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近日發布 《關于支持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就支持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有關政策措施提出具體意見。
《意見》提出,加大就業援助。將四川省人民政府確定的因地震災害出現的就業困難人員,按規定及時納入就業援助的對象范圍,優先保證受災地區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將本地就業困難人員正在參與的抗震救災相關工作,按規定納入現有和新開發的公益性崗位認定范圍,時限為3個月。對從事公益性崗位工作的就業困難人員,按規定提供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對受災地區企業在重建中吸收就業困難人員的,按規定給予相應的社會保險補貼。對從事靈活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按規定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對因地震災害中斷營業后重新開業的個體工商戶,按規定給予小額擔保貸款扶持。四川省人民政府在確保失業保險基金按時足額發放前提下,對受災地區企業采取適當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等措施。受災地區參加了失業保險的企業因災停產、歇業期間,對暫時失去工作崗位的職工,按規定發放失業保險金,失業保險金發放期限截止到企業恢復生產當月,最長不超過十八個月;對受災企業在恢復生產期間開展職工培訓的,按規定從失業保險基金中給予企業職業培訓和技能鑒定補貼。受災地區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失業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的,可按規定一次性領取失業保險金。自主創業并招用其他失業人員就業的,從失業保險基金中一次性給予3000元創業補助金。
《意見》提出,對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認定為工傷的,在核實傷亡人數、傷殘等級及具體待遇標準的基礎上,由工傷保險基金按規定支付相關待遇。對未參加工傷保險傷亡職工的工傷待遇支付,由職工所在企業(單位)負責解決,企業(單位)無力支付或已不存在,并符合救助條件的,可通過相關的社會捐贈、社會救助制度予以幫助。
在保障養老保險待遇支付方面,《意見》提出,對受災較重、暫停生產的企業,允許緩繳社會保險費;對因災無法恢復生產,經法院或有關部門宣告關閉破產企業欠繳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應按國家有關規定使用破產財產清償,不足部分應按規定報批后予以核銷。加大省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對受災地區的調劑力度,確保受災地區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參加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因災非因工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并符合相關規定的企業職工和繳費達到規定年限的個體參保人員,可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
《意見》提出,抓緊恢復受災地區各項醫療保障制度的運行,妥善解決受災群眾看病就醫問題。傷員應急救治工作完成后,受災群眾的醫療費用原則上通過現行社會保障制度解決。今年內可在受災地區實行過渡性醫療衛生措施,向受災群眾免費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包括一般常見病治療、傳染病防治和衛生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