糾紛。
h.不得任意提高履約保證金,超出法規界限,造成競爭不夠激烈或流標。
i.根據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適用的評標辦法。
j.招標文件編制完,要經行業專家審核把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處理好資格預審文件和招標文件澄清修改的時限。
雖說編出高質量的招標文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漏洞和修改,但招標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及其變化,隨著時間的推進,總是避免不了或多或少的變化,會引起資格預審文件和招標文件的澄清或修改《條例》對可能影響到兩者編制的澄清和修改時限要求做出規定,分別為提交文件截止時間至少3日或15日之前,用書面形式通知所有潛在投標人;否則會順延遞交文件截止時間。改變了原來的剛性要求,具有機動性。作為代理機構既要透徹理解“可能影響”的深刻含義,又要機動處理時限的要求;既要保證或盡可能少順延開標時間,又要保證資審和評標結果公布后不發生異議或投訴。那么要做到以下幾點:
a.澄清和修改的文件內容,是否可能較大地影響到編制時間,如認為不影響,理由是否充分,否則應順延開標時間。
b.應與每個潛在投標人充分溝通,說明引起澄清或修改的原因,獲得他們的理解,同時也是他們能力范圍內能解決的問題,不可順延。
c.澄清和修改內容,要以書面形式通知到所有潛在投標人,并讓對方以書面形式回復已收到且其影響不需順延遞交文件的截止時間。
6)處理好異議答復。
a.投標人或利害關系人,對開標有異議的,應在現場提出,招標人應及時答復;對不在現場過后提出異議的不予受理。
b.潛在投標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對資格預審文件或招標文件有異議的,首先應暫停招標投標活動,招標代理機構或招標人,應分析原因,當天答復,積極組織人員。因為答復不一定保證提出異議人滿意,而不答復直接后果是暫停招投標活動,也就意味著開標、評標推遲。盡力而為,畢竟有時能挽回損失,況且有異議不一定確實存在問題,或許只是他人的不理解。最遲在收到異議的第3天應答復,未答復的不得啟動招投標活動。
招標投標活動的程序要求非常嚴格,期間包含了諸多環節,每個環節又含許多細節,而“細節決定成敗”,代理機構在各個環節發揮著重要的組織和協調工作,應降低人為失誤,做到準確無誤,確保每次招標的成功。本文主要概述了《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實施后,結合本人工作經驗,指出作為招標代理機構如何具體操作,才能保障招投標活動不流標,提高成功率。文中的成功不僅指招標不流標,更關鍵的是能選出優秀的中標人,且在合同實施過程中能保障高質高量地完成任務。希望自己微不足道的經驗能給同行們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1]全國招標師職業水平考試輔導教材指導委員會.全國招標師職業水平考試輔導教材[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0.
[2]招標采購法律法規與政策[Z].
[3]《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釋義[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