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潤之
(壽光市紀委)
發展是硬道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靠發展,實現經濟增長靠發展,發揮壽光區域優勢靠發展,解決壽光農村公路交通與區域經濟快速發展中不適應的各種問題和矛盾同樣靠發展。綜觀壽光市農村公路交通狀況,經過近20年的建設,開始從規模擴張階段向素質提高階段轉變。在新的發展階段,面對新的發展形勢,要實現壽光市農村公路在高起點上的更大發展,沿用傳統的發展模式必然難以奏效,必須在發展觀念、發展內涵和發展模式上進行全面創新。以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作為現階段農村公路建設的主線,通過“三個服務”的各自推進以及它們之間的良性互動,最終促成農村公路發展模式的全面創新,實質上就構成了一種新的農村公路發展觀,是科學發展觀在農村公路建設實踐中的具體表現。
壽光市位于山東半島中部,渤海萊州灣南畔。山東省壽光市交通局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解決“三農”問題,改善農村交通條件,發展農業產業化的重要措施來抓,按照“突出重點、形成框架、分步實施、提升檔次”的工作思路,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步伐。在謀劃公路建設項目時,重點明確三個凸現。即:通往周邊地區的公路全部實現二級化,凸現出壽光農村公路的“主骨架”;通往鄉鎮公路全部實現等級化,凸現出壽光農村公路的“動脈血管”;通村公路全部實現油路化,凸現出壽光農村公路的“毛細血管”。只有形成內循環、外輻射的農村公路交通大格局,才能進一步提高壽光市農村公路交通運輸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按照這一思路,今后壽光市農村公路建設要突出以下兩個重點。
目前,壽光市等級公路仍然是公路建設的薄弱環節,近幾年來國家加大了對國省干線公路的投資力度,但壽光市公路的投資規模橫向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為了發揮公路網的整體效益,必須充分重視壽光市公路在整體路網中“結點”作用,不能形成斷裂,這樣才能提高公路網通達深度,使干支公路交通順暢。從現在起,全市等級公路建設要遵循“加密、成網、貫通”和“高起點、高水平、適度超前”原則進行。加密是在一些區域經濟發展較快、交通流量增長較大的鄉鎮建設等級公路復線或新線,增加密度;成網是新建一批等級公路,使之與已有干線公路形成網絡,使等級公路發展水平有質的提高;貫通是重視與周邊地區連接,使壽光市的等級公路網絡與周邊地區公路網相連,為進一步對外開放提供交通設施條件。
(1)農村公路建設要本著“解決好合適的速度,合理的規模以及最佳效能同比提高”的交通發展思路,結合壽光市實際,從農民迫切需要而又有條件做好的地方入手,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投資改造公路建設項目。重點修好“三路”:即農村出口路、經濟路、通村路,切實抓好鄉鎮與鄉鎮、村與村之間,以及出縣進市的斷頭線、循環線和一些對經濟發展有較大影響的連接線。
(2)農村公路產權收益的外部性和社會公益性決定了政府必須作為投資主體和組織者而發揮主導作用,農民也需要通過投工投勞的方式參與到農村公路建設中。這就需要根據公路的級別和受益人群范圍,按照“一事一議”的協商機制,解決好農村集體和農民個人的出資問題。
(3)農村公路建設必須做好宏觀上的整體規劃,仔細研究公路建設的優先區域,既要平衡區域間的關系,又要講求投資效益,避免浪費。比如,有些村莊可能需要生態移民,就不要修建公路。
(4)農村公路技術標準不一定很高,但質量要求決不能降低。我們要針對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小而分散、涉及面廣執行層面經驗不多的特點,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技術優勢,加強與農村公路相聯系的整個公路體系的管理和監督工作,降低公路涉農利用的成本。要將高等級公路建設的質量意識和管理理念逐步延伸到農村公路建設中來,積極推行規范化、機械化施工。
“三分建設、七分養護”這已成為業內人士的普遍共識。從目前的情況看,農村公路建成后,管養機制與養護資金問題還非常突出,農村公路重建設輕管養的現象還相當嚴重。應根據當地實際,尋求政府的政策支持,廣開資金籌措渠道,摸索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把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真正落實到位。
一要強化設計精度,對設計進行多方案對比、優化和選擇,提升設計質量。二要加強施工管理。將質量管理的各項要求落實到每個環節,抓住關鍵環節,嚴格管理。三要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對工程質量出現問題的,堅決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責任。四要強化質量監管。要進一步完善“企業自檢、社會監理、業主監察、政府監督”的質量控制體系,加大明查暗訪力度,提高抽查和巡查頻率和深度,并將檢查情況通過新聞媒體公布,接受社會監督。五要加大獎懲力度,嚴格落實業績信譽和“黑名單”檔案制度,對違規施工企業和玩忽職守的人員堅決清理出公路建設市場。
[1]任玉嶺.農村道路建設應作為新農村建設第一要務[J]. 中國經濟周刊,2006,(30):34 -36.
[2]宋學文,張紅艷,馮曉.農村公路研究現狀綜述[J].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5,(6):77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