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捍江
(河北大學圖書館,河北 保定 071002)
高校有責任服務地方,作為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高校圖書館,應該積極探索,開展服務地方經濟文化的各項活動。目前,各高校學生志愿服務開展的很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較之下,具有高學歷,高素質和較高的專業水平的教工開展的志愿服務比較少。進行高校圖書館(以下簡稱“高校館”)志愿服務的研究很有必要,也很緊迫。有助于拓寬高校志愿服務研究的范圍,加快教工志愿服務的開展,更好的服務師生員工和地方經濟文化建設。
1.1 志愿服務體現著公民的社會責任意識,是人們自覺為他人和社會服務、共同建設美好生活的生動實踐,是現代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是新形勢下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
1.2 志愿服務為基層黨建工作創造了很好的平臺。教工志愿服務為黨員找到了一個融入師生、服務師生和地方的“切入點”,黨員有了積極投身黨建工作的熱情和廣闊的參與平臺,為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提供了新平臺,也為基層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與戰斗堡壘作用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1.3 志愿服務為高校服務地方提供了很好的載體。教工應該利用專業知識和技術,為地方文化建設服務。志愿服務地正好可以提供這樣的載體。地方文化活動的多樣性,也為教工服務地方文化提供了用武之地。
1.4 志愿服務密切了黨群關系,實現了多贏。志愿者能建立對社會的體認,收獲幫助他人的快樂;服務對象得到專業的服務、切實的方便、心靈的慰藉;社會志愿精神、公民意識能獲得培養。而作為黨員志愿者,更能在這樣的多贏之外,密切黨群、師生關系。
2.1 先進性。志愿者服務活動為教工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提供了實踐平臺;通過該活動可以把志愿者隊伍中的優秀分子有針對性地發展成黨員,建立起黨員和志愿者群體互動發展機制。
2.2 輻射性。通過志愿者服務活動,可以密切黨群關系,增強黨員的黨性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努力使廣大黨員成為良好社會風尚的倡導者、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傳播者、社會和諧穩定和科學發展的促進者。
2.3 凝聚性。凝聚了民心,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增加了師生之間,群眾之間的交往,使服務對象得到了切實的方便和幫助,凝聚了民心。凝聚了黨心,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能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凝聚了黨心。
3.1 深入社區開展圖書閱覽服務
在全校積極宣傳發動,鼓勵師生把閑置的圖書捐獻出來,由我館志愿者提供專業的技術和服務支持,對其進行分類和加工,送到設置圖書的社區,供居民閱覽,隨著圖書的增多,可以擴大服務社區的數量,圖書做到定期更新和輪換。盡量使師生的閑置圖書發揮了的價值。
3.2 對地方公共圖書館和學校圖書館進行志愿服務
隨著社會各界對圖書館的重視,地方各級政府,中小學和農村都在積極進行圖書館建設,我館黨員完全可以利用自身專業技術,對地方各級公共圖書館和學校圖書館,進行業務指導和服務幫建的志愿服務,加快其建設的步伐,為我校服務地方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提升我校的社會影響度。
為了提高志愿服務的質量和效果,使其長期化,我館將積極探索,不斷總結,加快志愿服務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形成長效機制,使我館的志愿服務得到持續有效的開展。
4.1 志愿服務規范化建設
(1)健全工作機構。由圖書館黨總支成立黨員志愿者服務中心,主要負責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的組織管理、落實服務對象、確定服務項目、組織有關活動及考核認定黨員志愿者服務工作量等。
(2)明確崗位職責。館領導,部門領導干部帶頭參加志愿服務;逐步建立起組織引導、領導率先積極參與的推進機制,提高黨員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黨總支帶支部、支部帶黨員、黨員帶群眾的良好局面。
志愿者根據自身的工作內容、特長等選定合適的志愿崗位,與黨員志愿服務中心簽訂《認崗責任書》,就服務的內容、時間、形式等作出承諾。
(3)志愿服務“定向化”。結合我館黨員的工作特點和業務知識,確定志愿服務的方向——圍繞圖書館業務開展服務。在校內,組織志愿者,利用休息日或業余時間深入校園、深入師生,開展圖書漂流,發揮師生閑置圖書的作用。在校外,深入地方各級公共圖書館,中小學圖書館,開展業務指導和幫助,提高地方圖書館業務和服務水平。
(4)志愿服務“定期化”。對于在前期開展過程中較受師生歡迎的服務項目,進行“定期化”,以每半年或一年為單位,提前明確時間,并通過各種渠道在校內向師生宣傳公布,便于師生安排時間參加,提高志愿服務的服務范圍。
4.2 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
(1)開展志愿服務的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這個根本,貼近實際、貼近師生、貼近群眾,服務師生,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建設。
(2)開展志愿服務的基本原則
堅持以相互關愛、服務社會為主題,始終把公益性放在首位,充分體現無償、利他的基本要求;有針對性地設計項目、開展活動,做到量力而行、務求實效;堅持志愿服務與實現個人發展相統一,讓人們在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做貢獻的過程中經受鍛煉、增長才干。
(3)建立和完善激勵制度
支持、鼓勵黨員自愿參加志愿者服務,將各黨組織開展的黨員志愿者服務情況作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等評比表彰的依據之一。在志愿者組織內部建立以服務時間和服務質量為主要內容的認定制度,定期評選表彰優秀志愿者和優秀志愿者組織。逐步建立起黨組織和社會共同認可的服務評價體系,不斷提高志愿者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4)建立經費保障制度
采取適當方式為教工黨員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積極鼓勵企事業單位、公民個人對志愿服務活動進行資助,形成多渠道的籌資機制。
[1]于巖;賀芳.志愿服務核心價值理念探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2].吳雪映.對圖書館志愿服務活動的再認識[J],圖書館雜志,2011年08期
[3]呼聲波.高校圖書館志愿者管理的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年24期