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政權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體育課部,湖南 株洲412001)
近年來,氣排球運動在南方沿海地區(如上海、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廣西等省市)發展迅速[1-4],在全民健身的影響下,湖南省氣排球運動也開始盛行起來,各地州城區氣排球發展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湖南省有良好的排球文化氛圍,早年的中國女排訓練基地落戶湖南郴州,近兩年八一男排、八一女排也先后落戶湖南株洲和湖南益陽.這對湖南人了解氣排球運動、接觸氣排球運動提供了良好的排球文化氛圍,并嘗試著開展各種規模、層次的氣排球比賽,組織不同形式的氣排球技術培訓班,成立不同形態的氣排球協會,使氣排球運動在企業單位、機關、高校、自由團體廣為盛行.但湖南人口眾多,各地州政治、經濟、文化、自然環境各異,要使氣排球在社區、公園、工廠等人口眾多地方推廣普及,還有待于進一步探索研究.
(1)參與的年齡結構分布指標.湖南省地州氣排球參與人群年齡主要集中在35歲以上人群,青少年參與氣排球運動的較少.
(2)參與排球運動居民職業指標.職業直接影響到鍛煉者的收入、空間、時間并間接影響到排球鍛煉者的熱愛程度.企業退休人員空閑時間較多,對運動愛好劇增,加上學校開設了相關的排球課和老年人適應排球運動的特點,使得排球運動在這兩個職業中得到了較好的發展.
(3)參加排球運動形式指標.湖南省地州城區氣排球運動主要體現在組隊式參與,此外自發式的氣排球鍛煉也是目前湖南省地州城區居民參與的主要形式之一,形成了組隊式為主,自發式為輔的氣排球參與形式.
(4)排球場地指標.湖南省地州城區氣排球場地大多集中在學校和企業的體育場館,真正利用的次數較少,而室外的排球場地又比較少,且還是集中在學校和社區,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氣排球的發展.
(5)參與動機指標.湖南省氣排球運動參與動機主要體現在健身和休閑娛樂方面,其次體現在社會交往和打發時間方面.
1.2.1 以長株潭發展特點的地州城區氣排球運動特點
長株潭地區是湖南省兩型社會改革實驗區,對全省經濟文化政治起到輻射作用,全民健身活動在長株潭地區開展廣為盛行,氣排球發展最初的發展也起源于長株潭地區,經過幾年的氣排球發展,氣排球已在長株潭地區有一定規模的發展,形成了政府輔助,企業主導,社區參與的格局,在株洲形成了以中國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中國南方航空有限公司、華銀大唐株洲電廠、中鐵株橋公司、南車長江公司、株洲車輛段等一批主導株洲工業的大型企業氣排球文化,企業從氣排球協會建立、氣排球對組建、組織氣排球比賽等方面使氣排球發展在長株潭形成了良好的輻射作用.
1.2.2 以承辦高水平比賽湘南地州城區氣排球發展特點
湘南地州城區是湖南南部發展重要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大眾運動得到發展,以氣排球運動發展較好的衡陽城區為代表,組織承辦大型氣排球比賽是湘南地區發展氣排球的一大特色,衡陽組織了湖南省氣象系統氣排球比賽、郴州組織了湖南省體育系統氣排球比賽、婁底多次組織湖南省老年人氣排球比賽.衡陽還代表湖南省參加全國老年人氣排球比賽獲得亞軍.湘南地區通過這一氣排球發展特點,借助氣排球賽事承辦和主辦來大力宣傳氣排球運動,為氣排球運動在湘南地州城區的普及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1.2.3 以組織市直機關比賽為特色的湘北地州城區氣排球發展特點
常德、岳陽、益陽3城區在參與湖南省組織的氣排球的背景下,大力組織本市區的市直機關氣排球運動,通過政府人員參與氣排球來輻射和影響氣排球在全區的發展普及,形成以政府主導,社區群眾參與的氣排球推廣格局.
