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友,盧金華
(1.黑龍江省大慶地區防洪工程管理處,黑龍江 大慶 163311;2.黑龍江藍波建筑工程檢測有限公司,哈爾濱 150040)
小流域治理是指根據自然條件和生產發展方向,采取配套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對小流域內的水、土資源進行的綜合治理[1]。小流域治理主要針對天然中小河流,而肇蘭新河作為人工開挖河道納入2012年國家小流域治理項目,這一舉措的意義廣泛而深遠,有必要分析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肇蘭新河位于肇東市和呼蘭縣境內,從青肯泡滯洪區泄洪閘起到呼蘭河二道河止,全長93 km,河道走向基本與濱州鐵路平行。在肇東市城北,穿越肇蘭公路向東南入二道河(呼蘭河叉)。流域控制總面積為5 210 km2,其中:青肯泡以上控制面積為2 524 km2,以下為2 686 km2。
肇蘭新河流域絕大部分位于肇東市境內,肇東市位于黑龍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溫和半干旱區,松花江北岸,南距省會哈爾濱53 km,北距油城大慶90 km,是哈大齊黃金經濟帶上的一個重要城市。市域總面積3 905 km2,截止2010年底總人口93.24萬。肇東市轄5個辦事處、11個鎮、10個鄉,有耕地379萬hm2,草原150萬hm2,林地70萬hm2,水面20萬hm2,素有半林半水六分田、三分大草原之稱。肇東市總耕地面積379萬hm2,其中水田38萬hm2。201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67.1億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 898 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180元。
“十二五”時期是肇東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打造哈大齊工業走廊經濟增長的極關鍵時期,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實現更好更快發展、構建和諧發達新肇東是歷史賦予的重任,實施“十二五”規劃對于推動全市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笆濉睍r期是肇東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建設生態、和諧、發達新肇東的關鍵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期、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突破期、民生和諧幸福指數的提升?!笆濉睍r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生態、和諧、發達新肇東這一主題,發展目標為:“堅持工業化主導、產業化推進、城市化引領、生態化發展“四化”方略,加快轉型,跨越發展,推進經濟結構優化、產業化聚集提升、城鄉統籌發展、生態和諧建設四個重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省考核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經濟增加值和居民收入五個翻番。努力打造國家現代農業、哈大齊工業走廊、城鄉一體化、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四個示范區,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人民富裕安康、實現肇東全面振興崛起而努力奮斗。
肇蘭新河流域是人工開挖的河流,肇蘭新河流域治理全部位于肇東市境內。
肇蘭河洪澇災害很嚴重,給當地糧食生產、人民生活及國民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危害,制約了當地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肇東市1975年、1985年、1987年、1998年發生過多場大洪水,對沿河兩岸耕地和村鎮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其中1985、1998年洪水是全流域性的洪水,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流域普降暴雨,上游昌五雨量站實測降雨量達200 mm。導致肇東新河沿岸多個村屯受災,淹沒耕地30 多萬畝,受洪澇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僅肇東市就達4 000多萬元(當年價)。
肇蘭新河工程建成以來,對河道進行了3 次測量,從三次測量成果可以看出,河底的縱向比降缺乏穩定性,河底呈逐年下切之勢,兩岸邊坡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壞。1997年與1996年實測資料相比,河道仍在繼續下切0.6~1.0 m,設計流域為整個河道最不穩定的流域之一。
由于1997年四方、薄荷、巨寶三處跌水的修建,使原本呈現下切趨勢的河道基本得到控制,根據此次實際測量成果河道比降在1/6 400~1/10 000,河道內尚有局部淤積,因此本次工程不需對河道下切進行治理。肇蘭新河工程尚不配套,排水穿堤建筑物很少,1988年、1991年和1996年大水造成較大沖溝3 處,至今既未修穿堤建筑物,又未堵復,造成交通中斷,給防汛搶險及工程管理工作帶來極大不便。
肇蘭新河從青肯泡滯洪區泄洪閘起到呼蘭河二道河止,全長93 km,治理滯后,存在防洪基礎設施薄弱、河道主槽斷面小且河道凹岸淘刷嚴重、缺乏規劃指導,洪水災害嚴重。
隨著肇蘭新河中下游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糧食產量穩步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也是逐年增加?,F有的防洪工程與當地的經濟發展以不相適應,現有堤防防洪保安能力遠不能滿足農業增產穩產的需求。為更好地保護河道中下游地區肇東市海城鄉和姜家鎮部分村屯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對肇蘭新河中下游治理工程建設非常必要。
長期以來,肇蘭新河治理缺乏投資機制和渠道,治理資金嚴重不足。近年來,有關“兩工”政策取消,群眾投勞農田水利投入機制和組織方式發生很大變化,對肇蘭新河的治理日趨減少,低標準的防洪工程已成為防洪隱患,區內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基本農田得不到有效的保證。
目前,肇蘭新河中下游防洪基礎設施薄弱,河道凹沖刷嚴重且主河槽斷面小。特別是河流沿岸的鎮江村防洪設施少、標準低,遇到常遇洪水就可能造成較大洪澇災害。河道行洪能力低,對所在區域的防洪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按照中央一號文件的部署,中小河流治理優先安排洪澇災害易發、保護區人口密集、保護對象重要的河流及流域,加固堤岸,清淤疏浚,使治理流域基本達到國家批復的防洪標準[2]。
規劃項目實施后,可使肇蘭新河得到有效的治理,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防洪能力得到增強,洪澇災害得到有效防范,流域內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防洪安全保障問題得到初步解決。對保護耕地,保障糧食生產,改善當地人民群眾的生產條件,提高其生活質量,都將起到巨大作用。
從以上不難看出,肇蘭新河流域雖然是人工開挖的河流,但是作為保護一方水土平安的排水渠,納入國家小流域治理必要而且必須。
[1]王偉.小流域治理對水文特性的影響[J].地下水,2009,31(03):140-141.
[2]李巖,王立群.小流域綜合治理及其效益評價研究進展[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7(03):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