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飛,姚 虹
(蘇州軌道交通運營分公司)
據公司服務熱線反映,上早自習的學生提出早晨首班車出車較晚,也有個別乘客建議延長重要節假日的末班車時間。
為了搞清楚早晚學生客流數量以及學生客流在上下行的分布,特調查并統計了表格1 和表格2。

表1 早晚高峰時段學生客流分布情況統計表

表2 早晚時段學生客流情況
由表1 數據可以清楚的看到,下午的學生客流明顯多余早上。
由表2 數據可知,工作日早上6∶00 ~8∶00 下行方向學生平均客流為320 人次,下午16∶00 ~18∶00 回程方向學生平均客流為778 人次,由于學生下午放學時間完全在軌道交通運營服務時間之內,因此可以認為下行方向大概有458 人由于出車晚而早上沒有乘坐軌道交通;早上6∶00 ~8∶00 上行方向的學生平均客流為220 人次,下午16∶00 ~18∶00 回程方向的學生平均客流為753 人次,由于學生下午放學時間完全在軌道交通運營服務時間之內,因此可以認為上行方向大概有533 人由于出車晚而早上沒有乘坐軌道交通。
經調查發現,學生出行客流量主要集中在相門站-東環路站、汾湖路站-塔園路站、蘇州樂園站-桐涇北路站。
(1)節假日早晚客流分析
從圖1 和圖2 可以看出,節假日首班車前后的客流很小,與工作日差別不大,說明節假日早晨運輸需求較小;節假日末班車前后客流偏大,與工作日的同期客流相比有較大增加,且持續到很晚的時間,說明市民在節假日末班車前后運輸需求較大。

圖1 節假日首班車前后平均客流變化趨勢圖

圖2 節假日末班車前后客流變化趨勢圖
綜合考慮以上數據和分析認為:
(1)沒有客流數據支持提早首班車的發車時間,并且兩端同時提早首班車發車時間會大大的壓縮夜間的施工時間。
(2)為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要,可以考慮早班車中從東環路折返一列車接載這部分學生,讓東環路往木瀆方向的首班車也從6 點30 分開始,如圖3 紅線部分所示。
(3)根據前面分析可知,節假日晚上客流普遍較多,可以考慮延長重要節假日晚間的運營時間。

圖3 蘇州軌道交通一號線示意圖
影響上線列車數(行車間隔)的幾個關鍵因素主要是:客流量、可用電客車數、電客車司機數量、服務質量提高的需求、內部員工隊伍鍛煉的需求等,下面主要從這幾個方面分別進行詳細闡述:
運輸需求是調整運輸能力的重要依據。統計了蘇州軌道交通運營較為平穩的一個月的客流數據進行分析如下:

表3 最大斷面客流及滿載率情況
從上面表格可以看出,工作日最大斷面客流較大,高峰時段滿載率較高;周末兩天高峰時段和平峰時段客流相差不明顯,大客流持續時間較長;節假日期間客流比其他時間客流都要大,斷面滿載率非常高。
(1)正常工作日上線能力。按照正常扣修3 列車、臨時故障扣修2 列車計算:每日可安排18 列車(含備用車)上線;0124 車接管后,每日可安排19 列車(含備用車)上線。
(2)周末及節假日上線能力。按照正常扣修1 列車(年檢)、臨修3 列車計算:每日可安排20 列車(含備用車)上線;0124 車接管后,每日可安排21 列車(含備用車)上線。
目前除去電客車司機長、派班司機與車場組調車司機以外,正線開車的電客車司機共有96 人,四個班組,每個班組24 人,剛好能滿足高峰期18 列車需求(木瀆4 班折返、鐘南街2 班折返)。
綜上所述,目前從客流需求、車輛供車、司機上崗等角度考慮,現階段均有進行調整行車間隔的可能性,也有必要性。鑒于目前電客車數量和司機數量的限制,目前有條件在高峰時段上線18 列車,將行車間隔由6 分30 秒壓縮到5 分50秒,以滿足客流的需求和服務質量的提高,平峰時段運能較為充足,暫不調整行車間隔。
綜上所述,目前的運行圖已經無法滿足現在的運輸需求,須作出如下調整:考慮學生客流的需求,在編制新的運行圖時可以考慮早班車中從東環路折返一列車接載這部分學生,讓東環路往木瀆方向的首班車也從6 點30 分開始;在節假日的客流分析中可以看出,末班車前后客流較多,可以延長節假日晚上的服務時間,專門編制節假日運行圖;針對工作日高峰時間滿載率較高的問題,可以壓縮高峰時段行車間隔至5 分50 秒;針對周末的客流規律與平時不同,周末高峰時段與平峰時段客流變化不明顯的特性,編制周末運行圖時延長周末的高峰時間,同時縮短高峰時段的行車間隔至5 分50 秒,以提高服務質量。
[1] 耿幸福,徐新玉.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 何靜.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M].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