1.2.4 湘西自治州地州城區氣排球發展特點
湘西屬湖南少數民族聚居地,地方特色的傳統民族體育項目在本地州開展較好,氣排球運動這一新興項目在湘西發展還屬初級階段,但在湖南省氣排球運動的發展背景下,湘西城區氣排球運動發展也有局部的發展,例如永州組織了本市國稅系統的氣排球比賽、張家界組織了本市氣排球大眾運動會、懷化組織了湖南省老年氣排球比賽.這些局部發展都為湘西自治州氣排球運動推廣普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1.1 長株潭一體化經濟對湖南氣排球發展的影響
近幾年來,湖南省經濟總量跨過萬億元大關,GDP增速首次躋身全國十強.GDP增長逐年遞增,領跑中部地區,為氣排球運動在湖南開展奠定了重要的經濟基礎.湖南省投入近20億元新建了一批體育場館,長沙、株洲、益陽都擁有國際標準的體育中心和排球比賽場館,湘潭市奧體中心正在興建中,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長株潭眾多高校也擁有比較完善的體育場館.全省體育設施的布局、數量和質量呈現跨越式的發展,為湖南省地州氣排球運動開展提供了經濟保障.
2.1.2 湖湘排球文化對湖南氣排球推廣的影響
湖湘體育精神,激勵著人們對身體精神與物質的,追求健康休閑的運動方式是湖南人體育思想的體現和發展.曾獲“五連冠”的中國女排訓練基地湖南郴州,讓湖南人感受到湖湘文化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八一女排落戶湖南益陽體現了湖湘文化海納百川的融合精神,也體現了湖南對群眾運動的開放性.八一男排落戶湖南株洲體現了湖湘文化“百折不撓”的高貴品格,融匯了“更快、更高、更強”的群眾運動的追求.
2.1.3 湖南體育政策背景對氣排球運動發展的影響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頒布以來,全民健身活動受到了湖南省政府的重視與支持,體育部門通過發動社會力量,加大體育經費投入,使群眾體育健身物質條件逐步得到提高,內容和形式越來越豐富,群眾體育活動進入了一個發展速度快,發展態勢好的時期.在此背景下,各種各樣的體育運動經過改良和發展運用于健身中,氣排球運動正以他健身價值及其大眾性受到政府的關注,湖南省體育局、湖南省排球協會、各地州體育局都在制定各種有力于氣排球運動發展的政策,全力打造一項有利于民眾的健身項目氣排球運動.
2.2.1 開展規模層次比賽經驗豐富
2010到2012 年湖南省先后舉辦過8屆湖南省老年氣排球賽、3屆湖南省直機關氣排球比賽、3屆湖南省體育局氣排球比賽.主辦方和承辦方精心組織賽事、做好場地安排、挑選一級裁判、編排等工作,為各參賽隊伍創造了良好的比賽環境.各大系統報名的隊伍多,運動員是從各系統中選出的優秀的人才,代表湖南省氣排球運動的最高水平,從比賽情況來看,各隊都發揮較高水平,大有向競技方向發展的趨勢,比賽提升了氣排球比賽的層次,同時也積累了組織、策劃大規模氣排球比賽的經驗.
2.2.2 公眾人物參與影響力度大
湖南省氣排球運動的發展與普及得到了不少公眾人物的支持,他們熱愛氣排球運動,并親身參與氣排球運動比賽.湖南省副省長郭開朗在場上擔任二傳,時而攔網,時而扣球,頻頻得分.奧運冠軍、省體育局副局長熊倪領在比賽中,攔網技術得到充分的發揮.袁隆平為湖南省首屆省直機關氣排球比賽開球,并親身參與,在比賽中袁隆平院士反應迅速,給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代表隊貢獻多分.公眾人物參與氣排球運動比賽,極大地激發了現場觀眾的熱情,有利于氣排球的廣泛推廣.
