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進琳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72)
水電工程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工程之一,具有投資規模大、工期長、工程復雜、風險較大等特點,因而極易受到時間、自然條件、政策、物價調整等因素的影響,使工程建設出現變化。因此,對水電工程造價進行控制,就是要將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各類因素可能對造價產生的影響控制在最低限度,從而保證工程投資概算的精確性。在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可能導致投資損失的各類因素都可以歸納為水電工程建設風險,如:政策變化、物價調整、自然災害等,風險伴隨著水電工程建設的始終并且貫穿于水電工程建設的各個階段,因此,在水電工程造價控制過程中,加強對風險的識別、估計決策與控制是水電工程造價控制的重要內容。
水電工程造價控制是指在工程項目建設的全過程中,檢查其是否按預測的工程造價和資金使用計劃進行,發現偏差、分析原因、進行糾正,以確保項目建設的實現。
水電工程建設項目本身的特點決定了造價控制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工程造價控制目標的動態性。由于工程造價需要多次性計價,所以各個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目標在不斷改變;二是工程造價控制的多因素性。一方面工程建設資源消耗數量多;另一方面工程建設周期長、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較多;三是工程造價控制的系統復雜。工程造價控制系統按性質分為政府控制系統、行業控制系統、業主控制系統、施工企業控制系統;按資源消耗費用分為人工費用控制系統、材料消耗費用控制系統、機械消耗費用控制系統等。
水電工程造價的控制可以說是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中的關鍵節點。一方面,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投資人(業主)、政府主管部門、銀行、中介機構、承包商等都從各自的利益出發關注工程造價。各個利益群體關注工程造價的著眼點不同,實際上都是在工程造價活動中關注自己的經濟效益或社會公平。所以,合理確定和控制工程造價對于化解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前期決策、設計、招標、施工、運行五個階段都需進行造價控制;(1)前期決策階段的控制主要是從技術、經濟兩個方面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評估,以確定工程建設規模;(2)設計階段的控制主要是通過優化設計和限額設計對工程造價進行控制;(3)招標階段的控制主要是通過確定合理的工程量清單,力求不重不漏,制定科學的評標方法,選擇確定報價合理、技術先進的承包單位,并通過科學、規范、嚴謹的合同條款明確雙方的責權;(4)施工階段是造價消耗階段,因而也是工程造價控制的重點階段。一是全面推行工程造價動態控制。工程施工往往周期較長,因而材料與人工的投入會隨時間動態變化,這就要求造價人員應及時收集相關資料,預測價格動態變化,以實現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二是認真抓好材料的管理與使用。對于材料的價格,要通過信息平臺對工程材料的質量、價格、運輸成本與供應商資質進行篩選,對于材料選購應盡可能集中采購以壓低成本,通過招標采購、合同管理等方法嚴格控制材料價格的隨意上漲;對于材料的數量,要通過合理配置,加強計劃供應、嚴格執行限額發料,對入庫材料要認真驗收、保管,采用新技術、新工藝降低材料消耗,對剩余及廢舊材料要及時回收周轉,避免浪費;三是全方位推行合同管理。合同是發生分歧時解決糾紛的主要依據,從合同的洽談、簽約開始,就要嚴格管理,條款完整、語言嚴謹,在施工過程中項目人員、造價、監理及其他工程相關人員都要熟悉合同內容,以提高執行效率,降低盲目的工程量與簽證增加;(5)投入運行階段所產生的運行成本與工程建設過程中的造價控制關系緊密,而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就要考慮到建成后運行階段的運行方式、自動化程度、設備選型等,并通過建設過程的造價控制對最終的運行成本進行控制,從而盡可能地提高水電工程項目的運行收益。
水電工程由于其固有的特性,決定了其在建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類型的風險,從而造成工程投資的損失。因此,在工程造價控制過程中,要對水電工程的風險進行分析、識別、估計、決策與控制。
從風險分析看,就是要對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風險種類進行辨別,為風險評估與分析奠定基礎。水電工程的風險識別主要受工程項目特點、市場環境與宏觀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按照不同的風險類別劃分,可能有多種風險存在。例如:社會環境風險——戰略規劃變化、相關法規政策修訂或修改、治安環境等直接影響到整個水電工程建設的總造價;設計風險——設計方案變化、標準變更、設計缺陷、設計交底不明等影響到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直接費、設備費、采購及保管費、運雜費等;勘測風險——勘測標準局限、勘測深度不足等影響直接費;地質風險——岸坡穩定性、滑坡、建基面變化、地基防滲方案變化、斷層、塌方、復雜洞室群支護、特差圍巖處理等影響直接費;水文氣象風險——地面工程排水、圍堰滲水、地下工程超常滲水、惡劣氣候條件(高溫、嚴寒、高海拔、颶風、洪水等)等影響直接工程費;施工風險——施工方案、施工組織、施工質量、工期變化等影響直接費;經濟財務風險——物價變動、資金成本變動(利率變動、匯率波動、籌資費用增加)影響造價中的直接費、設備費、建設管理費等。
在對風險源識別的基礎上,需要對風險可能造成損失的程度進行估計與分析。水電工程造價風險估計是對其潛在風險損失進行有效控制的前提,一般是運用風險估計模型,在建立估計參數的基礎上,對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各類風險可能產生的損害程度進行估計。筆者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各種風險分析方法,遵循“風險辨識——風險量化——工程造價損失估計——關鍵風險因素識別”的估計流程,針對水電工程項目進行了分析。一是在風險辨識過程,采用細分同質成本單元與結合歷史數據的方法較全面地識別出水電工程項目建設的潛在風險因素;二是在風險量化階段,采用對風險損失更為敏感的函數關系來度量風險量,為科學地對造價風險損失估計奠定基礎,從而實現對總工程造價損失范圍的有效估計;三是在風險損失估計的基礎上,結合風險量比較方法和敏感性分析進一步識別出影響工程造價投資的關鍵因素并據此提供風險控制建議。在正確識別與估計風險之后,就要根據風險可能發生的情況,決策采取何種方式來承擔風險。如果風險無法轉移或分擔,或者風險較小且可以通過防范措施予以避免,則可以由水電工程業主自行承擔;對于不適宜自行承擔的,則可以通過支付一定代價的方式,將風險轉移給第三方,如工程保險、擔保等;如果有多個受益者的,則應該由所有受益者按照受益大小進行風險分擔。
風險控制是整個風險分析與管理中最重要的內容,其目的就是通過一定的防范措施,將水電工程中可能產生的風險損失降到最低,從而實現水電工程造價控制的基本目標。因為風險管理也是水電工程造價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水電工程建設的特性,使得工程造價控制難度遠高于一般建設項目。針對目前水電工程計價方法中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了水電工程造價控制的一些具體措施,并對水電工程建設中的風險管理問題作為水電工程造價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了初探,旨在對水電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有所幫助。
[1]謝赤,張娟,孫柏.大型水電工程造價風險評估及其關鍵因素識別[J],水力發電學報,2010,29(3):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