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元廣
(貴州路橋集團有限公司)
公路工程建設,對于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由于公路施工周期長、施工距離較大,公路建設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軟地基問題,如果處理不得當,就會使軟地基建設區域地基不穩定,使公路在受外力影響下容易出現塌陷、降沉等問題的發生,影響公路實際使用效果,因此,我們必須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來解決公路軟地基問題,確保公路工程的正常使用效果。
軟地基處理過程中,首先需要對軟地基的實際狀況進行合理的分析和勘察,也只有掌握了真實數據和相關特征,才能有針對性的采取相關施工技術,降低軟地基結構對公路工程的影響。軟地基的結構較為松散,在經過外力擾動后,會使得自身支撐能力以及強度大大降低。根據軟地基的不同組成材料,應該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比如當軟地基多由粘性土構成時,可直接采用壓實法進行地基加固,當軟地基由砂性土組成時,則需要采用砂樁法或震動壓實法來提高軟地基的支撐能力。此外,公路軟地基處理時也要對軟地基的地基條件進行深入考察,如軟地基的具體范圍以及軟地基的深度等問題,如果軟土層較淺,則處理過程相對簡單,可以采取換土法將軟土層直接替換為承重能力較強的材料即可;如果軟土層較深,則工程量較大,實際施工技術較為復雜,比如分層處理、加筋處理以及荷載壓重處理等等都需要進行合理的配合和使用,才能夠提高軟土層的承重能力,確保公路道路工程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能。
我國公路工程建設,會針對公路用途對公路等級進行劃分,公路等級越高,則公路的平整度要求就越高,對公路工程軟地基的處理要求也會更高。對于高等公路建設來說,應該將公路軟地基的軟土層進行替換,或在軟地基中直接添加鋼筋混凝土等材料,最大程度提高地基牢固程度,保證高等公路的平整度,減少相關問題的發生;對于等級較低的公路,則平整度要求不是很高,這時可以采取先鋪設簡易路面,待地基沉降結束后,再進行路面的鋪設,這樣有利于降低工程造價的成本。路堤的穩定性是確保公路正常使用的重要因素,路堤的寬度和高度會直接影響到公路的正常使用,路堤設計越寬越高,對公路的影響就越大,壓力就會越大,因此,就必須要加強對軟地基的處理工作,降低軟地基的影響效果。
公路工程的質量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公路工程的軟地基區域,如果地質結構復雜且不穩定,就必須要加強軟地基的處理工作,最大化提高軟地基的承重效果,避免地基活動所造成的公路損害;同時,氣候因素對地基的影響也非常大,如季節降水較多,則對公路道路軟地基的穩定性影響就會越大,大量的雨水就會使得軟地基穩定性大大加強,容易造成塌陷等問題的發生,因此,要特別重視這一區域軟地基的加固和處理,加強公路排水工作,避免滲漏水對地基的影響,從而有效避免公路工程塌陷和沉降等問題的產生。
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要注意對周圍環境的保護,盡量減少施工過程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比如工程施工中的噪音、污水以及施工材料對環境的污染,做好相應的環境保護工作;同時,當公路工程附近有建筑物時,應該重視施工工作對建筑物的影響,施工不當就會使建筑物墻體出現裂縫,或者影響建筑物的地基結構,給業主帶來較為嚴重的損失。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加強這一方面的施工管理工作。
換土法就是將軟地基中結構較為松散的弱土層挖除,替換為性能較為穩定的材料進行填充,從而達到穩固公路工程地基結構的目的。換土法的工作機理比較簡單,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將弱土層替換之后,應該先在底部鋪設一層碎石,然后填充砂石和沙礫,由于施工材料的承載力較為相近,因此就會使得路基的沉降效果比較均勻,從而提升公路工程地基的穩定性。一般來說,換土法的工程量較大,往往只適用于軟土層較薄的軟地基結構。
強夯法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軟地基處理方法,即使用重錘施工設備對軟地基區域進行重力壓縮,將地基中的水從地基結構中擠壓出來,并將軟地基中的軟土和砂石進行擠壓、密實,從而使地基結構趨向于穩定,消除地基中的裂縫,使軟地基達到理想承重效果。強夯法處理技術目前應用最廣,但是這種處理方法卻存在非常大的問題和不足,比如施工過程中的噪音較大,影響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時,強夯法施工過程中,強烈的地質震動容易使工程周圍的建筑結構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因此,強夯法不適合在較高的地方以及居住人口較為稠密的地區使用。
高壓注漿法,就是利用先進的高壓噴射技術,將粘合性較強的泥漿灌注到軟地基的內部,從而穩固軟地基的整體結構,提高軟地基的承重能力。高壓注漿法的操作流程比較復雜,首先要對軟地基進行有效的分析和評估,確定軟地基的注漿深度以及注漿有效位置,然后利用鉆孔設備對軟地基進行鉆孔,將注漿管深入到軟地基內部進行注漿,從而達到穩固軟地基結構的目的。高壓注漿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軟地基處理措施,能夠針對于不同結構的軟地基開展有效的處理,包括超厚軟層,但是,高壓注漿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施工復雜,費用較高,使得高壓注漿法難以得到有效推廣,往往在高等公路施工過程中予以采納和實施。
加筋法也稱之為加筋地基法,就是在軟地基結構中添加混凝土加筋墊層,以提高軟地基的整體穩定性。加筋法的具體操作流程如下:首先,將地基下一定范圍內的軟弱土層去除,然后鋪設一定的砂石,并鋪設一定厚度的砂石墊層,利用高效擠壓設備對地基進行有效的壓實,從而改善地基的整體承重能力,確保地基的使用效果。加筋法施工較為簡單,且完全改善了地基的承重能力,相對于其他處理方法要更加經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施工成本。一般來說,加筋法多用于砂石較少的地區,且效果較為理想。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公路建設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區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當工程施工過程中遇到軟地基結構問題時,應該根據軟地基的具體特征及特性進行有效的分析和評估,并挑選較為合理的處理措施對軟地基進行加固,提升軟地基的整體承重能力,從而大大提高公路運行效果,推動我國公路建設的健康發展。
[1] 蔡大鵬.淺談公路軟土地基處理[J].山西建筑,2009,(3).
[2] 朱明,范建華.淺談軟土地基處理方法及施工工藝[J].西部探礦工程,2009,(1).
[3] 鐘杭斌,楊新鋒.淺談公路軟土地基的治理措施[J].民營科技,2009,(1) .
[4] 申曉峰,黃水武.淺談公路軟土地基的處理及路基防護方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0).
[5] 和發波,李傳鵬,李錫剛.建筑地基處理方法及其適用概述[J].萊鋼科技,200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