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珍
(思南縣交通運輸局)
一般選用標號為325、425 的硅酸鹽水泥,其耐磨性、強度、抗凍性、收縮性等指標都較好,物理性能、化學成分都必須在國家標準內;嚴格水泥進場制度,并根據標號分類堆放;做好運輸保管中的防潮防水,并及時檢驗其是否可用。
適宜使用安全潔凈,不含油、酸、堿、鹽類、有機物等易影響混凝土質量的有機物的水,最佳選擇是飲用水,非飲用水則必須經過化驗,合格后才能使用。
粗集料包括巖石天然風化而成的卵石(礫石)及人工軋制的碎石,其質地應該是堅硬、潔凈、耐用的,并符合水泥強度的規定級配,最大粒徑不應 超過37.5 mm;細集料包括天然砂或碎石,必須是質地堅硬、耐久潔凈的,同時也要符合級配標準,細度模數應該在2.5 以上。
通常在混凝土中加入的外加劑主要是流變劑、調凝劑和引氣劑,選用這些外加劑的標準都應該按照國家標準執行,符合《水泥混凝土外加劑》的有關規定。
拌合場地必須有足夠寬闊的面積,可以合理堆放原材料和拌合機器,還需足以搭建存放水泥的庫房;同時充分考慮到運送原材料的距離是否經濟合理,電源、水源等基本配備齊全;另外排水通風條件良好,便于搬運拌合機械。
混凝土材料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工程質量的好壞,在施工前就應該進行試配實驗,以確保達到最佳效果。配料時要求選用不同尺寸的粗集料,并根據不同的材料設計配合比,分別進行抗壓、抗折實驗,而且要經過3 d、28 d 齡期的試壓。通過試驗得出資料后要進行分析比較,選擇高強度、省水泥、級配優的配合比。
在農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整個施工過程中,需要用到各門各類的機械器具,例如拌和機、鋼模板等,在施工前對其進行檢查和試運行,可以有效防止設備故障的出現,以確保施工機械的正常運行,提高工程速度和質量。
在施工前,必須對混凝土施工的基礎工作認真核實,檢查其是否完善。例如,要做好路面的寬度、高度以及強度等的數據統計和測試,不合格的地方則應該立即進行維修,以期符合路面施工的標準;另外,在混凝土攤鋪前應保持基層路面的表面濕潤,防止混凝土底層水分缺失,造成對路面施工的影響。
安裝模板前必須對其進行檢查、校正,淘汰彎曲變形的模板,將模板的高度調整到與混凝土的一致。在模板安裝時,根據已經放置好線的位置,把模板放置在基層上,接著從外側將鐵桿打入基層,將模板固定好。鐵桿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確保在混凝土的攤鋪振搗過程中模板不受影響,并一直處在固定情況下,同時要注意固定好模板的標高和平面位置。在混凝土進行路面鋪設完成后要抽出鐵釬,這時應該保證模板能夠直立、穩固,并保持與接洽處的嚴密結合,紡防止出現高低不平,或者前后錯位的不良狀況。若在模板下方有空缺處,則應該加入混合料進行填充,避免在混凝土的振搗過程產生下沉和漏漿等問題。
進行混凝土的拌合時,應該根據試調過程得出的配合比計算好用量,并根據試驗精準的控制投料順序,同時依照攪拌機械的型號、單次攪拌量、稠度等嚴格控制攪拌時間,力爭在最少的時間內攪拌出均質的混凝土。混凝土從攪拌機中卸出后,要及時運送到澆筑地點,在運送過程中注意防止分層離析、砂漿流失以及塌落度產生變化等,保持混凝土的均勻性;混凝土卸出后應及時澆筑,盡量趕在初凝之前完成;盡量選擇路面平坦且路程相對較短的運送道路,減少混凝土的轉運次數。
人工攤鋪法是公路混凝土路面攤鋪中最常用的方法,施工中嚴格要求其他諸如拋擲、耬耙等工具的出現,避免混凝土混合料出現離析。攤鋪工作開始前,必須確保模板安裝正確、尺寸大小符合標準;在施工時,把混合料加入已經安裝好的模板路槽內進行攤鋪,要確保其均勻化,并在模板附近撒鋪混合料,將多余的漿水導出,加快路面的堅固。一些路面較松散的地段,攤鋪的混凝土混合料必須比模板頂面高過10%,以保證路面堅固后與整個路面保持平衡。
在攤鋪工作完成后應及時進行振搗,確保整個路面堅實。使用振搗棒開展振搗時,采用“品”字從每個角度連續振搗,特別要重視邊角、周邊等地,等到出現水泥漿、拌合物不再下沉、路面氣泡不再出現等情況時停止振搗;還要要注意振搗過程中的力度,避免損壞儀器。另外,必須及時對缺料部位進行填平。
在振搗完成后,必須及時對路面進行平整處理,采用滾筒實施滾動提漿操作,并用大木抹多次重復抹面,不再沁水時剛好達到要求,然后再在這個基礎之上選用鐵抹進行壓光操作。值得注意的是,在抹面過程中不可以加入干水泥和砂漿,并需要用3 m 的直尺檢查路面的平整度。在抹面結束后,必須用壓紋機實施壓紋,保證行人和行車的安全。另外,在收面時要設置好砼路面的坡度,一般是2% ~3%,這樣有利于排水。
拆除模板時有一定的要求。在時間上,取決于混凝土的強度,并要結合當地的氣溫,必須要能確保其表面和棱角不會因為拆除模板而受到損壞;在原則上,堅持“先安裝的后拆,后安裝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避免損傷模板或構件。拆除模板時,必須將模板的支撐和鐵釬等先取下來,然后將扁頭小鐵棒插進混凝土和模板之間,謹慎小心地向外撬動模板,注意避免混凝土砼口和板角受到損傷,將拆下的模板進行校正后平放保存好,以備使用與其他地方。在拆模過程中,一旦發現混凝土有夾層、裂縫、空洞等影響工程安全的質量問題,應立即停止拆除,并把活動的配件重新擰緊,同時上報相關部門研究后才能繼續操作。
在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要及時進行路面的養護管理,一般采取鋪設草簾、濕麻袋等對其加以保溫保濕,并定時灑水,這項工作必須持續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具體還要根據當地的天氣狀況決定灑水量,保證路面維持潮濕的狀態。在養護期間,禁止任何行人和車輛經過,以免造成路面的損壞。
在公路正式運行后,必須經常清掃行車道上的泥土和雜物;經常疏通路基路面的排水設施;定期清洗路面的標線、文字標記等;及時填補路面接縫處的缺損;及時對公路兩旁和分隔帶內的植物進行澆灌修剪;及時采取措施維修整治路面,以期保證公路順利運行。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術直接影響路面工程的質量,關乎著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施工人員高度重視各個階段的質量,精心安排、嚴密施工,力爭建成高效合格的農村公路,提升農村的運輸方式和速度,進一步改善農村公路格局,加快“村村通”工程的實現。
[1] 蔡國俊.農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探究[J]. 中華民居(下旬刊),2012,5(8):34-35.
[2] 劉曉麗.農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淺析[J]. 科協論壇(下半月),20123,6(1):54-55.
[3] 秦曉鷗.農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探討[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5(8):99-100.
[4] 劉向輝,徐連順.農村公路建設中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質量控制要點[J].科技風,2010,6(10):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