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慧
(首鋼長鋼有限公司,山西 長治 046031)
做好新形勢下的宣傳思想工作,是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需要,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的需要。歷史經驗表明,宣傳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從來都是為黨和國家事業服務的。宣傳工作是黨的一大傳統、一大優勢,是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動員群眾為實現自己利益而奮斗的強大武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宣傳工作使命光榮,任務很重,要求更高。
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實際上就是從黨的“宣傳工作”這一概念中逐漸衍變而來的。早在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創立共產黨時,就在他們起草的第一個黨章中最先運用了“宣傳工作”這一概念,并在規定入黨條件時,明確把“要具有革命毅力并努力進行宣傳工作”作為入黨的一個必備條件。劉少奇同志曾經解釋過,黨的宣傳工作實質上是黨的思想工作。從此以后,宣傳工作也稱“宣傳思想工作”。列寧在領導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常用“政治宣傳工作”這一概念,認為中央政治局的主要任務是做政治工作。列寧這里講的“政治工作”,主要是制定黨的政治綱領和實現黨的戰略策略而動員、教育、宣傳和組織黨內外群眾的工作。
在中國,我們黨一直沿用“宣傳工作”、“思想工作”、“政治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這些概念來表述思想政治工作,并豐富發展了其具體內容。
從《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華網等這些權威媒體,到各級地方的省、市、縣、企業等普通媒體,都始終保持著與黨、與人民、與發展高度一致的輿論導向。
綜上所述,宣傳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環節,輿論引導是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份。
在現代社會,隨著科技的發展,新聞傳媒工具越來越現代化,因而其影響也越來越大。新聞媒體的在輿論引導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各級黨組織和政府部門都很重視。中國共產黨從誕生起就高度重視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并將其作為加強宣傳思想工作的主渠道。
新聞媒體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傳達黨和政府的聲音,使廣大群眾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動員鼓舞人們前進;二是進行輿論導向,制造有利于改革、發展、穩定的社會輿論,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三是提供各方面的知識和信息,使人們了解國內外的各種真實情況,增長人們的知識和才干;四是宣傳先進事跡和先進人物,弘揚正氣,鼓舞人們學習先進,爭創佳績。
正是因為新聞媒體這些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黨十分重視黨的新聞工作和新聞媒體建設。毛澤東同志指出:“報紙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工作任務和工作方法,最快速最廣泛地同群眾見面。”他強調:“辦好報紙,把報紙辦得引人入勝,在報紙上正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通過報紙加強黨和群眾的聯系,這是黨的工作中一項不可小覷的,有重大原則意義的問題。”鄧小平同志也很重視新聞媒體的作用,明確指出:“出報紙、辦廣播,出刊物和小冊子,而又做到密切聯系實際,緊密結合中心任務,這在貫徹實現領導意圖上,就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更廣泛,作用大得多。”江澤明同志認為,新聞媒體之所以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作用,就因為“它作為現代化的傳播手段,能夠最迅速,最廣泛地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到群眾中,并變為群眾的實際行動;能夠廣泛地反映群眾的意見、呼聲、意志、愿望;能夠及時傳播國內國際的各種信息,直接影響群眾的思想、行為和政治方向,引導、激勵、動員、組織群眾為認識和實現自己的利益而斗爭。”
發揮好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應把握的原則和方向:
首先,要堅持黨性原則,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宣傳輿論工作中的黨性,主要體現在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站在黨的立場上,也是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上,把為黨服務和為人民說話統一起來,這就是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
其次,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一切從事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講真話,辦實事。
再次,堅持團結、穩定、鼓勁和“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熱情滿懷地宣傳歌頌人民群眾在實踐中的新成就、新創造、新經驗,鼓舞人民群眾團結奮進。
第四,要發揮報刊、電視、電臺和網絡的引導功能,對黨內和社會上的消極面,積極穩妥地報道并給與適當批評。要善于總結經驗教訓,給人以力量、信心和希望。
發揮好上述作用,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民群眾堅定黨的領導,堅定經濟建設,堅定發展創新,堅定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宣傳工作在當前的重要內容。
目前,社會上的價值觀取向出現了極端個人主義傾向。一些人在思想上把按勞分配和物質利益同發揚集體主義和共產主義精神截然對立起來,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提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主義精神已經過時。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利益主體的多元化,使得個人的獨立性、自動性地位逐漸得以實現,越來越多的人正視并追求個人價值、尊嚴和利益需求,自我意識、自我責任明顯增強,努力進行自我設計和自我發展,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也是一種積極的因素。但是,無論集體還是個人都必須深刻認識到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關系的根本一致性,自覺地維護國家的利益,遵守國家的政策和法律,在此基礎上實現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相統一。
當前,社會輿論多層次、多變性特點日益突出,媒體大眾化、對象化趨勢深入發展,宣傳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在這樣的環境下,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我們在宣傳工作中要做到:
第一,堅持正確導向、傳達黨的聲音、反映人民意愿、,以權威、公正、理性、負責的嚴肅形象,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通過提高新聞報道質量、繁榮輿論引導藝術來打造莊重大方、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主流引導,更好地吸引大眾、服務大眾、贏得大眾。
第二,加強不同媒體之間的互聯互動,形成輿論宣傳整體合力。新聞媒體雖然數量多、規模大,但有著共同的目標,承擔著共同的任務,既有各自特點,又是一個整體。要根據不同媒體的不同特點,形成輿論、組織輿論、主導輿論。讓不同表現風格、不同受眾定位、不同覆蓋范圍的媒體,既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相互呼應,又各顯特色、各盡其能、各展所長。只有各種傳播載體密切協作、形成合力;各種傳播方式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更好適應群眾接受方式,有效滿足群眾實際需要,才能使社會主義新聞事業所具有的整體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才能圓滿完成以正確輿論引導人的根本任務。
第三,發揮實際工作部門應有作用,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共同引導輿論。有效引導輿論既要靠析事明理、解疑釋惑,也要靠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實際工作部門在輿論引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須明確和強化輿論引導職責,自覺主動地承擔輿論引導責任,在需要權威聲音時不“缺位”,在關鍵時刻不“失語”。要充分調動黨政各部門、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把新聞宣傳單位與實際工作部門結合起來,把輿論引導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統籌各方力量,明確各自責任,完善新聞發布制度,形成黨委統一領導、宣傳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各類媒體積極參與的工作機制,齊心協力做好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