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磊
(河南省永煤集團 車集煤礦生產科,河南 永城 476600)
在我國煤礦開發生產的過程中, 測量工作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煤礦的勘探選址,建設開井。 在日常生產中,要配合相應程度的測量工作,來確定煤礦的現況,優化煤礦的地圖與礦圖, 能更有力地幫助煤礦工作人員進行生產活動,統計長期資料與巖層的運動。 對于煤礦周圍環境,測量工作也能夠幫助礦區進行環境治理,恢復破損地貌。 由此可見,測量工作貫穿于整個煤礦生產開發過程中, 有利于保證煤礦生產平衡,保證工作人員的生產安全,更能保證煤礦產品的質量得到有效的監督。
首先在煤礦的日常測量工作中, 測量的方式與程序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包括環境,天氣,測量儀器,技術人員水平等因素,這就造成了煤礦測量工作的變化性。 其次煤礦測量工作具有全面性,在測量工作中需要全面的對礦區內的能夠影響煤礦正常工作的事物進行考慮,不能讓這類事物影響煤礦的開發與生產,需要測量技術人員細心,專業知識過硬。 最后煤礦測量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對測量人員的要求較高,要求工作人員有煤礦整體意識,需要測量技術人員對測量工具精準地把握與使用,在測量工作中將煤礦視為一整個系統,不能出現任何差錯,盡可能的減少在煤礦生產過程中會產生的經濟損失。
煤礦測量工作貫穿于整個煤礦開發生產過程中, 在煤礦的不同生產階段,測量工作的主要內容也是不同的。 在煤礦的設計開發階段,測量部門根據礦方提供的圖紙與合同的生產標準,對煤礦的初步情況進行測量與掌握,監督開發煤礦的步驟是否嚴格按照合同的要求。 在煤礦的生產階段,測量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有效地提高測量工作準確性,要提高測量結果在煤礦生產中使用率,為煤礦的生產提供充分的保證。
在煤礦開發生產中, 測量工作準確率高能夠盡量的減少經濟損失,保證煤礦工人的工作安全。 但是現今的煤礦測量人員專業知識水平不高,達不到測量工作的要求,導致了煤礦中測量工作結果的科學性不高,專業性不強,誤差過大,影響煤礦對測量結果的利用, 情況嚴重時會造成煤礦生產的經濟損失,對煤礦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
在進入煤礦進行測量工作時, 測量工具就是必須的技術手段,所以要定期對測量工作進行檢查與保養,保證在煤礦測量工作中測量工具的正常使用,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高測量的準確性,但是現如今煤礦測量工作中多出現工作人員不帶測量工具,或測量工具損壞嚴重無法使用的現象,無法保證煤礦測量工作的正常進行。 同時在煤礦測量工作中沒有做到煤礦測量工作形成規律性與周期性,導致測量工作記錄混亂,測量結果不可信,對于測量人員來說需要形成一定的工作周期,并形成工作記錄是非常重要的, 保證在發現問題時做到有據可循,進而解決問題。
測量工作是不允許發生大錯誤的一項精細工程, 現如今在煤礦測量工作中出現了測量標準不統一的現象,角度與長度的標準不統一,量尺的規格也得不到統一,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測量工作的準確性。 并且在驗收檢查測量結果的程序上不完善,測量工作單獨由一人完成,無人檢驗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應該有兩人同時協助進行測量,一人測量結束,由另一人進行檢查與二次測量,兩次測量結果綜合考慮,這是有效提高煤礦測量結果的有效途徑。
在煤礦的開發過程中需要進行開拓與挖掘,開發煤礦的地下井與大量的巷道,而在這過程中,準確的測量工作結果是無比重要的,測量工作被譽為煤礦挖掘的“眼睛”。 在煤礦工程的地下井中,為了煤礦工人的進出與通風,需要進行必要的開鑿,測量工作能為這項工作提供正確的開鑿方案與路線, 避免煤礦工人在工作時出現窒息的現象,保證工人的工作環境是安全的。
在煤礦的生產開掘過程中,會出現漏水,煤氣泄漏等危險的狀況,對于此類現象,測量工作能夠對危險區域進行預測與分析,及時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在開掘煤礦的過程中避開危險區域,保證了安全生產的條件。 煤礦的挖掘活動都是發生在地下的,在挖掘中改變了地下的受力區域,處理不慎會造成塌方的情況,測量工作會對煤礦區域的周圍地貌進行勘探,提出地質脆弱的區域,選定煤礦受力柱的位置,從最基礎的方面保證煤礦工作環境的安全性。
煤礦工作存在著風險,在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測量工作的準確性在不斷提高,安全生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要充分認識與理解測量工作的意義, 結合專業的煤礦測量技術,使測量工作更好的為煤礦的開發生產服務,為煤礦工人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環境。
[1]喬德廣.測繪新技術在煤礦測量中的應用[J].科技論壇,2009(8)
[2]張國良主編.礦山測量學[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1
[3]李樹山,劉維斯,淺談礦山測量中的測繪新技術【j】,建礦業資訊.2008.(5).p30
[4]郭建林,孫功,論貫通測量技術在礦山安全生產中的作用【j】地礦測繪,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