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黃(陜西省西安市長慶油田分公司技術監測中心 710018)
集輸管道是油氣輸送較安全與經濟的一種運輸方式, 雖然它與公路、 鐵路及其他的運輸方式相比具有失效概率較小的特點, 但是由于管道服役的條件較惡劣, 而且隨著管道的逐漸老化,管道的失效事故也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油氣作為管道輸送的主要介質,具有易燃、易爆及有毒的特性,一旦發生管道事故,必將會給周圍大眾及生態環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所以多方面、多角度采取措施對集輸管道進行維護和管理,對于油氣田的正常運行及油氣傳輸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以便切實降低管道發生事故的頻率和降低管道的損失程度, 使管道保持在一個安全、穩定的運行狀態,從而更好地滿足政府、公眾以及其自身安全的需要。
一般說來,造成油氣田集輸管道事故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類:設計、腐蝕、第三方破壞和誤操作。
在進行油氣田集輸管道的設計時,鋼管的強度、系統的安全系數、抗疲勞因素、水擊可能性、完整性檢測以及地殼運動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形成集輸管道的安全隱患。
集輸管道裸露在外面的大氣腐蝕、鋼管的內部腐蝕、土壤腐蝕、防腐層的狀況、陰極保護、電流干擾、金屬埋設物的腐蝕以及內檢測等方面出現問題,均會加快管道的腐蝕速度。
第三方破壞因素包括管道的埋深、活動水平、巡線頻率及有效性檢查、一次呼叫系統、地面裸管、管道伴行帶的狀況以及對公眾的教育情況等。
發生誤操作的步驟有:施工過程、設計、培訓、規程、記錄、安全系統、超壓可能性、維護、通信等。
綜合以上容易造成管道事故的因素, 為了切實避免油氣集輸管道的安全事故, 在實際的管理中需要從集輸管道的設計施工等的質量安全管理以及運行安全管理即防腐蝕管理兩方面進行集輸管道的管理,從而有效杜絕影響安全的各種因素,將管道的危險事故控制到最低點,從而保證管道的安全有效運行,維護社會的長治久安。
(1)對工程質量進行風險評估。 對工程質量的風險評估是指在質量事故發生之前或之后, 而事故未結束前對于該事故給工程質量、 成本和工期等各個方面造成的負面影響以及損失的情況進行量化評估的工作。 即質量風險評估能夠解決三個基本問題:將會出現的問題是什么? 出現問題的可能性有多大? 問題會發生什么樣的后果? 從而在施工中加強質量管理以有效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 (2)對可能發生的質量風險進行有效控制。 對于工程質量風險評估完成后, 應該由項目的工程技術人員針對評估結果結合項目施工規范、設計圖紙的要求、工程現狀以及施工經驗等,制定出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并在措施實施之前,對于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及是否會引入新的質量風險進行重新評價,來判定獲得的最后的風險降低程度是否在該工程可接受的范圍內,否則重新進行風險控制。(3)最后進行工程質量的審核。在工程結束前, 對于工程所涉及的質量管理決策的事件進行嚴格審核,整理相關資料并建立相應的預防措施程序,然后形成最終的文件資料。
腐蝕失效是集輸管道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據統計,集輸管道的失效事故中,40%是由腐蝕問題引起的。所以,對油氣田集輸管道的安全運行管理,主要體現在防腐蝕管理上,而且大量的集輸管道運行多年, 管道腐蝕較嚴重, 大部分已經進入更新換代期。 腐蝕不僅會大面積減薄管的壁厚,而且會導致管道過度變形甚至爆管,進而會導致管道穿孔,引發油氣泄露事故的發生。 集輸管道的腐蝕包括內部管道的腐蝕和裸露在外部分的腐蝕兩種情況,為了避免腐蝕的危害,可以從加強管道防腐的技術管理、加藥改變水性、改變集輸工藝以、采取陰極保護以及絕緣防腐、電化學包括等方面著手進行。 但是由于通常情況下,一條管線很可能是部分或局部腐蝕嚴重,不能全部更換,為了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及損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管道檢測方法技術。
集輸管道在國家的能源戰略中發揮著不可替代、 獨一無二的作用,對油氣田的長輸管道采取積極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保證長輸管道能夠安全平穩運行, 并盡一切所能減少其對人民的生活和自然環境的影響。 在日常對油氣田的集輸管道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除了進行質量管理及安全運行管理外,還需要對其進行其他方面的風險管理,比如,第三方破壞、誤操作等,必須嚴格對于管道的管理措施,以使管道的事故風險降到最低點,從而保障人民大眾及周圍生態環境的安全, 是集輸管道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而減少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1]潘紅麗,管道風險管理方法研究,天然氣與石油[J],2006年第24 卷第1 期。
[2]高峰、龍媛媛、夏力,管道綜合管理新方法[J],石油石化節能,2007 年第9 期。
[3]趙英勇,輸油管道風險評價與管理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 年第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