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海源 劉珊 張群杰(杭州安全生產科學技術有限公司)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市場競爭變得日趨激烈,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加強自身的管理工作。 風險管理是企業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企業對風險管理工作的效果,不僅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更決定著企業的發展前景,因此如何做好企業的風險管理工作是擺在企業管理者面前的關鍵問題。 為了做好企業風險管理工作, 績效評價體系被廣泛的應用到企業的風險管理工作當中,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企業風險管理是指對企業內部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分析、衡量、評價和識別,并及時采取有效可行的方法對其進行控制和防范,使用即經濟又合理的方法綜合的處理企業的風險,進而實現科學的安全保障管理方法。 企業風險是指因為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環境的不斷變化不確定的, 企業能力的有限加上生產經營的復雜化進而導致企業收益無法達到預期的收益, 甚至能夠導致企業生產活動失去價值,最終以失敗告終。
企業績效評[l2]是管理者完成戰略目標和利潤目標的工具。績效評價系統可以使企業管理者正確衡量成本控制和利潤成長間的矛盾;衡量不同群體間的期望值矛盾;衡量不同激勵方式間矛盾。 通過這種連續的績效評價,可以清楚的了解企業目前發展的現狀,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另外,建立績效評價制度,正確評價企業的經營結果,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企業經營的質量涉及到方方面面。 從微觀角度來看,企業經營的質量,不但會涉及到全部參與者的利益,而且還關系到企業職工以及事關債權人等的利益。 從宏觀角度來看,企業經營的質量是決定國家在國際經濟地位中的重要因素。 提高企業的經營質量,必須依靠一個客觀標準,而這個標準就是對企業績效的正確評價,因此,企業績效評價是提高企業經營管理的有效手段。
企業的風險管理面臨的不只是單純的控制問題, 其中識別早期風險、應對和控制后期風險也是特別重要的。 正因如此,有部分管理者認為風險控制遲早是要替代內部控制的。 筆者認為風險控制是無法替代內部控制的, 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兩者間的關系是相對獨立的存在,兩者既有結合的部分,又有交叉的部分,其區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從兩者的名稱可以看出,內部控制是用范圍命名的,而風險管理是用目的命名的。 企業邊界范圍以內的全部控制都屬于企業的內部控制, 但是企業邊界范圍之內的控制并不一定都是風險控制, 而且風險控制所控制的范圍,要遠遠超出于企業的邊界,其中包括外部的環境適應和控制等等;第二,風險控制和內部控制對象不相同。 風險控制對象是指全部與風險相關的活動, 而內部控制對象是指企業經營的全部活動;第三,風險控制和內部控制的目的不同。 任何一個企業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營組織, 企業經營的最終目的當然是為了盈利,因此企業內部控制的最終目的就是獲利,而并不是單純的控制企業風險, 而企業的風險控制就是單純的控制企業風險的。 所以,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控制的目的是不同的,企業風險控制目的包含在企業內部控制目的之內;第四,內部控制和風險控制的目的具有同質性。 雖然風險控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控制企業風險的,但是我們也清楚,控制風險的目的是為了將企業的收益風險降到最低,進而獲得企業利益最大化。
企業的績效評價是指企業利益主體對企業所經營的業績進行考核和評價, 此種考核和評價在某種意義上來看會影響到每個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收益水平, 也會對企業的未來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由于績效評價的主體各不相同,因此其評價的目的也有所不同。 通過對企業內部績效評價設定一個指標,由企業中人力資源部門按照這個目標考評企業的職工, 在工作中起到對員工約束和激勵的作用。
我國的絕大部分企業雖然已經引進先進的經濟資本的管理方法,但是在企業中還沒有真正的建立起來經濟資本理念。 因此建立基于風險的安全管理績效評價體系首先需要合理處理價值增長、利潤增長和規模增長之間的關系。 利潤增長和規模增長是評價企業經營效益和競爭能力的基本指標, 但是如果不認真考慮資產組合整體風險情況,而只是一味追求企業快速增長,這必然會損毀掉股東的價值。 企業在促進自身可以長期發展的同時必須時刻保持一定的風險意識,做到居安思危,及時的發現企業中的風險,并避免風險和處理風險,只有這樣才能在積累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步、嶄露頭角。
我國絕大部分企業中普遍存在重短期利益, 輕長期利益的問題,正是由于企業缺少一個可以全面管理企業的戰略導向,導致企業無法實現預期目標和長期目標。 這種錯誤的追求企業短期利益的做法,不僅會對企業經濟發展有所影響,更不利于企業可持續穩定的發展。 企業的全面風險管理和發展戰略可以對企業各部門人員在不同考核階段的工作目標起到一個正確的引導作用, 使企業的績效考核作為連接企業短期經營管理和長期戰略發展的紐帶。 因此,必須改變目前企業績效評價和戰略目標彼此脫節的局面,可以將企業戰略轉化為各部門、各層面和相應時期的工作任務, 并按照企業戰略發展的具體情況做出一定的調整。
企業數據信息真實性會直接影響到風險管理績效考核真實性。 因此,為保證績效考核信息可以真實的反應出企業所處的環境和現狀,企業應配備完善的業績評估信息系統,開發企業的數據庫,記錄下企業真實的數據,確保績效考核結果的真實性。 績效考核就好比一面鏡子, 它可以真實的反應出企業過去發生的問題以及為企業未來發展規劃所提供的依據。 只有全面的掌握現在,才可以更好的把握未來。
綜上所述,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績效評價體系能夠有效的對企業風險進行分析和預估, 在降低風險對企業影響的同時, 提高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使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有所增強。 企業管理者應充認識到績效評價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將企業風險管理作為企業的重要管理工作來做, 以績效考核為導向來分析企業的風險管理工作, 建立起健全的績效考核信息系統,保證風險管理工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對所遇到的不同風險內容進行調整,提高企業規避風險和抗風險能力,降低風險對企業的不利影響,進一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使企業能夠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氛圍當中能夠脫穎而出,成為同類企業當中的先驅者,進而達到引領行業潮流的終極目標。
[1]邢益瑞,佟瑞鵬,張孟春.基于ANP 的建筑安全管理績效評價框架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0,04∶110-115.
[2]鄭軍.基于KPI-AHP 模型的高校財務安全管理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J].會計之友,2012,32∶27-30.
[3]楊方,李金俸.基于改進熵值法的建筑安全管理績效評價探析[J].銅陵學院學報,2012,06∶107-108.
[4]劉業嬌,任玉輝,任靜靜,黃冬梅,田志超.基于BP 神經網絡的煤礦安全管理績效評價[J].煤炭工程,2013,02∶135-137,140.
[5]譚靜.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2.
[6]代碧波.企業ERP 實施知識管理績效評價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