2.2.3 氣排球運動的大眾性特征
氣排球運動屬于新興的大眾性體育健身項目,近年來發展快,是因為它有集休閑、娛樂、健身等功能于一體的特點,氣排球球體輕,攻擊性低,不容易傷害人;不需要太高的技術、戰術水平,比賽難度低,即使從來沒有參加過氣排球運動的人也很容易加入到氣排球比賽中;同時也不需要太高的身體素質,可以滿足各種年齡階段和不同性質、不同職業、不同性別的人.氣排球運動具有安全性、適應性、簡單易行性,體現了群眾體育的特征.
場地是影響氣排球開展的關鍵問題,在湖南省機關、企業、學校都修有大量的氣排球場地,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學校所占的氣排球場地占60%,企業占20%,社區占20%[5],但從湖南省推廣氣排球發展的全局考慮,現有的氣排球場地達不到氣排球在湖南省的有力推廣及各地州政府、體育部門、社會群體應從各方面加大氣排球場地的修建力度,使氣排球不能進機關、企業,還能進社區、健身區.同時也可利用各種現有的場地進行氣排球改建,或進行雙重利用,如將羽毛球場地、排球場地、利用空地來改建氣排球場地.
氣排球運動起初發展于老年健身活動.隨著氣排球的發展,氣排球已適應越來越多的人群,青少群體也受到氣排球影響,加大力度使氣排球在青少年中推廣還應通過學校體育途徑,設置氣排球課程,課程設置應從氣排球的基本技能、基本規則、基本組織、基本比賽來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使學生了解氣排球運動,培養他們氣排球興趣,擴大青少年參與氣排球的人口數量,為推進氣排球發展打下好的基礎.
使各種形式的氣排球比賽常態化,利用長久的氣排球運動比賽,來宣傳氣排球運動,激勵更多的人群來參與氣排球運動,建立氣排球比賽的長效機制,發揮湖南省省直機關氣排球比賽、湖南省體育系統氣排球比賽、湖南省老年人氣排球比賽等大型氣排球比賽長效機制優勢.
氣排球技術人才是湖南省地州城區推廣氣排球發展先決條件,只有擁有一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湖南省氣排球運動的發展才能有效果,湖南省體育局、排球協會、地州體育局都曾在組織氣排球比賽前進行大量氣排球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基礎理論知識、基本戰術、比賽組織和裁判法,這一策略對氣排球的發展起到一定作用,但局部范圍的培訓滿足不了城區群眾對氣排球運動學習的需求,探討更多有益于氣排球培訓途徑還需全體市民努力,以進一步提高氣排球專業技術人員數量.
(1)要重視氣排球的科技和文化建設,進行氣排球規劃的研究和修訂,提高氣排球的科技含量和文化氛圍,使湖南省氣排球發展沿著快速健康、科學的道路前進,不斷提高氣排球比賽競爭性,觀賞性和品牌價值[6].
(2)建立地州老年氣排球協會,擴大老年氣排球覆蓋率和參與率;加強老年氣排球輿論宣傳工作,努力營造老年氣排球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
(3)體育行政部門和地州要加大經費投入,體育主管部門和民間體育社團組織應該合作互補,明確各自職責,形成民間體育社團良好的系統化運作機制,從推動湖南省地州城區氣排球運動健康發展.
[1] 劉兵.江西省高校氣排球運動發展現狀及[J].萍鄉高等??茖W校學報,2011,28(2):94-95.
[2] 鄭華偉.福建省氣排球運動快速發展的原因探析[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2008,23(4):102-105.
[3] 吳志鵬.氣排球運動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與推廣前景[J].體育科學與研究,2011,11(2):25-27.
[4] 陳偉杰.論氣排球創新特色及在高校的推廣[J].漳洲師范學院學報,2011,12(53):109-111.
[5] 胡蕊.長沙市氣排球運動推廣普及現狀調查[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2,27(7):69-72.
[6] 賀永新.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J].讀寫雜志,2010,7(6):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